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夏天高温预警天天响,我跟朋友商量去避暑胜地说好就走。哪知道回来浑身是包钱包见底,现在想想真不该信那些网红图。
前几天刚查了天气预报,市里连续三天40度,热得连狗都趴在地上喘粗气。朋友发消息说知道个凉快地儿,发来的照片里溪水清得能照镜子,树荫底下连个人都没有。我凑钱加油加景区门票的时候还在想,这回终于能凉快几天了。
到地方才发现车都排了两公里长,停车场收50块一天。买完票跟着人群往里走,前面排队买水的人能从山脚排到半山腰。景区入口的电子屏显示实时温度35度,比我们市里只低五度。
走到溪边看见水里泡满了人,连块能伸腿的地方都没有。拍照那会儿太阳刚好被树挡住,温度表显示33度,等工作人员喊着收工要拍下一张时,太阳又出来了,气温蹭蹭往35爬。
住的民宿是提前订的便宜房型,结果窗户对着晒得滚烫的外墙。晚上热得睡不着觉,打开手机测温软件,发现室内温度比外面还高一度。蚊子跟战斗机似的追着咬,我光后背就有四个包。

第二天早上算消费,住宿费两百五,景区门票158,来回油费加过路费一千二都不止。朋友说这地方淡季人少还带免费接送,现在旺季连个歇脚的凉亭都被占满了。
回家后掐指一算,这趟一共花了三千八。再看看自家电表,上个月开空调也就花了186块。躺在床上吹着26度的风,突然发现楼下便利店冰镇酸梅汤才六块。
听说九月再来这里温度能降到28度,而且游客不到现在的十分之一。门票也能砍半,民宿老板前几天在短视频里预告说那时候住两天送早餐。
有次跟邻居老张聊天,他说去年花四千块钱去青海看油菜花,结果那边正午还有三十度。现在老张夏天就窝在地下室打游戏,电费比空调费还低。地下室窗户朝北,下午三点测过才29度。

上周路过小区门口的健身房,发现他们空调开得跟冰库似的。二十块三小时,还能在跑步机上追剧。旁边奶茶店买的大杯柠檬茶,冰块比饮料还多。
昨天看到新闻说今年避暑景区收入涨了四成,但投诉量也翻了倍。有网友说某山里景区厕所门口排队的人比景点门口还长,还有人晒出测温视频,显示溪水温度跟室温几乎一样。
现在小区业主群里天天在聊谁家买了新空调,谁家装了节能窗。李姐说她家换了变频空调,省电不说,晚上睡觉再也不用开到18度了。
其实仔细想想,这些年广告说得天花乱坠的地方都没啥特别的。小时候觉得农村凉快,结果去年回老家发现晒谷场都能煎鸡蛋。倒是楼顶新装的太阳能板,每天晒得能冒油。

上周六去超市采购,看到促销员举着牌子写"买电风扇送防蚊贴"。队伍里大娘跟旁边人唠嗑,说她儿子非要带她去草原避暑,结果回来心疼机票钱到现在还在算账。
今天下午路过旅行社,橱窗里摆着金秋行程单,标注着"错峰出游享半价"。玻璃上贴着的温度计显示33度,跟上周在景区看到的一模一样。
隔壁小孩考试放暑假,非要吵着去海边玩。他妈妈上网一查,那边酒店标间都涨到八百多,最后妥协带他去了新开的水族馆,票价才一百八十。据说里面恒温25度,还能近距离看企鹅。
前天路过快递站,听见老板跟工人抱怨说这礼拜送的都是电风扇。纸箱上印的厂家地址有浙江的,也有广东的,不知道哪个牌子省电。

最近地铁口总有卖冰镇西瓜的,五分之一起价八块。摊主说现在一天能卖五百斤,好多上班族下班绕道买,说公司空调开得太猛容易感冒。
周末去看电影,影院大厅的温度计显示27度,连爆米花机旁边都坐满了人。门口穿长袖的服务员说现在客流比冬天还多,都是冲着凉快来的。
菜市场的大闸蟹摊位开始打折了,老板娘说夏天做这行太遭罪,天天守着冰块堆。旁边凉茶摊的阿姨却笑嘻嘻的,说这天气她的生意比年货市场还火爆。
昨天在小区遛弯,看见物业在给老房子装隔热层。施工队说现在咨询加装的业主多了,有户人家直接把客厅窗户全换成了三层玻璃的。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