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在哪里,能称得上名胜,必然不会只有一处值得拍照留念的地方。作为一个拥有百多年历史的公园,吉林市江南公园内集动植物、花卉、园林、游艺为一身,从民国时期的林荫道开始,不断推陈出新,许多景点都是游人热衷拍照留念之处。此前介绍花窖角亭后,许多朋友纷纷留言谈到其他若干知名景点,这其中迎宾楼前的水池一带成为众口焦点。
迎宾楼位于江南公园内小广场的西北侧,此处原本为甬路切割成的数个正方形、三角形绿地,文革期间在绿地北侧建起一组“厂”字型建筑,用作饭店。据《吉林市园林志》记载,1973年时,公园又修建了与饭店相连的迎宾楼。增建的迎宾楼则位于“厂”字型建筑的西南侧,修建此楼不仅是为游人提供休息方便,还增加了公园的景观。
所谓增加景观并非虚言。迎宾楼的造型中西合璧,简洁明快又不失优美:东侧为二层方形建筑,西侧为圆形观景平房(顶部为阳台)。这种圆形阔窗观景平房似乎只在西关宾馆内出现过,在吉林市并不多见。迎宾楼的东侧连接着带有大型花窗的游廊。楼前修建有一处大型的水池(园湖),水池上有小桥,池周围栽植着花草树木。仅一眼望去,确实是公园内比较亮眼的人工景观。
在迎宾楼建成之初,曾有一对梅花鹿的塑像立于观景圆房之前的草坪上——雌鹿俯首,雄鹿昂头,双鹿体态健壮,张扬着生命的活力。在嶙峋石岸围成的水池中,还曾建有熊猫捧竹塑像,熊猫造型生动,憨态可掬。晴空艳阳之下,双鹿和熊猫并未被“囚困”于笼中,与之合影,既体现了江南公园以动物园为主的特色,又表现出自然和谐的意境,故而引得许多游人在此拍照留念。
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迎宾楼曾是吉林市对外宣传的重要景点,许多挂历、包装物、宣传册上都可见这处景观的身影。更有文人墨客以“碧池芳径景色幽”来赞誉江南公园内的迎宾楼周边风光,让这处景点在发散自身之美的同时,拥有了一种典雅的诗情画意。
可惜人间尚有四季变,好花自无百日红。随着时间流逝,曾经光鲜亮丽的建筑、造型逼真的塑像渐染风尘,直至呈现破败之态。进而难抵时光荏苒,多年之后的如今,迎宾楼的二楼已被拆除,动物塑像也换为池中双鲤,池周虽换了更为圆润巨硕的护岸石,但池中亦常常干涸。一处当年被热捧的拍照地,已悄然褪去旧日光彩,黯然退出了历史舞台。
本文为优雅的胡子原创文章,其他自媒体转载须经作者同意
特别鸣谢邴赫先生对本人撰写此文给予的支持和鼓励!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