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夏日蝉鸣与光影交织,鲸鱼沟竹海风景区的竹海碧波荡漾,在镜头中灵动跳跃更富诗意;当白鹿原古街与民俗文化碰撞,白鹿原·白鹿仓景区在镜头前充满了市井温度与人文厚度;当特色街区与工业遗存辉映,半坡艺术区的每一处转角,都有了时代交错的电影质感……
日前,随着灞桥区首批27处影视拍摄取景地的正式发布,一场关乎城市记忆的视觉革命正在发生,27处影视拍摄取景地如27扇窗口,是灞桥区这座天然影棚递给影视行业的“创作名片”,吸引了无数影视企业在这里以废弃工厂为画布、以生态湿地为舞台,用镜头捕捉灞桥的山水画卷、用光影诉说灞桥的人文历史。
鲸鱼沟竹林风景区取景地
而随着更多的“灞桥故事”和“灞桥场景”走向荧幕,影视产业将成为灞桥区高质量发展的“加速器”与“黏合剂”,助力区域构建起“工业遗存+自然景观”竖屏内容生产基地,赋能灞桥区重塑起文化产业的新生态,让区域发展更具活力与温度。
以灞桥为幕 用光影作笔
影视作品用镜头与光影定格诗意灞桥
月色朦胧,鲸鱼沟竹海风景区竹影斑驳,似是一幅天然的水墨画卷,在夜风中轻轻摇曳。创意轨迹文化传媒公司团队的工作人员正在这里,用灵动视角捕捉竹海诗意。在他们的镜头下,近千亩原生态竹林,青翠蓊郁,白衣女子身姿婀娜,漫步于竹林小径,手中的白玉笛散发着温润的光泽,与月色竹林相映成趣。公子拔剑而舞,剑风呼啸,却与那柔和的笛声奇妙地融合,竹叶因剑风簌簌飘落,宛如一场绿色的花雨,落在二人的肩头、发间,至此,一部武侠剧便在这里诞生。
易燃影视在半坡国际艺术区取景拍摄
走进锻压机床厂、劳动幸福小区、半坡国际艺术区,又是另一番风情,复古风格与工业遗存的文艺气息,催生了一部部年代剧,“近期正在拍摄的电视剧《主角》和即将上映的《高兴》都在灞桥拍摄取景。”工作人员介绍说。
超千平灵动空间、11米挑高、可灵活搭建多场景、配备先进数字设备……走进位于灞桥区半坡国际艺术区内的德润文化880Studio数字影棚,这里也是影视短剧、汽车广告产品、综艺节目、直播的造梦工厂。
半坡国际艺术区取景地
姚家沟、尚塬民宿……晨雾炊烟中的民宿聚落,“采菊东篱下”的田园生活,成为了乡村题材、治愈系剧情的绝佳场景。
走进非遗代表性项目唐三彩场地,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的拉坯机不停旋转,镜头对准的是他布满皱纹的双手在泥胚上滑动的特写,短短几十秒的视频,通过慢镜头特效,让人看清了唐三彩“流丝纹”的形成瞬间。走进打铁非遗代表性项目的场地,打铁的火星与泥哨的悠扬交织成最生动的市井画卷,这些影视取景地都为古装剧提供了文化细节支撑。
樱桃谷取景地
这些,只是灞桥区日前公布的首批27处影视拍摄取景地的一个缩影。如今的灞桥区犹如一座承载千年文脉的天然影棚,藏着太多待挖掘的宝藏影视拍摄取景地,有科技赋能超千平的数字影棚、穿越时空的古韵建筑、钟灵毓秀的山水胜境,更有非遗匠心中流淌的烟火人间,涵盖特色建筑、城市景观、人文景观、自然风光、地域文化5大类别27处取景地如27扇窗口,吸引着无数影视企业在这里以灞桥为幕,用光影作笔,用最质朴的镜头语言,在现实与虚拟的交界处,将灞桥的美娓娓道来。
影视产业催生新业态
成为区域创新发展新增长极
当越来越多的“灞桥故事”和“灞桥场景”走向荧幕,当镜头下的每帧画面都成为传递灞桥温度的明信片,影视产业所汇聚的磅礴力量,正成为灞桥区文化产业中一支中坚力量,持续催生出新业态、新模式,不仅为城市发展培育了新的经济增长点,更通过“创新—应用—扩散”的良性循环,加速区域创新生态的重塑。
姚家沟民俗聚落取景地
“作为兼具经济价值、文化属性和社会效益的复合型产业,影视产业凭借独特的资源整合能力和文化传播效应,时下正成为赋能城市更新的重要引擎。灞桥区深谙这一点,经过精心遴选,我们发布了首批影视拍摄取景地,为影视创作提供全域场景支持。”灞桥区相关负责人表示,这是灞桥区紧扣省委“文化强省”战略,落实西安打造微短剧之都部署的一次创新实践,希望在景区与短剧产业形成“以景引剧、以剧促游”模式,为“跟着短剧去旅行”文旅消费注入新动能,对促进灞桥区影视行业发展、扩大区域影响力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白鹿原·白鹿仓景区取景地
影视创作的蓬勃发展,离不开优质平台与政府支持的双向奔赴。据了解,近年来,灞桥区在文化产业方面,不断统筹推进扶持企业发展、招商引资、优化营商环境、打造特色文化品牌等工作,有力地推动全区文化产业发展。“未来,影视产业将是灞桥文化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引擎,为进一步优化拍摄环境,灞桥区将不断完善影视企业落户配套政策,优先为落户本地的创作团队推荐申报各级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努力营造健康积极的良好发展态势,全力支持影视企业在灞桥扎根发展。”灞桥区相关负责人说。
延长文化价值链
激活城市空间赋能城市更新
影视IP作为文化品牌的“超级符号”,如何通过挖掘城市历史、民俗文化等元素,将影视内容转化为可体验、可消费的场景,从文创产品到主题文旅,延长文化价值链,灞桥区还有更长远的考虑。
剧组在鲸鱼沟竹海景区取景拍摄
“我们将用影视文化名片吸引资源汇聚,激活区域经济内生增长动力,让影视产业赋能城市更新。”灞桥区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结合白鹿原片区、灞河沿线等优势资源,以农文旅商为主导,加快文旅新项目布局,引进培育新业态,推进片区融合发展。聚焦农文旅融合、文创、影视微短剧等领域,积极争取各级奖补资金,加大引导扶持力度,力争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打造文化旅游消费新场景和文化新业态为核心,布局、建设一系列文化产业重点项目,包括支持影视取景地完善配套服务、鼓励企业探索数字技术应用新场景,提升文化产业的创新力和竞争力。推动高校与影视产业的深度合作,定向培养符合市场需求的影视专业人才,形成产学研一体化的创新网络。通过推动影视工业升级、打造文化IP、促进社区协同,不断激活城市空间,为城市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西安报业全媒体记者 牛凌
受访单位供图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