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据说网上流传一段声称“三亚潜水教练反复压女孩向水底沉”的短视频。
网传视频截图
这个视频是不是热度很高,不得而知,反正我当时并没关注到。但这段视频,是假的,属于张冠李戴。
于是,7月2日,三亚市旅游服务中心做了辟谣,指出,网传视频来源为抖音用户“阿优莎在尼泊尔”6月27日发布的国外视频分享,与三亚并无关联。
三亚市旅游服务中心辟谣声明
按照以往的剧本,三亚辟谣了,这事也就到此为止了。常规的操作就是这样。
但这次,事情还没完。
3天之后的7月5日,三亚警方又针对此事发布了一则“警情通报”,指出发布该虚假短视频的博主,已被属地公安机关作出行政处罚。意思是,发布恶意虚假信息,是要付出代价的。
三亚警方“警情通报”
到这,已经有些不寻常了。三亚,雄起了,似乎在证明自己不再是那个任人抹黑的“软柿子”。
但你以为这就完了么?依旧没有。
就在7月11日,发布该视频的博主所在公司又专门发布了一则声明,指出“对此次造谣事件给三亚旅游业带来的不良影响以及对广大旅客造成的误导表示诚挚歉意!希望三亚市民、游客们可以接受我们的致歉”。
涉事公司道歉声明
十天的时间,先是旅游服务中心辟谣,接着警方行政处罚,最后涉事公司公开致歉。这一连串动作,与三亚往日“忍气吞声”的形象形成鲜明对比。
以往,三亚在人们印象中或许是一个常常被误解、被抹黑的旅游胜地,面对各种不实传言,有时显得有些无力。但此次事件中,三亚可以说对谣言进行了全方位、多层次的打击。
这实际上已经捅破了这层窗户纸:好客不等于好欺,开放不意味放任。
长久以来,造谣成本的低廉,一直是网络空间治理的顽疾。一段移花接木的视频,一个耸人听闻的标题,就能让一个旅游胜地蒙受难以估量的损失。而造谣者往往只需删除帖子就能全身而退,这种不对等的风险收益比,实质上是变相鼓励了不负责任的言论。
就此次事件来说,我觉得情况明显改观了,一方面,被谣言伤害的,不再“自认倒霉”,而是拿起了斗争武器;另一方面,作为平台,对谣言的容忍度也大幅降低,展现出一个良好的负责任的态度,这也是值得点赞的。
三亚“三连击”的背后,我不知道有没有其它不为人知的原因,但确实,三亚,这次让人刮目相看了。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