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大理州人民政府网】
农历六月的风,掠过苍山的肩头,拂过洱海的衣襟,为大理捎来了火把节的讯息。古城的飞檐在绿意里若隐若现,村落的炊烟与流云共舞,这片被时光厚爱的土地,正以一种静谧而热切的姿态,等待着一场文化盛宴的序章奏响。
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大理火把节是这片土地镌刻千年的文化图腾,承载着对天地的感恩、对生活的热忱,更凝聚着一方水土孕育的精神基因。它并非转瞬即逝的节庆点缀,而是一段融入肌理的岁月长歌,是大理人与这片家园最深沉的情感共鸣。当农历六月的脚步愈发清晰,那份藏于心底的期盼便如藤蔓生长,在静默中积蓄着绽放的力量。
街巷深处,承载着美好愿景的火把原料已悄然就位。青松枝舒展着天然的弧度,似要揽尽苍山的灵韵;柏叶带着晨露的清润,仿佛收纳了洱海的波光。它们将在巧匠手中化为寄托心意的载体,红绸轻垂,彩纸点缀,每一处细节都流露着对传统的敬畏,对未来的期许。这不是刻意的布置,而是世代相传的文化默契,在时光流转中自然延续。
空气中,仿佛已飘荡着松烟的清醇。那是一种独特的气息,交融着泥土的芬芳与草木的清香,是大理夏日里最具辨识度的味道。它不似繁花般浓艳,却有着直抵心灵的穿透力,仿佛能唤醒沉睡的文化记忆,让人们在喧嚣的尘世中,寻得一隅与传统对话的宁静空间。
这场即将拉开帷幕的文化盛典,以其独有的方式诠释着 “传承” 的真谛。它不依赖喧嚣的宣扬,却在岁月的沉淀中愈发醇厚;它无需华丽的修饰,却因真实的文化内核而动人心弦。当夜幕为苍山洱海披上朦胧的纱衣,火把燃起的刹那,便是文化生命力最鲜活的展现 —— 跳动的火焰是文明传承的象征,是希望传递的纽带,将大理人对这片土地的眷恋与憧憬,轻轻诉说给星空与大地。
提前凝望这场盛会,我们看到的是这片土地对文化根脉的坚守,是大理人对历史传统的珍视。它如同苍山的清泉,历经千年而不息,滋养着这里的文明;又似洱海的星辰,跨越时空而璀璨,照亮着前行的道路。
大理火把节,正伴着六月的风,携着千年的底蕴与世代的期盼,缓缓向我们走来。它将以最本真的模样,展现这片土地的文化魅力,让每一个与之相遇的人,都能感受到浸润在时光里的温暖与力量,体会到传统文化在当代依然蓬勃的生命力。这不仅是一场节日的前奏,更是一封来自大理的文化请柬,等待着人们用心去聆听、去感悟。
来源:大理州人民政府办公室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