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河是天津的母亲河,也是华北地区的主要水系。在过去没有桥梁的时代,想要渡过这条百米宽的河流,只得靠摆渡,何况是下游的河宽已经达到了二三百米。


海河的下游地区也曾有许多渡口,由于这里远离中心城区,桥梁修的少,渡口留存的时间更长。继去年寻访海河上的老码头之后,今年笔者继续寻访老渡口。

津南区一侧

在滨海新区和津南区的过渡区域,今滨海新区胡家园街的郑庄子、一疙瘩等村南部,和津南区的葛沽镇之间,有一座近几年刚刚结束运营的渡口,一般称其为郑庄子渡口。

滨海新区一侧
早年这座渡口十分繁忙,因为它北岸连接的是村庄,南岸是海下地区远近闻名的大集镇——葛沽镇。使其成为摆渡村民过河,渡运农用物资的重要通道。当年,北岸的村民也经常会乘船渡河,来到葛沽的集市上采买物资。

滨海新区一侧

时过境迁,无论是老葛沽镇,还是胡家园的这些村落,都已拆迁,原址只剩下少许的村民。随着交通工具的进步,和一架又一架的桥梁飞悬在海河上,这种传统的摆渡方式终将会彻底退出历史舞台。(津531,写于2024年11月15日)
本页图片、文字、视频为“乌何有之乡大树上”原创,未经授权不得搬运或他用。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