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在小区快递点取件,碰到邻居老张正对着手机犯愁。“闺女让我从无锡去杭州看孙子,说走新路线更快,可这导航上怎么绕到湖州去了?”等我点开12306一看,好家伙,从无锡东到杭州东的高铁,果然有一半车次都要经过湖州。

这才发现,不知不觉间,湖州这个在长三角地图上不算起眼的城市,竟成了上海和苏南五市(南京、苏州、无锡、常州、镇江)去往杭州的“香饽饽”。
宁杭高铁上的“老节点”:湖州早就藏着潜力
第一次真切感受到湖州的重要性,是前年从南京去杭州出差。当时坐的宁杭高铁,广播报站“湖州站到了”时,我下意识往窗外看——站台上来来往往的乘客里,有提着行李箱换乘的,有举着手机拍站台标识的,热闹得不像个普通中间站。
邻座的大姐是做服装生意的,常年往返南京和杭州。她跟我说:“宁杭高铁这几年太挤了,尤其是节假日,票得提前一周抢。每次过湖州站,都能上来不少人,感觉这儿就像个分流的小枢纽。”

那时候还没多想,只觉得湖州站的位置确实巧——往南走40分钟到杭州,往北去1小时到南京,刚好卡在两座大城市中间。但真正让它“出圈”的,还是去年年底通车的沪苏湖高铁。
沪苏湖高铁通车,湖州成了上海去杭州的“新捷径”
沪苏湖高铁刚开通那天,我特意约了上海的朋友体验。早上8点从上海虹桥站出发,42分钟就到了湖州,转乘湖杭高铁去杭州东,全程才1小时18分钟。朋友盯着手机上的老路线感慨:“以前走沪昆高铁,最快也得1小时40分钟,遇上虹桥站人多,光进站就得半小时,现在这路线简直是给我们这种赶时间的人量身定做的。”
在湖州站换乘时,我注意到站台电子屏上的车次信息——往上海、苏州方向的高铁刚出站,往杭州方向的列车就开始检票,中间只隔15分钟。候车厅里,不少乘客都是拎着咖啡慢悠悠地走,完全没有赶车的慌张。

负责打扫卫生的阿姨说:“这高铁通了以后,车站里人明显多了。以前早晚高峰才见得着几个人,现在中午都坐满了,好多上海来的游客,在这儿转车去杭州西湖,都说比以前方便多了。”
盐宜高铁在建,无锡常州去杭州也绕不开湖州
前几天刷到新闻,说盐宜高铁正在紧锣密鼓地建设中。这条连接盐城和宜兴的高铁,看着好像和湖州没关系,仔细一琢磨才发现,这里面藏着大学问。
无锡的表哥是做机械加工的,经常要去杭州谈合作。他给我算了笔账:“现在从无锡去杭州,要么走京沪高铁到上海再转车,要么绕到南京走宁杭高铁,兜兜转转得俩小时。等盐宜高铁建好了,从无锡东站出发,坐高铁到宜兴,再转宁杭高铁去杭州,全程能省下40分钟,而且这条路必须经过湖州。”

更有意思的是常泰铁路。这条连接常州和泰州的铁路,一头连着盐宜高铁,一头也往宜兴方向延伸。也就是说,以后常州人想去杭州,不用再绕道南京或上海,直接走常泰铁路接盐宜高铁,到宜兴后转宁杭高铁,照样要经过湖州。
常州做旅游的小陈笑着说:“我们旅行社都在打听这条线啥时候通车。以后从常州带团去杭州,走湖州这条线,路上时间少了,游客满意度肯定高,说不定还能加个湖州一日游的行程,一举两得。”
为什么是湖州?不只是位置好那么简单
那天在湖州站旁边的面馆吃饭,老板是个健谈的本地人。他说:“以前总有人问,湖州既不是省会,也不是经济特区,凭啥成了交通枢纽?你看这地图就知道,咱们这儿刚好卡在上海、南京、杭州三角的正中间,就像桌子的腿,少了谁都不稳。”

这话确实在理。打开长三角铁路图,湖州就像个十字路口——往北是南京、淮安,往南是杭州、宁波,往东是上海、苏州,往西是宣城、黄山。不管是苏南五市还是上海,要想最快到达杭州,绕开湖州反而会走冤枉路。
更重要的是,这些年湖州的车站配套也跟上了。换乘通道不用上下楼,站里有24小时便利店,就连停车场都加了充电桩。上次碰到个从镇江来的大叔,他说:“以前觉得转车麻烦,现在在湖州站,下了这趟车,对面站台就是去杭州的车,比在大城市车站里绕圈强多了。”

现在每次路过湖州站,总能看到提着行李的乘客脸上带着轻松的笑容。这座曾经在长三角铁路网里不起眼的城市,正用一个个实实在在的便利,让越来越多人明白:所谓“香饽饽”,从来不是靠运气,而是靠位置、时机和贴心的服务,一步步熬出来的。
说不定再过两年,大家提起去杭州,第一反应就是:“走,从湖州转车去!”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