北碚不止缙云山、金刀峡,还有张飞古道,就在嘉陵江小三峡中,传说三国时张飞北上阆中,在峡东岸凿一便道,穿峡而过,后人称为张飞道。在重庆的徒步圈中,张飞古道现在很火,是一条网红路线。

张飞古道大环线全长20公里,从地铁六号线北碚站开始。穿过北碚老城步行街,第一站打卡北碚公园。1930年,“北碚之父”卢作孚拆了东岳庙,同时开辟周围二十多亩墓地和三十多亩荒坡、农地,建成了“北碚火焰山公园”,不久后更名为“北碚平民公园”。以前,北碚公园里还有动物,老虎、狮子甚至是还有大熊猫。

估计很多人不知道,大熊猫名字的由来就和北碚公园有关。大熊猫最早被发现的时候,其实不叫大熊猫,而是叫黑白熊,后来又被叫成是“猫熊”,在介绍栏里,为了和英语的书写方式保持一致,北碚公园也就按照从左往右的方式用中文写上了“猫熊”两字。
而在以前,中文的读写习惯是从右到左,因此游客就都将“猫熊”读成了“熊猫”。从此之后,“大熊猫”这一称呼便约定俗成,从此流传了下来。

从北碚公园下来,就到了正码头广场,到广场走右手边的大桥下,有个楼梯上去就是北碚嘉陵江大桥,桥的另一边便是复旦大学重庆旧址。

大门上是大书法家于右任题写的“国立复旦大学”,主体建筑是两层的登辉堂,这也是复旦大学西迁后修建的第一幢小礼堂,楼前右手边有一座1987年修建的纪念碑,进入登辉堂,主要介绍的是复旦大学的校史,以抗战时期活动为主,兼及复旦回迁后留渝校友在此创办私立相辉学院的故事。

从国立复旦大学旧址开始,沿着下坝路一直往前走,右手边你会看到很多的老厂房,给人的感觉是有点破破烂烂,虽然和朝阳街道只一江之隔,但总感觉中间差了几十年,似乎不像是同一个时空。

从复旦大学旧址往前走1.6公里,就到了重庆蚕桑生态园,当下正是采摘桑葚的时候,“毛毛虫”个头又大又好吃,门票15元入园随便吃,节假日门票20元,带走一斤10元,节假日和工作日不同价,但差距不大。

从桑蚕基地前行30分钟1.6公里就到了张飞古道的入口—大沱口。整条古道沿嘉陵江与缙云山脉间的温塘峡逆流而上,到白沙沱古渡口为止,全长约6公里,一半是密林通幽,一半是峡谷江景。
一路上全是石板小路,鸟鸣声不绝于耳,路边的树木遮天蔽日,枯水期的嘉陵江更是美不胜收,就像是横亘在两山间的一把玉如意。


沿途有张飞泉、张飞潭、瀑布、防空洞、白羊背、野温泉等打卡点,走累了还可以在嘉陵江边的温泉池里泡泡脚,免费哦。
白羊背算是一个补给点,中午可以在这里吃豆花饭,味道还可以,价格也不贵。关于白羊背名字的由来,还有几个传说故事,有人说和张飞有关,有人说和对面的三花石有关,你更相信哪个呢?


据说,有一天,人们突然发现对岸的坡背上,站着一头白色的山羊,盯着这边的三朵花,跃跃欲试地想跳过江来。这头山羊原来住在西山坪上,闻到了花的馨香,想吃这朵仙花,才下山来的。不管人们怎么吆喝,它都不肯离去。

后来人们想到有一条大江拦着,山羊根本无法过来,也就不再理它了。山羊虽然过不了江,还是流连不去,一直站在那里。到了秋天,嘉陵江涨水漫过了江边的三块石头,淹没了那三朵仙花。白山羊这才失落地离开,回到西山坪上去了,当地人便把白山羊站过的坡背喊为了白羊背。

吃完豆花饭,在白羊背这里有两条路,一条路是沿着小路可以直接走到江边,下面有一大片的石滩,这里还立着一块温塘峡的牌子,拍照也很出片。
另一个选择是沿着白羊背那条路一直往前走,会经过白家洋楼,是一座清末民国初期的建筑,由当时的实业家卢作孚先生为他的好友白敦容所建,但现在却被传为“鬼楼”,传言很多,一个比一个吓人,但最莫测的,其实是人心,你说是不是?

打卡了白羊背,前面就到了长生滩渡口,在这里可以坐船到对面的澄江镇,船费一个人三元,可以上船扫码。渡口这里,现在还是网红露营地,江水清澈,风景不错,还可以生火,但属于野生露营地,所以一切需要自备。
坐船过江,对面就是澄江老街,基本没被商业开发,还保留了原汁原味。北碚豆花土沱酒,好耍不过澄江口,说的就是这里。之所以叫澄江,是因为在清朝同治九年,嘉陵江爆发大洪水,整个镇街全部沉没于江中,于是就用“沉江”谐音改称为澄江。


逛完老街,沿着巡江步道二期到新北温泉公园,主要是泡温泉,平日单次88元,周末及节假日是98元,相较于柏联温泉,这里性价比就要高很多了。
从新北温泉公园这里,原来是有步道直接通到温泉寺,但因落石等原因处于关闭状态,而且关闭了很长时间,不知道何时才能重新开通,现在从北温泉公园到温泉寺,只能沿着公路走。

温泉寺虽然名气不大,但是历史悠久,始建于南北朝刘宋景平元年,距今超过1600多年历史,北宋时期受朝廷封赐为崇胜禅院。据说在钓鱼城之战中,蒙哥汗被城上火炮击伤,后逝于温泉寺。

在明成化年间重建时,为一门三殿。清乾隆年间,将山门改建为关圣殿,同治年间又将观音殿改建为铁瓦殿。现存的温泉寺,在明、清建筑的基础上进行了重修,主要包括关圣殿、接引殿、大佛殿、观音殿。差点,温泉寺就不复存在了。

温泉寺的旁边是柏联温泉,入口处右边有一石板小路,便是巡江步道的起点,一路上环境优美,江风习习,有高大的香樟树,有竹林,还有很长一段钢构悬空栈道,隔江抬望张飞古道,仿佛穿越了千年光景。




继续往前便是金刚碑古镇,这里山峦拱翠,古树参天,水流潺潺。从清康熙年间兴街,已有300多年沧桑历史,在这里可以吃美食,算是一个补给站。也可以到金刚碑里进行逛逛,环境很不错,虽然是进行了重修,但却保留了金刚碑的原貌,如果是早晚去,这里真的很幽静。



沿着嘉陵江一路往前,沿途还有白鱼石公园、白鱼石、卢作孚纪念馆等打卡点,站在伸入江心的防波堤上,更是能拍出大海边的感觉,网友亲切的称其为“北碚的海”,简称“北海”。


白鱼石,跟北碚名字的由来有关,北碚嘉陵江边,马鞍山尽头,江水泱泱,波光粼粼,一块巨石斜亘江心。碚石即嘉陵江心那块卵形巨石。“两山相夹曰峡,大石壁立曰碚,长石横江曰梁。”水映石影,江流环绕,此景已成北碚独特的地标,北碚是中国唯一以“碚”命名的城市。

卢作孚纪念馆更是必去的打卡地,在这里你可以更好的了解北碚,这里还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最早的时候,这里是文昌宫,由于嘉陵江小三峡匪患猖獗,1923年便在文昌宫内设立江巴璧合特组峡防团务局,四年后,卢作孚出任峡防局局长,这里就是他当时的办公地,在这里他开始乡村建设实验,北碚的建设和发展也正是从这时候开始的。

在抗战爆发后,北碚作为民国政府的迁建地,数千社会名流、文化名人、科教专家聚集于此,也让北碚成为20世纪联合国地图上,与北京、上海齐名的中国文化重镇。

现在的卢作孚纪念馆,保留了建筑原本的风貌,170多根柱头中有20多根是原始柱头,5栋主体建筑包括三重大殿、两侧耳房及吊脚楼组合,里面还有一壁价值连城的汉砖墙,这批砖烧制期可追溯至秦汉。曾是峡防局旧址,也是北碚唯一遗留下来的老建筑。
最后,张飞古道大环线,全程20公里,用时5个多小时。如果只走张飞古道,除自驾游外,可以坐公交522路在大沱口下车,到澄江镇后坐518路返回北碚。也可以从北碚地铁站出来,到五路口公交站坐518路到澄江,先玩澄江老街,然后坐船到白羊背,倒着走张飞古道,在大沱口坐522公交车返回北碚。
张飞古道,你去过吗?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