漠河35度,东北老铁用脚投票。
▲
栏目 | 文旅商业评论
领域 | 酒店业
01
昨天,我看见一条新闻,标题很醒目。
中国最北的北极村都装空调了!漠河气温超35℃!
漠河35℃,东三省其他城市也纷纷沦陷,家在沈阳的闺蜜小娴就天天在群里和我发求救信号:
“麦琪,咱们什么时候带孩子去三亚呀,天气太热,快受不了了......”
前两天,辽宁发布高温预警,最高39℃,小娴家的空调已经24小时连轴转,楼下便利店的冰镇西瓜被扫荡一空,每天早晨七点半就排起队,场面堪比双十一。
我一开始还安慰她:“咱东北夏天不就那么几天嘛,熬一熬就过去了。”
再后来,小娴居然生气了,直接甩来辽宁省气象台新闻,我才意识到这轮高温“烤”验周日都不一定能结束。
辽宁如此,吉林也未能幸免。
一刷朋友圈,我发现吉林长春的亲戚已经举家跑去三亚,亚龙湾的沙滩椅上,一杯冰椰子,一本绘本,孩子在堆沙堡,配文只有四个字:此处清凉。
更有意思的是,我几个南方朋友本来想暑期去哈尔滨体验一把“冰城夏都”的凉爽,结果周一下了飞机,第一件事是买纸巾擦汗,怀疑自己是不是飞错了地方。
东北热得直冒汗,“东北第四省”海南最近却很凉爽。
不仅天气预报显示,这几天三亚白天气温也就三十度出头,已经在亚龙湾酒店躺平度假的亲戚说,等到了晚上海风一吹,“我靠,居然比长春还凉快。”
一边是东北三十五度的炙烤天,另一边是三亚蓝天碧海+短暂阵雨+自带降温buff,这简直是对东北人的精神暴击。
说起来,过去,东北人是冬天才往海南跑。
哈尔滨冬天零下三十度的时候,三亚海滩上全是东北大爷大妈在溜达,但没想到2025年,连盛夏也把东北人逼成了迁徙动物。
一组航旅纵横发给旅界的大数据显示:截至7月9日,暑运期间(7.10-8.31)从东北三省到三亚的机票预订量超过9000张,环比增长约1倍,比去年同期增长约16%。
近万人突然涌入三亚背后,近期东北人对三亚的执念可见一斑。
事实上,以往冬天南下的大多是东北退休老人,慢悠悠地住三个月,花钱也省。
而今年暑期三亚避暑的东北人,年轻爸妈一边在沈阳、长春、哈尔滨喊着“太热了要命”,一边飞速抢订三亚的亲子酒店,恨不得立刻躺进泳池里降温。
这个夏天,东北人去三亚避暑,已经不是一句玩笑话,而是一场被高温逼出来的全家出逃B计划。
02
为什么今年夏天,东北人去三亚避暑会变成一件体面又合理的事?
首先,是因为东北人骨子里就讲究“痛快”二字,冬天零下三十度穿貂,夏天再热也不习惯空调,开窗通风就完事了。
可今年夏天,这种痛快感彻底失灵了。
沈阳的高温预警一连挂了十几天,长春的热浪把人烤得脑袋发晕,哈尔滨更是炙烤、湿热轮番上阵。
“屋里像蒸笼,电费吓人,出门又得中暑”,成了东北人普遍心声。
一轮轮高温下来,东北老铁们终于明白一个简单道理:比起在家里耗电费,不如直接来三亚酒店交房费,至少心情好一点。
还有一个更微妙的原因,东北人去三亚,不只是为了凉快,还是一种带点面子工程的度假项目。
朋友圈定位要发亚龙湾某酒店,照片要拍椰子树+孩子,配文要写三亚比家凉快,然后评论区就会出现一排:“羡慕哭了”、“你太会过了”、“老铁求攻略”。
对很多东北家庭来说,三亚海滨度假不仅是一场逃离高温的旅行,也是一次对亲戚朋友的气温碾压。
别人还在35度的屋里吹空调,你已经在30度的亚龙湾发自拍,这种反差特别解气。
再加上,有孩子的家庭消费力,向来是最有爆发力的。
东北的宝妈宝爸,只要孩子一喊热,钱包就会立刻失去理智。
“要不,咱直接去三亚避暑吧?”
“走啊,去就去。”
这个决策通常比买一台空调还快。
这两天,我和一家三亚高奢酒店的高管聊起来,他也忍不住感叹,“以前冬天,东北客人会明显增多,现在夏天,亲子避暑的东北家庭也多了不少,东北人成了我们最稳的双季客户。”
他语气里透着一股对东北家长消费力的钦佩:“真有钱,真舍得。”
另一个近期在三亚打卡了一圈高奢酒店的辽宁鞍山闺蜜,昨天也在跟我抱怨:“现在三亚才刚进入暑假旺季,这入住率就已经吓人了。”
她先后带孩子去了丽思卡尔顿、艾迪逊、太阳湾柏悦,目测这几家酒店几乎每天都在80%到90%的入住率,想临时凭高卡升房,基本是天方夜谭。
三亚太阳湾柏悦酒店/旅界实拍
闺蜜还总结了一个“东北人三亚湾区鄙视链”:
“亚龙湾东北人最多,海棠湾相对少。”
“因为海棠湾下不了海啊,这对想下海爽一下的东北人是致命硬伤。”
有点意思。
当全国还在讨论高温预警,三亚已经用最朴素的商业逻辑,悄悄收割了一波东北老铁避暑经济。
03
很多东北家庭原本是被高温赶来三亚的,可一旦体验了三亚的27度夜晚+海风+冰椰子,就忍不住花费得更多。
这是一个再简单不过的商业逻辑,当生活的痛点足够尖锐,所有消费都会变得合理。
所以,这个夏天,三亚不仅仅在卖房间和沙滩,它还在悄悄塞给东北老铁一些有的没的。
三亚海棠湾一家免税店负责人跟我说,7月的生意,比他们原本预估的要好一些,“今年夏天店里的东北口音明显多了。”
她说,有的东北家庭拖着两个孩子,进店第一件事就是给娃挑玩具,然后再给自己囤防晒霜和香水,最后再顺手拿几套比基尼。
对三亚本地商家来说,这波高温带来的东北流量显然是一剂强心针。
一位专做三亚亲子度假活动的商家也跟我聊到:“往年暑假,我们主要靠珠三角和江浙沪的家庭客人,今年东北人特别多,亲子浮潜课、冲浪课、沙滩团建项目一下子都火了。”
她说,东北家庭有个特点:人多,舍得花钱,来三亚就想一次玩个尽兴。
“有的家长提前一周电话预订,说怕抢不上位置,以前只有十一黄金周才这么紧张,现在七月底都要排队了。”
而在租车公司,来自哈尔滨、沈阳、长春的自驾订单也增长明显。
三亚神州租车的一位负责人给我举了个例子:“有个沈阳的家庭,上个月刚走,这个月又来,说家里太热了,租辆车带着孩子全海南到处兜风。”
海南儋州海花岛/旅界实拍
当东北人习惯了在三亚避暑,消费链条就自动被拉长:酒店、餐饮、免税店、亲子课程、租车……
有朋友打趣说,这届东北老铁是在用脚投票,把三亚从冬季度假胜地,投成了全年生意都火的第二故乡。
看着这一切,我却忽然觉得,东北人和三亚的缘分,大概已经从一季变成了四季。
当沈阳的闺蜜小娴再问我:“咱啥时候带娃去三亚?”
我会笑着回答:“只要家里温度表超30℃,三亚就是最好的Plan A,最好周末就出发。”
———— END ————
欢迎来撩旅界主编微信:haoxi524(加群:公司职务+姓名,不备注公司信息一律不通过申请!感谢配合!)
广交天下英雄,共议文旅天下事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