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本周起,中央宣传部、中央统战部组织开展“辉煌60载 魅力新西藏”集中采访活动,组织全国30家媒体单位近百名记者分3条线路赴西藏七地市开展采访报道。看看新闻knews特派记者跟随采访团,一路深入当地探访,感受西藏的变化。今天,让我们跟随记者的镜头,走进自治区的首府,拉萨,去看看那里的“绿水青山”。
一早,采访团来到了拉萨市的两岛内河生态廊道。记者走在岸边,看着河岸两旁的绿树成荫、水草丰美,有种恍惚的感觉, 仿佛是走在了上海的苏州河边上,而这样的美景,正是西藏打造生态文明高地的其中一个缩影。
眼前这条廊道地处拉萨河右岸仙足岛、太阳岛与城区之间。过去,这里杂草丛生,沿途还有多处断点,经过生态改造,已经成为了周边居民乃至游客的休闲好去处。
“当时这边比现在差得远,搞得相当不错,来溜达溜达,比较舒服。”正在岸边散步的当地居民西绕塔登兴奋和记者聊道。
项目方介绍:两岛内河绿色生态廊道提升工程,是拉萨市中心城区水系生态治理的重点项目,河道总长4.1公里,从去年1月开工,到10月底主体施工任务已全部完成,不仅水体环境大大改善,两岸堵点逐个打通后,也变身为生态亲水空间。
“通过了两座闸的一个形式:上游闸的话,主要是主打阻挡水的一个功能,然后它保证5年一遇的洪水,不经过我们内河,极大地保障我们打造的这个亲水的这个空间;通过下游闸,然后我们整个的蓄水长度能达到800米,拓宽水面的一个面积,为鱼类提供一个良好的一个生态环境,然后丰富了我们整个的一个生态系统。”中国电建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项目设计经理丁阳解释道。
顺流而上,记者又来到了两岛生态公园。这里曾是一片沙化的河滩地,两年前,当地政府启动改造,将这片五万多平方米的荒地,建成了如今的生态公园。放眼望去,绿油油的草坪上,开满了寓意幸福美好的格桑花,园内的步道、休憩座椅和公共厕所等硬件设施也一应俱全,市民们在这里露营、散步,好不惬意。
现场施工负责人王娇娇介绍:从2023年启动建设,目前公园的基础工程已基本完成,后续还将新增相关配套和娱乐项目。
“会给大家提供那种玻璃房餐厅,然后还有小的萌宠乐园,还有拉萨河上会有航船,大家游客都可以坐在上面,畅玩拉萨河。”王娇娇告诉记者。
拉萨市住建局介绍:他们已经沿拉萨河城区段20公里的范围,建成了大小不一的数十个公园,沿途还有不少餐厅、民宿,连接成一道滨水生态景观带。
“每个区域,结合着我们的10分钟生活圈,特别是沿拉萨河,我们是从东到西,这种是串起来的。”拉萨市住建局副局长张刚强补充道。
除了水更绿,山也更青了。目前,西藏规模最大的营造林建设工程——拉萨南北山绿化工程正在稳步推进中。记者盘山而上,来到了北山的半坡,这里可以遥望到布达拉宫和南山碧绿的山脊上书写的“祖国万岁”四个大字。
现场的护林员索朗平措告诉记者:过去,这些山体基本都是光秃秃的,也让地处山谷之间的拉萨空气中灰尘不断,想要看清对面可不容易。得益于植树造林工程的防风固沙、水土保持等功能,这里的空气粉尘形象大为改善,还为当地群众提供了不少就业岗位。他作为当地居民,也在为这片林贡献一份力,每天早上6点和晚上10点都会来巡逻。
拉萨市林草局介绍:从2021启动的拉萨南北山绿化工程规划期长达10年,计划完成国土绿化面积206.72万亩。通过三年的努力,他们克服了高原种树存活率等难题,目前已经累计完成造林面积近半,极大地改善了拉萨周边的生态环境,被生态环境部列入推进生态环境重大工程典型案例。据初步测算,工程全部完工后,年均可新增储水约4980万吨、固碳22.91万吨。
“通过数据显示,今年的1月份到现在,我们拉萨周边平均降水量是149.4毫米,较往年的同期增加29毫米,另外这个相对湿度增加了36.4%。通过这三年来的努力,我们拉萨周边的山越来越绿了,气候也越来越好了,空气也越来越清新了,舒适度也越来越好,生物多样性不断地增加。”拉萨市林草局局长格桑罗布告诉记者。
地处祖国西南部的西藏,是国家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西藏的生态环境,也关乎着国家发展大局,拉萨的山青水绿,正是青藏高原上这片生态文明高地的生动演绎。
看看新闻记者: 洪焕铨
编辑: 洪焕铨
责编: 李鹏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