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向来以“成分复杂”著称。最近,上合峰会即将进入天津时间,这座以松弛感著称的城市因此在疯狂孔雀开屏,拼了老命到处翻新。马路比某知名巧克力品牌还要丝滑,绿化细节也不放过。还真别说,这“上合元年”的天津别有一番风味。
晚上静游海河,灯光秀美得让人觉得陌生,搭配上绝美紫色晚霞,限定皮肤buff加满,安静又繁华。“你有这么美丽的夜晚进入天津”,就像发现搞笑人设的熟人正经端庄的样子,有趣极了。更有趣的是天津人对自家城市的调侃,“天津化完妆还挺像城市的。”
好嘛,还得是天津人的嘴。
“天津这个地方,情况太复杂了。”余则成当年这么一句词,如今被广大网友做成梗图,出现在各种天津帖子评论区。
内蒙人不一定都会骑马上学,但天津人好像大多数都会说相声,还大多有点奇活,让人忍不住抓拍下来分享给各路网友。在“来到了天津卫,嘛也没学会”的短视频BGM里,节目从不重样,各路天津能人踩着极具天津特色的快板悠悠然出镜,那种松弛又快乐的精神状态惹人羡慕不已,事了拂袖去,不带走一片云朵。
▌放眼全国,大抵只有天津的路牌才能如此抽象 | ©视觉中国
头顶技了得的,顶着“矿泉水机甲组合”悠闲散步;拿钓鱼竿放风筝的,把美国队长自信放飞;泡在海河里的,还不忘拿出快板打上两手;开车上路的,开的是真雪橇犬搭配灰姑娘独家南瓜马车……天津卫不养闲人,更不少奇人,每个人在天津都是自己的主角!
尤其是天津的“掰掰”和姐姐们,他们仿佛都有一种精神气儿,能征服一切的不顺心。
▌在天津,可以不活,但绝对不能没活 | ©视觉中国
平均60+的天津大爷们,用30年的坚持,成功把狮子林桥区域跳成了火爆全网的“8A级景区”。大爷们骨子里的“只要敢下嘛都行”的松弛感再加点热血气质,造就了这个“景区”。
跳水前后的各种花活似乎比跳水本身更有趣,有在服装上下功夫的,cosplay阿凡达的,有在嘴皮子上下功夫的,乐观幽默开场,比张元英还更懂love dive的艺术……大爷在哪里,跳水景点就在那里,亲自看一次属于是“没白来天津”。
▌天津大爷大妈跳水 | ©视觉中国
盘发的天津大姨,代表的则是独属于天津的时尚。哪怕发量可怜,在天津也能借着盘头成为发量王者,无痛增高20cm,让头发成为玫瑰花的花瓣,让发丝变成天庭龙凤。游客们会频频侧目,网友们会觉得新奇,但对于老天津人而言,这只是司空见惯的日常罢了。
“只有想不到的,没有天津盘发做不到的。”圣诞树造型,老鹰造型,各种创新造型的出街让人看到天津大姨的绝佳想象力和创造力。果然,自信才是最时尚的单品。
▌天津盘头 | ©视觉中国
最经典的还得是“驾车谈笑,危及安全”的交通安全指示牌,咱就是说,为了安全如此“限制快乐”,这个城市得有多快乐呀?
翻看历史,会发现天津也不是没有故事的城市。从“渤海之滨”到“九河下梢”,天津城史都离不开母亲河海河的浇灌。
无海河,不天津。隋唐的京杭大运河让天津海河在史书上刷了一把存在感,从那以后,海河作为北京出海最便利的通道,在南北漕运兴旺时期为天津吸引了大量的人气。天津也因此成为南北地区重要的商品集散地,商业文化就这样逐渐渗透入天津生活。
▌天津海河 | ©视觉中国
1860年,天津被迫开埠,国外商品不断经由天津进而销往内地,同时国内的很多商品也经天津集散转口出洋。当时的天津,摇身一变,成了北方重要的国际贸易口岸和各种货物的集散中心。加上有盐场,天津顺理成章地成为北京的“最强辅助”。
这个响当当的名头也被列强们盯上,占据天津既能对清政府起到威胁作用,又能利用优越的地理条件随时转运物资。九国租界就这样霸道地在天津历史上添上一笔,密密麻麻的外国建筑,就这样沿着海河两岸呈放射状向两边辐射。租界的总面积,比当时天津城的9倍还多。
▌天津五大道,中国保留最完整的租界小洋楼 | ©视觉中国
外来的冲击把创新的文化也带到了天津。随着九国租界设立、近代新政推行、先进思想流传散布,加之教育科技备受重视,天津俨然成为科技革新、思想启蒙与文化创造的标杆城市。
严复在这里译出《天演论》,用“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唤醒国人;詹天佑从北洋西学学堂走出,主持修建中国自主设计的第一条铁路京张铁路,“人” 字形铁轨至今仍是工业创新的象征;张伯苓在此创办南开学校,以 “允公允能” 的校训培育出周恩来等一批先驱,让教育救国的理想照进现实。
▌五大道街景 | ©视觉中国
这里诞生了中国第一台国产电视机 “北京牌”,在 1958 年打破西方技术垄断;永利碱厂的 “红三角” 纯碱远销海外,侯德榜发明的制碱工艺让中国化工技术跻身世界前列;《大公报》以 “不党、不卖、不私、不盲” 的立场激扬文字,成为思想交锋的前沿阵地。
当梁启超在饮冰室写下《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当曹禺在河北梆子的唱腔里构思《雷雨》,这座城市早已将开放的基因融入血脉 —— 更别提天津特色的民俗文化。
▌ 曹禺故居改就的剧院 | ©视觉中国
漕运的号子、码头的吆喝、宫廷的丝竹、租界的洋调,在天津这片土地上碰撞出奇妙的火花。各路文化在此交汇时既守着本真,又透着兼容的机灵,就像海河接纳五条支流的水,天津人把漕运文化的务实、码头文化的鲜活、宫廷文化的讲究、西方文化的洋派,都揉进了市井的烟火里。
曲艺的种子,便在这样的土壤里扎了根。河北的木板大鼓带着燕赵的硬朗来了、山东的莲花落裹着齐鲁的爽朗来了、北京的八角鼓携着京城的雅致来了、江南的滩簧载着水乡的温婉来了…… 它们顺着河流涌进茶馆酒肆,在天津人手里变了模样。
▌ 天津鼓楼下 | ©视觉中国
从皇会的唢呐班子到胡同里的弦歌,从码头的俚语笑话到租界的洋派调侃,最终都化作相声里的 “抖包袱”。南腔北调的碰撞成了 "怯口" 的妙趣,雅俗共赏的机灵变作捧逗的巧思,针砭时弊的通透化作嬉笑怒骂的智慧。这些从多元文化里熬出的精髓,全跳进了相声演员的嘴角弧度里。
如今在天津的茶馆里,听一段 “您猜怎么着” 的津味相声,看一场铁片大鼓里的顿挫唱腔,仍能摸到这座城跳动的喜剧脉搏。
▌观众在天津名流茶馆听相声 | ©视觉中国
多元文化没让天津迷失,反倒教会它在碰撞里找乐子,在差异里寻共鸣。这份以相声为代表的曲艺基因,早已成了天津人的快乐密码——既能接得住柴米油盐的琐碎,又能玩转出中西合璧的 “整活”,把日子过成一场热热闹闹的“即兴演出”。
不快乐的人真的可以来天津走走,来这里开启一段快乐之旅。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相信天津人会给你提供意想不到的情绪价值。除了看“掰掰”跳水、体验大姨盘发,在天津还能怎么快乐?跟本地人一样生活就足够快乐!
区别于一线城市的轻食餐和能量碗,天津的“放纵餐”才是“不快乐人士”应该尝试的美食。在这里,碳水和卡路里能让人快乐加倍。
号称“连吃一个月都不重样”的天津早点会奖励每一位早起的人,到西北角转一圈,刚出笼的水馅包子、炸糕、卷圈、云吞用香气绊住行人的脚步,更别提那金黄的煎饼果子、地道的老豆腐,香浓的嘎巴菜,“吃嘛好?”“嘛都好吃!”
▌天津煎饼果子 | ©视觉中国
煎饼果子的绿豆面糊必须现磨现摊,竹蜻蜓转出个圆饼,磕俩本地柴鸡蛋抹匀,趁蛋液半凝撒上芝麻葱花,翻面时 “刺啦” 一声,刷的面酱得是天津独有的腐乳 + 甜酱 + 辣酱三合油,再撒一把油条或薄脆,手腕一翻卷成筒状。
看的时候就让人忍不住流口水,吃的时候更是爽快。咬下去先是绿豆面的清香,接着脆馃子在齿间碎成金沙,酱味咸鲜里透着微甜,最后葱花的辛香窜上来,整个口腔都被熨帖得服服帖帖。
▌天津熟梨糕 | ©视觉中国
再瞧这碗嘎巴菜,摊得薄如纸的煎饼切成菱形块,在卤汁里泡得半软不硬,浇上麻酱、腐乳、香菜、辣子,最后撒把炸得酥脆的素帽。一定要用筷子搅拌,这样才能卤汁的咸鲜、麻酱的绵密、腐乳的醇厚全裹在嘎巴上。
嚼起来先是软嫩后是韧劲,搭配上煎饼果子,等待辣油在舌尖联动炸开时,瞬间懂了为啥天津人说 “早晨没这口,一天都不得劲”。
▌ 热气腾腾的小吃摊| ©视觉中国
冯骥才先生在为《天津老房子·小洋楼风情》作序时写道:“历史建筑所保留的是一种历史空间。由于这空间犹存,历史就变得不容置疑。徜徉其间,历史好像忽然被有血有肉地放大了,过往的生活形态仿佛随时都能被召唤回来。那些在史书中空洞的叙述,到了这里便全都神奇又丰盈地复活。”
天津不乏这种沉浸历史的机会,如今天津已认证 877 幢历史风貌建筑,若你是建筑控,一定要打卡万国建筑博览苑——五大道。
▌五大道小洋楼 | ©视觉中国
阳光哥特的尖顶、巴洛克的卷草雕花、拜占庭的穹顶、英格兰田园的坡屋顶,还有中西合璧的砖雕门楼。千余栋小洋楼里,雕花铁栏与彩色玻璃窗最是出片,随手一拍就是复古电影感。这些建筑凝着百年风华,更把天津海纳百川的性子写在了砖石里。
值得推荐的是张园的《津门往事》沉浸式演绎展。这座看似秀雅的小楼藏着神巧合,中华民国缔造者孙中山与清朝末代皇帝溥仪竟在 54 天内先后住过这里。当你跟着演员角色走过青砖回廊,就会懂得什么叫让小洋楼自己开口讲故事,回来激情发帖:“建议全国博物馆推行!”
▌海河与解放桥,连接了天津人的日与夜 | ©视觉中国
夜幕沉下来时,最该往海河码头走。乘坐游船,待船犁开河面的瞬间,就能看见粼粼波光把两岸灯火揉成碎金,感受到夜风裹着水汽漫过脸颊,连呼吸都带着津门的烟火气。
岸边夜市的糖画摊、相声园飘来阵阵喧闹,在忽明忽暗的光影里,你会发现天津优雅温柔的一面。此刻两岸的欧式建筑与中式亭阁在夜色里握手,游船划过的水痕,恰似给这座城的百年故事勾了道金边。
海河的夜从来不是沉默的,它把天津的热闹、沧桑、温柔都泡在水里,等待人们将这份印象打捞起。
▌北安桥旁 | ©视觉中国
天津人总爱说,“嘛钱不钱的,乐呵乐呵!”
这是天津特有的豁达通透气质与独家生命力的具象化。在升腾的烟火气里,在每个爆梗时刻,在爽朗的笑声中,我们能在这座绝不内耗的“哏都”找到自己。
编辑/cici
文/肖邦
图/见文中标注
设计/April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