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天曌山探寻自然野趣,在近月湖边看璀璨星空,邀三五好友赏花摘果,倚着“林深处”木屋听虫鸣蛙唱……连日来,记者走进广元市利州区各地民宿,这些惬意场景处处可见。
利州,这座被“四山四水”环抱的城市,既有南方的温婉湿润,又兼具北方的天高云淡,是中国西部生态环境最佳、最适宜居住的城市之一。近年来,利州区坚守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推动农文旅深度融合,以民宿经济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探索出一条“小资源”撬动“大产业”的发展新路径。
特色民宿
闲置资产“焕新” 民宿发展“提速”
夏日,走进距离城区10余公里的龙潭乡,放眼望去,远山叠翠、流水潺潺,一栋栋秀美民宿与亮丽风景相映成趣,构成了广元的城市“后花园”。
“我们把原来龙潭小学的教室、寝室等村集体资产,改造成了现在的住宿和棋牌、KTV等娱乐设施。改建时依原貌而行,部分地方保留了原来的特点。”四季绣生态农庄业务主管蒋林芝介绍,游客既能享受乡村的宁静,又能体验田园采摘的乐趣;既能品尝地道农家菜,还能亲眼见识传统榨油、土灶烤酒等老手艺的独特魅力。如今,这家民宿年接待游客已超30万人次,带动村集体经济年均增收1万元。
与“四季绣”生态农庄整合村集体闲置资产发展特色民宿不同,御贤森林民宿走出了另一条特色路——依托自家闲置房屋改造,从单一的农家乐升级为风格鲜明的精品民宿。民宿保留了古朴的外观,室内以实木装修为主,陈设简约雅致。
“来广元旅游,在网上刷到这家民宿,抱着试一试心态来的。没想到环境这么好,还有专人帮我们提行李、介绍周边景点,甚至为我们一家设计了专属游玩路线,真是不虚此行!”来自重庆的游客张昱安赞不绝口。
“这些民宿及配套产业,都是用村集体和村民闲置的房屋、土地改造而成的。”龙潭乡副乡长王理同介绍,依托广元城市“后花园”的区位优势,龙潭乡确立了“旅业聚人气”的核心发展目标,持续招引返乡创业人才,通过盘活闲置集体资产、农房、林地等资源,打造出“四季绣”生态农庄、御贤森林民宿、光影丛林等复合型民宿业态。截至目前,已培育民宿6家,有客房100余间,有效激活了乡村资源,为产业发展注入新活力。
特色产品赋能 多元业态融合发展
“出门就是青山绿水,空气特别清新!”7月17日清晨,在白朝乡月坝村避暑的成都游客王君华,从桂花小院民宿出发,沿着蜿蜒石板村道漫步。
月坝村的热闹与其他村庄不同:这里一侧是重峦叠嶂的青山、清澈见底的麻柳溪,另一侧是错落有致的古宅。每到盛夏,这里总是人流如织,成为游客心中的“避暑胜地”。
咖啡书屋、心型小岛、即将建成的天文科普馆……月坝村的人气密码,藏在多元业态里:推出“一品九碗”传统宴席,采莲船、唱山歌、耍牛灯、吹唢呐等民俗活动以及汉服游园、坝坝宴等,延续“乡愁”产业链,还开发了露营、徒步、冰雪嘉年华、水上游乐园等,满足游客的自然体验需求。
“进入旅游旺季后,客房预订量暴涨,来的多是康养避暑的老年团队,最短的住1个月,最长的住到了3个月。现在桂花小院、罗家院子、麻柳小院等90个房间已经客满,桂花小院的订单更是排到了9月。”广元市月坝富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李京说,合作社经营的8个民宿院落分布在罗家老街和近月湖区域,带动本村28人长期就业,临时用工超100人次,人均增收5000元。
“吸引人靠民宿,留住人靠‘民宿+’。”月坝旅游服务中心主任张菊容说,当地把“土味零食”火烧馍、“三只耳”等本土农特产品包装成特色“伴手礼”,形成“住宿消费+农产品带货”双收益模式,既提升了游客体验,又打响了月坝农特产品品牌。2025年上半年,月坝村集体经济收入已达350万元。
从闲置资产的“焕新”到多元业态的“融合”,利州区的民宿经济正以“点”带“面”激活乡村资源,让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截至目前,全区共打造民宿23家,客房总数超250间。
来源:冯小珈 川经瞭望记者 侯东 文/图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