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位多了 道路平了 白沙古镇用 “畅行” 留住游客心
近年来,玉龙县锚定乡村振兴民族团结示范区、大滇西旅游环线重要枢纽、长江上游生态安全屏障三大战略定位,通过优化产业结构、创新文旅场景,持续深化 "做美玉龙" 的发展理念。作为玉龙县文旅核心区的白沙古镇,近期以交通整治为突破口,通过系统治理让古镇交通环境实现华丽蝶变,为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夯实基础。
道路升级:铺平发展快车道
在白沙古镇德凯路段,崭新的沥青路面延伸至远方,车辆驶过平稳无声。这段刚完成改造的道路,曾因年久失修导致坑洼不平,如今不仅通行质感显著提升,整洁的黑色路面更与周边纳西族传统民居相映成趣,成为古镇新的风景线。
这场道路焕新工程正全面铺开:太平村北段至向阳村路口的施工路段上,工程车辆往来穿梭,施工人员轮班作业抢工期;文海路应急修复现场,摊铺机正在对破损路面进行处理,预计三日即可恢复通行。据白沙镇负责人介绍,此次道路改造覆盖古镇周边 6 条主要通道,通过 "分段施工、应急抢修、重点攻坚" 的方式,全面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 "行路难" 问题。
车位扩容:破解旅游民生痛点
"以前开车来古镇,绕半小时找不到车位是常事,现在东门停车场几步路就到景区,太方便了!" 来自昆明的游客李先生对新增停车场赞不绝口。在此次交通整治中,白沙古镇将停车场建设作为民生工程重点推进,目前已建成投用的南门、东门、西门三个停车场,新增车位 320 个,有效缓解了旅游旺季 "一位难求" 的困境。
在街尾二组施工现场,挖掘机正在进行场地平整作业。这个规划建设 150 个车位的停车场,预计下月即可投入使用。而通过租赁农户闲置土地建设的草莓园停车场,将在秋收后启动建设,届时古镇停车位总数将较整治前翻倍。
管理提质:构建长效治理机制
清晨七点,白沙古镇街口已出现执勤人员的身影。由镇干部、民警组成的联合执法队,正引导车辆进入指定停车场。"我们实行 ' 高峰时段全员上岗、平峰时段动态巡查 ' 模式,重点管控古街出入口等易拥堵路段。" 现场执法人员介绍,通过建立 "日常巡查 + 违法纠治 + 疏堵保畅" 三位一体工作机制,古镇交通违法行为同比下降 68%,高峰期通行效率提升 40%。
交通环境的改善,让古镇商户尝到了甜头。经营纳西特色餐馆的和女士说:"路好走了,停车方便了,最近客人明显多了,周末营业额比以前涨了近三成。"
如今的白沙古镇,平整的柏油路连接着古朴的纳西院落,规范的停车场掩映在绿树丛中,往来车辆井然有序。这场交通整治行动,不仅让古镇 "行" 得更顺畅,更让游客 "游" 得更舒心,为 "美丽玉龙" 建设写下生动注脚。据了解,下一步当地还将引入智慧交通系统,通过智能引导、无感支付等技术手段,持续提升交通管理精细化水平,让千年古镇在守护历史文脉的同时,以更开放包容的姿态拥抱八方来客。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