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边县地处攀枝花市北部,东邻米易县、凉山彝族自治州会理市,南接市郊仁和区,西与云南省华坪县、宁蒗彝族自治县接壤,北与凉山彝族自治州盐源县毗邻。境内光热资源丰富,旅游资源独特,矿产资源富集。盐边县地处“中国大香格里拉”生态圈。气候独特,日照充足,山奇水秀。境内有入选上海吉尼斯世界纪录的全国最大的18万亩野生杜鹃花海和四川省最美十大草原日都尼西草原,分布着众多的瀑布、温泉、溶洞、原始森林、野生杜鹃、山茶花及“碧水长天共一色”二滩水电站库区等自然景观。加上民族风情,历史遗迹、饮食文化,旅游资源得天独厚。南部的红格温泉、欧方营地、二滩大坝,北部的渔门岛、天生桥、箐河瀑布、格萨拉风光、柏林山风光等景点久负盛名。#四川#
历史沿革
盐边县开发甚早,从鲰鱼公社出土的石碎、石斧等文物证明,在新石器时期盐边已是人类繁衍生息的地方。夏禹时盐边属梁州之地。周秦为笮地。汉武帝元鼎六(公元前111)年置大笮县,属越巂郡。东汉末省大笮县隶定竿县。唐高宗永徽三(公元652)年置昌明县。
唐肃宗至德二(公元757)年没于吐蕃,懿宗咸通三(公元861)年为南诏蒙氏据,废昌明县置香城郡于盐源,盐边为香城郡地。宋时香城郡属大理国地方政权管辖,更名贺头甸。元初为落兰部,元世祖至元十四(公元1277)年立盐井管民千户,辖盐源、盐边地,至元十七(公元1280)年置润盐州,后改为柏兴府润盐县辖地。
明太祖洪武二十六(公元1393)年盐边为盐井卫辖地,明永乐元(公元1403)年置马喇长官司于惠民,隶盐井卫。清雍正六(公元1728)年,改盐井卫为盐源县,属四川宁远府。嘉庆二十二(公元1817)年置盐边巡检司,宣统元(公元1909)年升为盐边厅,设通判,直属宁远府。
民国二(1913)年改厅为县,因地处盐源之边,故名盐边。民国二十四(1935)年隶四川省第十八行政督察区,民国二十八(1939)年改属西康省第三行政督察区。
盐边县1950年3月21日解放,属西康省西昌专区。1965年将同德、民政、银江、务本四个公社划归渡口市金江区。1978年10月盐边县划入渡口市为市辖县。1987年1月,渡口市更名为攀枝花市,盐边属之。1990年7月1日,原仁和区所属的红格、新九、新民、安宁、和爱五乡划归盐边县管辖。
行政区划
清·嘉庆二十一年(1816)在阿所拉地(今健康镇)设巡检司,境内区划设置已无从稽考。
清宣统元年(1909)升为盐边厅。全厅分为7区21场。东区:憾鱼河场,看马田场(今共和)、力马场、梅子田场(今米易县得石乡);东南区:红果场、阿卡泥场(今红坭)、乌拉河场(今务本)、猓果场;南区;双龙场、棉花地场(今同德)、把关河场、新庄场;西区:永兴场、拉鹿河场(今温泉)、大有田场(今稗子田)、复兴场;西南区:长官司场(今惠民)、片外场(今偏外)北区:毕苴芦场(今新坪)、大毕箐场(今国胜);中区:阿所拉场(今健康镇)。据《盐边厅乡土志》载:“因山川之势,行政之便,全厅分为七区……。富庶首推西南区之棉花地,其次则西区之永兴场,绅商仕官在焉。余虽有市场,毕路褴楼,弥望萧条,不足观矣。”
民国2年(1913)废厅置县,仍沿用旧制。
民国26年(1937)改七区为三区。第一区:原东、北、中区所辖范围,第二区:原西、西南区所辖范围,第三区:原南、东南区所辖范围。
民国28年(1939),撤区按地名改为七乡。
永兴乡(喇撤田)
惠民乡(长官司)
同德乡(棉花地)
务本乡(乌拉河)
启文乡(看马田)
武胜乡(毕苴芦)
健康乡(阿所拉)
民国30年(1941)改为乡联保处。民国32年(1943)又改为3区8乡。第一区辖健康、武胜、启文3乡;第二区辖永兴、惠民2乡;第三区辖同德、善邻、务本3乡。
建国初沿用旧制。1952年,划乡建政。全县划为7区33乡,各区辖乡如下:城关区辖联合乡(今健康)、新毕乡、新坪乡、岔河乡、国胜乡、照壁乡、黑泥田乡;启文区辖鱼乡、鳞蛇乡、共和乡、太田乡、罗古乡;永兴区辖永兴乡、自强乡、箐河乡、新民乡、群胜乡、复兴乡、自治乡;惠民区辖新农乡、惠民乡、建新乡、渔门乡;同德区辖同德乡、巴铜乡(今冷水箐、花椒箐)、新庄乡;务本区辖务本乡、银江乡、金河乡、红坭乡;大坪子自治区辖章家下段至野麻地为一乡,小章家上段羊槽子为一乡,刘家为一乡。
1953年又改为7区38乡。各区辖乡如下:第一区辖联合乡(今健康)、力马乡、岔黑乡、新坪乡、新毕乡、国胜乡、择木龙乡、红宝乡、龙胜乡、民胜乡;第二区辖够鱼乡、鳞蛇乡、共和乡、太田乡、罗古乡、下海乡;第三区辖永兴乡、自强乡、群胜乡、新民乡、温泉乡、箐河乡、岩门乡;第四区辖惠民乡、渔门乡、建新乡、合作乡;第五区辖同德乡、民政乡、巴铜乡;第六区辖务本联合乡、银江乡、红坭乡、金河乡、红民乡;大坪子自治区辖岩口乡、洼落乡、野麻乡。同时废除保甲设村或分会。
1956年,撤销第四区建制,所属渔门乡划归第一区,撤销建新乡并人惠民乡,将惠民、合作二乡划归第三区。撤销罗古乡并入太田乡。撤销新毕乡并入新坪乡,撤销温泉乡并人野麻乡,将原温泉乡的热水塘划归箐河乡,撤销自强乡并人永兴乡,改务本联合乡为务本乡、改巴铜乡为冷水箐乡,将原巴锅乡所属的花椒箐分出单独建成花椒箐乡。
到1957年底,全县有6区34乡。其所属区域为:第一区辖健康、力马、新坪、岔黑、渔门、国胜、择木龙、红宝、龙胜、民胜。第二区辖憾鱼、鳞蛇、下海、共和、太田。第三区辖永兴、群胜、新民、箐河、岩门、惠民、合作。第五区辖同德、民政、冷水箐、花椒箐。第六区辖务本、银江、红坭、金河、红民。大坪子自治区辖岩口、洼落、野麻。
1958年,实现人民公社化,废除原乡村建置。汉区改乡为人民公社,公社下设大队、生产队。同年撤销二区和自治区以外的区制。并将新民乡、群胜乡并人永兴公社,合作乡分别划归渔门公社和永兴公社,岔黑乡分别划归健康公社和鳞鱼公社。年底,汉族地区共建成人民公社18个即:力马、新坪、渔门、国胜、鳡鱼、共和、太田、永兴、箐河、惠民、同德、民政、务本、银江、红坭、金河、健康、鳞蛇。另外还在少数民族地区试建了下海、高坪两个人民公社。高坪公社因管理不善等原因,于1960年撤销公社仍恢复为乡。
1963年,又将管河公社热水塘大队划归野麻公社。1965年,同德、务本、民政、银江四公社划归渡口市。到1965年底,全县有2区17个公社11个民族乡。第二区辖继鱼、下海、鳞蛇、共和、太田。自治区辖岩口、洼落、野麻、岩门。其余为:健康、力马、新坪、渔门、国胜、择木龙、红宝、龙胜、民胜、永兴、惠民、江西、强胜、箐河、高坪、花椒箐、红坭、金河、红民。
1972年,11个民族乡改为人民公社。同年将鳞蛇公社合并人下海公社,更名为林海公社。野麻公社更名为温泉公社。1978年撤销二区、大坪子自治区建置。
1983年,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进行,实行政社分设,陆续将公社改为乡。1984年底,全县为1镇26乡。
1990年,红格、新九、新民、安宁、和爱五乡划归盐边。到1992年底,全县有1镇31个乡,2个居委会,167个村民委员会。
1996年8月,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撤销安宁乡,组建桐子林镇;撤销红格乡,成立红格镇;撤销永兴乡,成立永兴镇;撤销渔门乡,成立渔门镇。全县辖5个镇、27个乡,169个行政村、862个社、5个居民委员会。
1998年5月29日,盐边县部分行政区域进行了调整,撤销健康乡,新建益民乡;撤销健康镇,其行政区域划归桐子林镇管辖;扩大渔门镇、龙胜乡、新坪乡、力马乡,将原健康乡的岩郎、团结、西牛、垭口、朵古、岔河6个村的部分行政区域划归渔门镇管辖,将鳡鱼乡的4村、6村部分行政区域划归龙胜乡管辖,将原健康乡的柏林、淘水村的部分行政区域划归新坪乡管辖,将原健康乡的团结村部分行政区域划归力马乡管辖。
2005年8月29日,全县乡镇机构改革,将乡镇、村社撤并为4镇(桐子林镇、红格镇、渔门镇、永兴镇)、12个乡(益民乡、新九乡、和爱彝族乡、鳡鱼彝族乡、共和乡、惠民乡、温泉彝族乡、箐河傈僳族乡、红宝苗族彝族乡、国胜乡、格萨拉彝族乡、红果彝族乡),165个村、862社、7个居民委员会。撤销金河乡、新民乡、红民彝族乡、花椒箐彝族乡、红坭乡、太田乡、林海彝族乡、龙胜彝族乡、力马乡、新坪乡、箐河乡、择木龙彝族乡、江西乡、强胜乡、高坪彝族乡、洼落彝族乡计16个乡。更名2个少数民族乡:岩门傈僳族乡更名为箐河傈僳族乡,红宝苗族乡更名为红宝苗族彝族乡。将感鱼乡改建为鳡鱼彝族乡。将原红民彝族乡、花椒箐彝族乡、红坭乡3个乡及原金河乡的三滩村所属的行政区域,合并新建红果彝族乡。扩大11个乡镇的行政区域:将原金河乡除三滩村外的所属行政区域并入桐子林镇,将原新民乡所属的行政区域并人益民乡,将原太田乡除红旗村的核桃坪组及原林海彝族乡除大村子村以外的所属行政区域并入共和乡,将原龙胜葬族乡、力马乡2个乡及原林海彝族乡的大村子村、渔门镇的岔河村所属行政区域并入感鱼彝族乡,将原新坪乡除核桃箐村以外的所属行政区域并入国胜乡,将原箐河乡所属行政区域并入箐河傈僳族乡,将择木龙彝族乡及原新坪乡的核桃箐村、原太田乡红旗村的核桃坪社所属行政区域并入红宝苗族彝族乡,将原江西乡、强胜乡2个乡及原岩门傈僳族乡的虎鼻村所属的行政区域并入永兴镇,将原高坪彝族乡高坪村的红星、红旗2个社所属的行政区域并入惠民乡,将原高坪彝族乡除高坪村的红星、红旗2个社外的所属行政区域并入渔门镇,将原洼落彝族乡所属行政区域并入格萨拉彝族乡。
2013年盐边县幅员3269.453平方千米。下辖4个镇、12个乡、164个村、826个村民小组、7个居民委员会。共有25个民族,其中汉族人口最多,其余人口较多的民族依次为彝族、傈僳族、苗族、回族、纳西族、傣族等。2013年,全县共有6.5762万户、21.1353万人。
2019年12月13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同意攀枝花市调整东区等4个县(区)部分乡镇行政区划的批复,关于盐边县部分乡镇行政区划调整:
(1)撤销和爱彝族乡和益民乡,将原和爱彝族乡和原益民乡永益村、垭谷村、龙头村、春林村、鲊石村、长坪村、益门村及新民村湾湾组、石家坪子组、小河组、龙塘沟组所属行政区域划归红格镇管辖,红格镇人民政府驻红格街366号。
(2)撤销新九乡,设立新九镇,将原新九乡、原益民乡回龙村、水坪村、新民村菠萝箐组和施家湾子组及桐子林镇安宁村所属行政区域划归新九镇管辖,新九镇人民政府驻新九街花园路66号。
(3)撤销鳡鱼彝族乡,将其所属行政区域划归渔门镇管辖,渔门镇人民政府驻南街33号。
(4)撤销箐河傈僳族乡,将其所属行政区域划归永兴镇管辖,永兴镇人民政府驻西道路6号。
(5)撤销惠民乡,设立惠民镇,以原惠民乡所属行政区域为惠民镇的行政区域,惠民镇人民政府驻新街路60号。
2020年,盐边县幅员面积3269.453平方千米。下辖6个镇、6个乡、80个村、446个村民小组,8个居民委员会、31个居民小组。共居住有31个民族,其中汉族人口最多,其余人口较多的依次为彝族、傈傈族、苗族、回族、纳西族、傣族等,少数民族人口6.43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30.1%。2020年底,全县总户数64537户,总人口209245人。
盐边县辖区面积3269.453平方千米。2023年,辖6个镇、6个乡、80个村446个村民小组,8个居民委员会31个居民小组。全县有31个民族,其中汉族人口最多,其余人口较多的依次为彝族、傈僳族、苗族、回族、纳西族、傣族等,少数民族人口6.43万人。
目前盐边县辖6个镇、6个乡,138个村、680个村民小组,7个居民委员会、29个居民小组。[桐子林镇、红格镇、渔门镇、永兴镇、新九镇、惠民镇 ]
大美四川欢迎您!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