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初露,汉水之畔,东塔沐着朝霞静静伫立,黛瓦飞檐勾勒出历史的剪影。这座曾以“东塔西影”闻名的南宋古塔,历经风雨沧桑,默默守护着这座城市的记忆。
▲ 东塔。 记者 李杨 摄
南宋瑰宝陷危局
这几年,随着汉台区东关老街的改造,在东门桥十字一带就能看到东塔沧桑的身影,但走近后却发现大门一直紧锁,一片沉寂。
这座与“西汉三遗址”遥相呼应的东塔,作为汉台区现存最具历史价值的瑰宝,本应是串联汉中千年文脉的重要地标,却在时代的变迁中陷入困境。
更令人揪心的是,这种困境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加剧。
“近年来,东塔的附属建筑净明寺大殿的屋脊接连三次出现小规模坍塌。为避免文物进一步损毁,我们临时采取在文物本体加盖遮挡的抢救性措施,但这终究只是权宜之计。”该区文物保护中心主任程新航话语间透着无奈。
更令人担忧的是,大殿墙体紧邻东塔小学操场,每逢极端天气,师生都要提防墙体倒塌的危险。为保障校园安全,不得已又在大殿外筑起一圈围墙。
保护工作陷入“内外交困”的窘境,修缮工作变得迫在眉睫。
匠心修缮护文脉
2024年,在汉台区文旅局的不懈努力下,终于迎来重大转机——成功申报国家文物保护专项资金,这笔及时雨般的专项经费,让这座见证城市记忆的活化石重获新生。
“本次修缮工程主要对东西两侧16间厢房和拜殿进行加固保护,修复净明寺大殿坍塌部位及东西厢房山墙,同时完善院内给排水系统。”现场负责人刘琪指着正在施工的围墙介绍道,“值得一提的是,我们增设了符合文物保护要求的围墙设施,为古塔筑牢安全防线。”
▲ 正在修缮中的拜殿。 汉台区文旅局供图
目前,专业文保团队精心设计的修缮方案正有条不紊地推进。20余名工人秉持“最小干预”原则,小心翼翼地开展修缮工作。
▲ 修缮净明寺大殿屋顶。 汉台区文旅局供图
随着一期院落改造工程渐入尾声,二期项目也已提上日程。“修复后的古塔建筑群将与‘西汉三遗址’实现有机衔接,形成一条沉浸式历史文化游览线路,有效整合区域文化资源,显著提升汉台区文化旅游产业的核心竞争力与服务品质。”该区文旅局文物股李丹说。
活态博物馆焕新生
从建筑修复到活态展示,东塔正孕育着无限可能。
预计到2027年全面开放时,这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将华丽变身为“活态博物馆”。届时,大殿内陈列的非遗珍品与文物,将跨越时空与殿内铭砖“对话”,诉说着历史的故事。正如程新航所说:“免费开放,就是要让文物真正走进百姓生活。”
拂去岁月的尘埃,重焕生机的东塔正以崭新的姿态,迎接阳光雨露。它不仅是历史的见证者,更将成为唤醒城市记忆、滋养现代生活的璀璨文化地标,继续书写属于汉中的传奇。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