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 襄阳市南漳县]](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axegupay5k/ef7cd2ec6bc24825947feee3eedf4294~tplv-tt-large.jpeg?_iz=30575&lk3s=06827d14&x-expires=1752169896&x-signature=4TRK3bkg1P1u99FTRqh62fVzqfQ%3D)
南漳县,隶属湖北省襄阳市,位于湖北省西北部,汉水以南,荆山山脉东麓,属鄂西北山区向汉水中游过渡地带。介于东经111°26′~112°9′,北纬31°13′~32°1′之间,总面积3859平方公里。南漳县属亚热带季风性气候。南漳县以境内南漳水(南方漳水,今称漳水或漳河)而得名。
截至2018年,南漳县下辖10个镇以及1个农场管理区,截至2023年末,南漳县常住人口45.49万人。县政府驻城关镇。
隋开皇十八年(598年)始改思安县为南漳县。至南宋,县域多次分合,治所几度变迁。南宋绍兴五年(1135年)合中庐、南漳二县为南漳县。
南漳县有305省道横贯东西,250、251省道纵穿境内,95%的村通公路,焦枝、汉丹铁路与之毗邻,与襄阳刘集机场、老河口机场相距只有一百公里以内路程。
南漳县有各类景点110多处,其中有三国故事源头水镜庄、古山寨文化代表春秋寨等。2020年11月,入选水利部第一批深化小型水库管理体制改革样板县。
![[湖北 襄阳市南漳县]](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6w9my0ksvp/7961e22aeda74852af2368f84d9c97c8~tplv-tt-large.jpeg?_iz=30575&lk3s=06827d14&x-expires=1752169896&x-signature=nuI4KjGpJA2ljPcU17tcmV7O1VI%3D)
历史沿革
南漳历史悠久,考古发现大约170万年前到公元前21世纪,南漳境内已有多处旧石器和新石器时代的遗迹、遗物,并且发现了罗川遗址为新石器时代人类活动的聚集地。南漳境内有人类活动的文明史有4600年以上。
商周,这一时间段内南漳境内封有三个诸侯国,还有未入王土的蛮地。三个诸侯国中,卢戎国封国最早,本为商朝方国,因助周灭纣有功,被周朝封为诸侯国;其次是罗国,周武王三年封罗国一世主匡正为罗子国第一任国君;再次是楚国,周成王时封熊绎为楚(荆)子。
春秋战国初期,楚武王先后灭掉古罗国、古卢戎国,两国自商至西周,再到春秋时至少有350年以上的历史。
秦朝,实行郡县制,秦并楚、蛮之地置伊庐县。隶属南郡。
两汉,汉分秦之伊庐县置中庐、临沮二县。均隶属荆州南郡。
三国:沿用两汉时期之县名,仍为中庐、临沮二县。隶属荆州襄阳郡。其间,中庐县一度属南阳郡。建安二十五年(220年)秋,南阳郡所辖中庐县归附东吴(《二十五史·三国志·吴主传》)。三国魏国设置沶乡县,又作祁乡县、祁阳县。三国魏国黄初元年(220年)置,隶属新城郡。治南漳县西南。治所时为南漳西境,时境内有中庐、临沮、沶乡三县。
![[湖北 襄阳市南漳县]](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6w9my0ksvp/f6454f5e47754df6bada891f351b318c~tplv-tt-large.jpeg?_iz=30575&lk3s=06827d14&x-expires=1752169896&x-signature=kHNNab%2FQiflq%2B1G%2BdmlyuiIFiKQ%3D)
两晋,中庐县,沿用三国魏之县名,隶属荆州襄阳郡。晋武帝平吴后,割中庐之南乡、临沮之北乡立上黄县。沶乡县,沿用三国魏之县名,隶属荆州新城郡。原临沮县之南乡仍为临沮县,后为远安县所承袭。
南北朝,在南漳境内曾经置有南襄郡、南襄阳郡、安定郡、归义郡、武泉郡等五个郡治。其中,安定郡、归义郡、武泉郡等三个郡为侨置郡。但由于郡县置废频繁,加之疆域盈缩不常,侨置郡县迀改莫定,改废情况比较繁杂。
隋唐。隋始置南漳县。隋开皇十八年(598年)改北周思安县为南漳县,隶属荆州襄阳郡。南漳县名自此始。
北宋,改义清县复为中庐县。
南宋绍兴五年(1135年),合中庐、南漳二县为南漳县,县治所定点于玉溪山北,蛮河中游。
元朝,南漳县属河南江北等处行中书省襄阳路。
明朝,南漳县属湖广布政司襄阳府。
清朝前期,清朝沿袭元朝南漳之县名,隶属湖北布政司襄阳府。
![[湖北 襄阳市南漳县]](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6w9my0ksvp/a387b16b3fa74ea58e1aba65ac453f4d~tplv-tt-large.jpeg?_iz=30575&lk3s=06827d14&x-expires=1752169896&x-signature=pmNH78rLIbm42DgISzUd8Npqb7c%3D)
中华民国时期,沿用清朝之县名,先后隶属湖北省襄阳道、湖北省第八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湖北省第五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武装在山区建立人民政权,与国民党政府并存,隶属桐柏行署汉南办事处。同年7月,成立南漳县爱国民主政府,隶属桐柏行署汉南办事处。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沿用南漳县名至今,先后隶属湖北省襄阳行政区专员公署、湖北省人民政府襄阳区专员公署、湖北省襄阳专员公署、湖北省襄阳地区革命委员会、湖北省襄阳地区行政公署、襄樊市人民政府、襄阳市人民政府。
行政区划
区划沿革
清朝南漳分为十都:东为六有、咸宁,东南为允康、来庆,南为豫顺、嘉定,西南为维新,西为永丰,北为久安,东北为长乐。十都共辖25个集镇。每都管十甲。
民国元年(1912年)至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南漳县设15个乡镇,下设28个集镇,336个村庄。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推行保甲制,废乡镇。南漳县设八个区,下辖164 个联保,942个保,9348个甲。从民国二十三年(1934)至民国三十年(1941年),联保逐渐由小并大,到民国三十年(1941年),仅有47个联保。民国三十一 年(1942年),废区及联保,南漳县设24个乡镇,下辖保、甲。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24个乡镇辖695个保,6916个甲。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24个乡镇辖332个保,3919个甲。
![[湖北 襄阳市南漳县]](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6w9my0ksvp/28b00d8c81fb47758f896b80819fdf5e~tplv-tt-large.jpeg?_iz=30575&lk3s=06827d14&x-expires=1752169896&x-signature=TPbS869nZybfBfnDIcqRgyzKUQw%3D)
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至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间,革命武装曾在西南山区建立过区人民政权,区乡辖区范围多不稳定。
1949年元月,南漳全境解放,全县划为八个区,即城关(辖今胡营)、武安堰(辖今九集、涌泉)、报信(辖刘集、安集)、巡检(含今峡口)、石门(辖今龙门、石门)、石桥(今薛坪、三景).东巩(辖今东巩、陆坪),共辖285个行政村。
1950年,设城关、武安两镇。原城关区所辖农村称沐浴区,武镇区所辖农村称九集区。报信区改称刘集区。此时,全县共八区两镇,辖291个行政村。
1952年,改八区、两镇为15区、两镇。15个区的序号和名称为:一区沐浴、二区涌泉、三区九集、四区石门、五区赵店、六区李庙、七区长坪、八区石桥、九区薛坪、十区板桥、十一区巡检、十二区肖堰、十三区东巩、十四区刘集、十五区河沿。城关、武安两镇。共辖231个乡。
1955年,改15区、两镇为13区两镇。将原石桥区划入薛坪区,原赵店区划入李庙区。13区、两镇共辖232个乡。
![[湖北 襄阳市南漳县]](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6w9my0ksvp/1f934dd80e504f4199fa0d0fd952ae61~tplv-tt-large.jpeg?_iz=30575&lk3s=06827d14&x-expires=1752169896&x-signature=w%2BqZ2ZUXIYesQFLN6rKGrwYP420%3D)
1956年,涌泉区划归九集区,石门区划归沐浴区,板桥区划归巡检区,东巩区划归肖堰区,河沿区分别划归沐浴、刘集、九集、武镇。全县并为八区、两镇,辖50个乡。
1958年,实行人民公社化,原八区改称人民公社。全县为八个公社、两镇,辖50个管理区。
1959年,在原河沿区域内设立国营清河农场(区、社级),属襄阳地区管辖。
1961年,原八个公社复称为区。下辖50个公社(原管理区)。全县八区、两镇共有591个生产大队,3437个生产队(含清河农场、一林场、二林场、特产场队数)。
1965年,板桥从巡检划出另设区,全县为九区、两镇,下辖62个公社,586个生产大队,3421个生产队(含清河农场、一林场、二林场、园艺场队数)。
1975年,撒区并社,全县分为12个公社、两镇。下设66个管理区, 552个生产大队, 3289个生产队(含清河农场、农科所、良种场.蚕种场队数)。
![[湖北 襄阳市南漳县]](https://p26-sign.toutiaoimg.com/tos-cn-i-6w9my0ksvp/3fca631e46cb47978b9ef88dec7590c9~tplv-tt-large.jpeg?_iz=30575&lk3s=06827d14&x-expires=1752169896&x-signature=%2B19ykjKpT%2Ft%2B3Qdjt0KzWmVtlRI%3D)
1982年设13个社辖镇。
1983年,增设三个社辖镇。1983年,全县设12个公社、两镇。下辖66个管理区,16个社辖镇,547个生产大队,3393个生产队(含清河农场、农科所、良种场、蚕种场的队数)。16 个社辖镇的名称为胡营、花庄,刘集、九集.丁集、吴集、涌泉、龙门、石门、李庙、长坪、薛坪、肖堰、东巩、巡检、峡口。
1984年,撤人民公社,设区、乡。清河农场的隶属关系改归南漳县领导,同时改称县辖镇。东巩镇升格为县辖镇。此时,全县有4个县辖镇、11个区。下辖53个乡,18个区辖镇,543个村,3366个村民小组(含农业三场的村、组)。新增的三个区辖镇名为:安集、赵店、新集(即板桥)。
1987年,撤区建乡,全县设22个乡、镇、场。辖546个村,3365个村民小组。
1949~1987 年,南漳版图有两次变化。1949 年5月,将西南山区的重阳、马良、店垭三乡划归保康,面积为928平方公里。
1957年,将县北吴集乡的三个农业生产合作社划归襄阳,面积为16平方公里。
区划详情
截至2018年,南漳县下辖10个镇以及1个农场管理区,县政府驻城关镇万山路81号。
城关镇 、武安镇 、九集镇 、肖堰镇 、东巩镇、巡检镇 、板桥镇 、薛坪镇 、长坪镇 、李庙镇、清河管理区
![[湖北 襄阳市南漳县]](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6w9my0ksvp/f70e43663bed4100ac3e95503b30245c~tplv-tt-large.jpeg?_iz=30575&lk3s=06827d14&x-expires=1752169896&x-signature=rO4dmjd3cb1FiyfL%2BXFumAQ742U%3D)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南漳县位于湖北省西北部,汉水以南,荆山山脉东麓,属鄂西北山区向汉水中游过渡地带;东临宜城,西接保康,东北与襄城为邻,西北同谷城接壤,南依远安,东南与荆门毗连;东距省会武汉市400公里,东北距襄阳市40公里,地理座标为东经111°26′~112°9′,北纬31°13′~32°1′。南漳幅员广大,旧称“八百里南漳一大片”,县界周长373公里,东西横距66公里,南北纵距81公里;总面积3859平方公里,折合38.61万公顷,有“八山半水分半田”之说。
地形地貌
南漳县是湖北省37个山区县之一,境内地形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西部群山耸立,由西向东逐步平缓。西部属高山区,中部属低山、丘陵地区,东部为平畈、岗地,最高点三尖山(与保康交界),海拔1570米,最低处界碑头(与宜城交界),海拔65米。由于境内海拔高度不同,地形特征各异,土壤可分为黄棕壤土、石灰(岩)土、紫色土、潮土、水稻土五个土类,13个亚类、34个土属、117个土种。
气候
南漳县地处亚热带季风性气候区。气候温和,雨热同期;四季分明,夏短冬长;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境内气候有明显的地区差异和垂直差异。南漳县气候年景一般是:春季阴雨绵绵,时常出现倒春寒;夏季热雨充沛,易有旱涝发生;秋季气温降低,连阴细雨不断;冬季少雨干冷,寒潮霜冻常现。南漳县总的气候情况是:气温升高明显,变暖速度加快;降水夏、冬增多,春、秋两季减少;日照春、秋增多,夏季明显减少。夏季局部暴雨频繁,冬季时有暴雪影响;春、夏、秋三季时遇低温阴雨,一年四季均可出现干旱。
![[湖北 襄阳市南漳县]](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6w9my0ksvp/b9a80ddf606744f7bc5b387b17d81103~tplv-tt-large.jpeg?_iz=30575&lk3s=06827d14&x-expires=1752169896&x-signature=EGfAbN8sSVKzP4S4N9Gy5Ajv03I%3D)
水文
南漳县境内水资源丰富。古有“四十八大泉、七十二河堰”之称。2012年版《南漳县志(1986--2007)》记载:实有大小河流187条,河流总长1960.1公里,流域面积3833平方公里,年平均径流量18.53亿立方米。河流分布比较均匀,河网结构呈树枝状,自北向南,有潍水、蛮河、漳河、沮河四大河流,均属长江水系,为山溪性河,因地势西高东低,四大河流均呈西北往东南流向。
潍水:发源于七里山北麓的刘家台。流经吴集、丁集两地由楼子湾进入襄城境内。境内流长79.7公里,流域面积130.65平方公里。
蛮河:南漳第一大河。春秋时称夷水。发源于保康马胡垭,由王家湾进入南漳县境,经长坪、李庙、城关、武镇等地。于申家嘴出境入宜城,在钟祥境内入汉水。境内干、支流总长1146.7公里,流域面积2293.4平方公里。
漳河:古时称南漳河,以别于山西的清漳和浊漳,发源薛坪的三景庄,经板桥、巡检、肖堰、东巩向东南流,于东巩出境,于沮水汇合于当阳,在江陵流入长江。境内干、支流总长593.7公里,流域面积1140平方公里。
沮河:亦名沮水。发源于保康响铃沟,由峡口入境,经通城河、于百福头入远安,在当阳与漳水汇合。境内河流长140公里,流域面积269平方公里。
![[湖北 襄阳市南漳县]](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6w9my0ksvp/a2e528c0c8a046a9bef9c6a76c5d7ca8~tplv-tt-large.jpeg?_iz=30575&lk3s=06827d14&x-expires=1752169896&x-signature=%2BpryXZLf9qCaE0%2FaTvs2O0gjOuM%3D)
自然资源
水资源
南漳县水能和水利资源丰富。水能理论蕴藏量为14.3万千瓦,有大、中、小型水库150余座,尚有80%的水能资源有待开发。
生物资源
南漳县林特资源丰富,全县有桑蚕、木本油料、食用菌、干鲜果、茶叶、药材和以苎麻为主的杂类共7个类别,1700多个品种,盛产天麻、杜仲、银杏、猴头、枣皮、黄柏、菊花、金银花等名贵药材。
南漳县境内有动物125种,植物296种,属国家保护的动植物56种,属省级保护的动植物的87种,保护的野生动物有:乌梢蛇、王锦蛇、黑眉锦蛇、松花蛇、菜花蛇、野猪、猪獾、麂子、果子狸、野兔、野鸡、龟、鳖、鲫鱼、黄鳝、泥鳅等;保护的野生植物有:黄姜、天麻、葛根、绞股蓝、芫禾等。 鱼类有51个品种,主要经济鱼类有草鱼、青鱼、白鲢、花鲢、鲤鱼、鲫鱼等,新引进的有罗非鱼。
![[湖北 襄阳市南漳县]](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6w9my0ksvp/73b64285f8514e0d967f5545f6a3bef2~tplv-tt-large.jpeg?_iz=30575&lk3s=06827d14&x-expires=1752169896&x-signature=N8qxAaRWbuzKY3cP3FnDiz0xqc8%3D)
矿产资源
南漳县境内矿产资源较为丰富,主要分布在西部和西南部山区。
截至2007年,南漳县主要矿产资源已探明储量、保有储量有13种,已开发利用的主要有11种,其中金属矿种主要有铝土矿、镓矿、铁矿,非金属矿种主要有煤、磷、硫铁矿、累托石、陶瓷土、水泥用灰岩、制灰用灰岩、方解石。
南漳矿产资源主要有四个特点:一是矿产资源种类较多,非金属矿产优势明显。金属矿种铝土矿储量较大,但非金属矿种中除了煤炭、磷矿储量较大以外,磷、累托石粘土、瓷土等非金属矿种具有广阔的开发远景。二是矿产资源分布较广,地域差异非常明显。县内共有矿产地65处,但全县主要矿产分布集中,地域差异明显,呈现出从北至南大致依次为北部的磷,中部的铝土、硫铁矿、累托石粘土、南部的煤、陶瓷土等均匀分布的格局。
水泥用灰岩、砖瓦粘土等一般非金属矿产分布广泛,遍布全县。三是小型矿床矿点居多,个别矿产储量可观。在全县65处矿产地中,没有大型矿床。其中中型矿床2处占3.1%,且均为磷矿,合计储量达16492千吨;小型矿床21处占32.3%,小矿26处占40%,零散矿16处占24.6%。
四是贫矿较多,相当部分矿产不具开发利用条件。在现有的矿产中,大部分矿产品位偏低,含有有害杂质,加之开发利用水平达不到要求,致使部分矿产得不到有效开发利用。例如磷、铁、铝土矿、镓矿、累托石、硫铁矿等,占到主要矿产的60%。
![[湖北 襄阳市南漳县]](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6w9my0ksvp/241c89666d9243b9827c3c7e818dbff6~tplv-tt-large.jpeg?_iz=30575&lk3s=06827d14&x-expires=1752169896&x-signature=kQ%2BUrxHmPfrf1Ra7bk7t%2FlZJNjQ%3D)
交通运输
2023年,南漳县公路总里程达5012.02公里,比上年增长1.31%,其中高速公路66.55公里;投入营运客运车辆191辆,其中,县际客运车辆33辆,县内农村客运车辆150辆,旅游包车8辆;城市公交22辆;出租车107辆。
305省道横贯东西,250、251省道纵穿境内,95%的村通公路,焦枝铁路、汉丹铁路与之毗邻,与襄阳刘集机场、老河口机场相距只有一百公里以内路程。
![[湖北 襄阳市南漳县]](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6w9my0ksvp/ba3c33e31dd443729ae05c9d53893d66~tplv-tt-large.jpeg?_iz=30575&lk3s=06827d14&x-expires=1752169896&x-signature=Dh5spg01dPPMo2s1EyxxaOlxjCk%3D)
风景名胜
南漳县有各类景点110多处,其中有三国故事源头水镜庄、古山寨文化代表春秋寨、生态休闲景区香水河、工业特色景区楚桑丝博园,有夏季旅游特色线路龙王峡漂流、翡翠峡探险,有特色乡村旅游点印象老家、天池山、芈月桃岭、九龙观,形成了三国源头、荆山生态游、古山寨游等多条生态文化旅游线路。
水镜庄
![[湖北 襄阳市南漳县]](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6w9my0ksvp/94573aa9fa244532a217bf8a54d52f6e~tplv-tt-large.jpeg?_iz=30575&lk3s=06827d14&x-expires=1752169896&x-signature=OwSZEPpkoDxAGyHouYf4GHdeFOE%3D)
水镜庄是东汉末年名士司马徽隐居地。当年刘备马跃檀溪,从襄阳脱难来到水镜庄,司马徽向他推荐“伏龙、凤雏,二人得一,可安天下”,由此便引出了“三顾茅庐”、“隆中对”等故事。现为国家3A级景区,被列为国家级隆中风景区和荆山生态旅游区主要景区,是三国旅游热线源头。水镜庄位于县城南0.5公里处,依山傍水,景色迷人。景区内有巨洞,可容百人,传说通四川,且因有白马奔出,故名“白马洞”。
水镜湖
![[湖北 襄阳市南漳县]](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6w9my0ksvp/b62866a0a13245efa42ea42fa31614a0~tplv-tt-large.jpeg?_iz=30575&lk3s=06827d14&x-expires=1752169896&x-signature=xYyyHRXkrbHoK8jAdVQ61KTtMrA%3D)
水镜湖景区位于县城西2公里处,坐落于群山环抱之中,由“五湖”、“四峡”、“三岛”组成,俯视犹如一巨大明镜镶嵌于崇山峻岭之中。
香水河
![[湖北 襄阳市南漳县]](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6w9my0ksvp/336a7992196541b7862c2644781c7479~tplv-tt-large.jpeg?_iz=30575&lk3s=06827d14&x-expires=1752169896&x-signature=xeG8vVGyI3kpJcO%2F7PXYlxb5Xb4%3D)
香水河风景区位于南漳县薛坪镇境内,距县城42公里,景区规划面积110平方公里,分香水河、普陀庵、般若寺、三景庄、甘景洞五大功能区。香水河为主功能区,分布着“七彩瀑”、“三叠瀑”、“雄鹰瀑”、“凤尾瀑”、“峡口瀑”、“一线天”、“鳄鱼岛”、“古渠”、“水车”等50多个景点。
龙王峡
![[湖北 襄阳市南漳县]](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6w9my0ksvp/e1135010427b4305a4b18bd8b50eefb3~tplv-tt-large.jpeg?_iz=30575&lk3s=06827d14&x-expires=1752169896&x-signature=SRQYCHGBOpDUckPD%2FSqTUpbxVHI%3D)
龙王峡漂流:龙王峡漂流位于南漳县肖堰镇漳河大峡谷内,251省道穿境而过,距南漳县城55公里。漳河大峡谷是7000万年前地壳运动形成的裂缝。龙王峡漂流惊险刺激,8公里的漂流河道,落差达到60多米,十多处急流险滩几乎都属于4级漂流河段。
鱼泉河
![[湖北 襄阳市南漳县]](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6w9my0ksvp/efd8350fce0a409a9e95ba9c05c0f244~tplv-tt-large.jpeg?_iz=30575&lk3s=06827d14&x-expires=1752169896&x-signature=lm9M%2B%2B3MGcxFpzWyGtmSfufHu%2Bw%3D)
鱼泉河漂流:鱼泉河漂流位于南漳县城西北19公里处的李庙镇鱼泉河村,305省道穿境而过,该河因雷雨时鱼泉洞涌出大量石鱼而得名。漂流自古佛洞顺水而至鱼泉洞,全程6.3公里,景区配套了食、住、购、娱等设施。
金牛洞
![[湖北 襄阳市南漳县]](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6w9my0ksvp/e22f9d78f8b7401da5c41ed631507a44~tplv-tt-large.jpeg?_iz=30575&lk3s=06827d14&x-expires=1752169896&x-signature=pLvh8Dph1YQ1wd6FTONYJN3rzM8%3D)
金牛洞景区位于南漳县板桥镇,距县城90公里,属天然溶洞,其洞穴之长,景区之大,景点之多,省内罕见。该洞形成于数千万年前,属地壳裂变而成,共有5个洞厅,长5188米,为远岸大4层近岸小8层的立体空间结构,洞内空间最高处100米左右,最宽处50米左右,共有200余个景点。
徐庶庙
![[湖北 襄阳市南漳县]](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6w9my0ksvp/d1b955a4f7ae4f2885031e5af9da0301~tplv-tt-large.jpeg?_iz=30575&lk3s=06827d14&x-expires=1752169896&x-signature=GQRtW%2BnCEci%2FQRg9LfreuqSnfcQ%3D)
徐庶庙又名单公祠,也称徐公祠,坐落在南漳县城内,因三国名士徐庶曾隐居于此而得名。徐庶庙始建于清嘉庆元年(公元1796年)。嘉庆十七年(公元1812年)守备任海复立“汉徐庶故里”石碑,塑徐庶像。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春秋寨
![[湖北 襄阳市南漳县]](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6w9my0ksvp/61d00cef39d34b67bc25a2e48ef3fd05~tplv-tt-large.jpeg?_iz=30575&lk3s=06827d14&x-expires=1752169896&x-signature=5PbEw43llMNdYqVXvKP1Z4CTKFA%3D)
春秋寨又名青云寨、陆坪寨,因寨内建有纪念关公的建筑春秋楼而得名,是举世闻名的南漳古山寨群的杰出代表,现为国家4A级景区。春秋寨的海拔不高,但依山就势建于山脊上的石砌房屋鳞次栉比,蔚为壮观,放眼远眺,春秋寨宛如一段长城横亘于一座南北走向的山顶之上。
卧牛寨
![[湖北 襄阳市南漳县]](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6w9my0ksvp/3ee6835e3a034eaa855966cfdd9c208f~tplv-tt-large.jpeg?_iz=30575&lk3s=06827d14&x-expires=1752169896&x-signature=DRQ8tudO1Ip3Wd0l5u9bp0DApHw%3D)
卧牛寨(团山寺)位于南漳县东巩镇东南14公里处,是全国文物重点保护单位,坐落在海拔高621米的山峰之巅。山寨依山而建,呈南北走势,跨越三个山头,面积约1.5平方公里,古城墙全长7.5公里,全部由块石垒彻而成,设有东、南、西、北四个重要关口,城墙高5米,宽3米,烽火台,炮台,防御工事掩体、点将台、骑兵阅马场(5000平方米)、步兵操练场(4400平方米)、小校场(1000平方米)等保存完好,共有石屋300余间,属典型的三国古城遗址。
青龙寨
![[湖北 襄阳市南漳县]](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6w9my0ksvp/434a81e4abcb41d282f4a5cf1b0bd5d4~tplv-tt-large.jpeg?_iz=30575&lk3s=06827d14&x-expires=1752169896&x-signature=NBzMLcDWn90hKxAqW%2Bo1U3a8mws%3D)
青龙寨位于南漳县板桥镇东南50公里处,始建于清朝嘉庆元年(公元1796年),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该寨建筑面积1800平方米,东西长约100米,宽10至20米,海拔800米,整个建筑依山而建,西高东低,背靠青龙山,三面悬崖陡峭,有建筑均用青石板垒彻而成,寨堡、寨垛至今完好无损 。小寨建筑为圆形,南北分设寨门;大寨为长方形,沿岩顶分层而建,是按照八卦的在关数据设计的。大寨西门正上方,有3米高的箭楼,门后为指挥台,正方设有一排炮孔,外侧设有观察窗和射击孔,门前有平台,专门堆放滚木和擂石,用于攻击山下来犯之敌,寨极具科考价值和观赏价值,被称为“兵家第一山寨”。
漫云村
![[湖北 襄阳市南漳县]](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6w9my0ksvp/212a989c782f436a9f88badf8959b46e~tplv-tt-large.jpeg?_iz=30575&lk3s=06827d14&x-expires=1752169896&x-signature=IJ2dpO%2FCi0WtMXerNLiw1zLrC6Y%3D)
漫云村位于湖北省南漳县巡检镇境内,是紧邻漳河源头的一个自然村。漫云村建村历史悠久,从现存碑文上考证,该村已有400余年历史。漫云村村民仍保留着原始古朴的生活习惯和居住环境。在漫云村方圆2.5公里内,仍完整保留着200年以上的古墓葬12座,300多年的古街道1条,400余年的古民居5栋,400余年的古树1棵,400余年的古造纸作坊4个,唐朝时期的古山寨3个。村口的一棵近500年皂角树和一幢古民居已成为漫云村的标志。
地方特产
磨坪贡茶
![[湖北 襄阳市南漳县]](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6w9my0ksvp/9836cd6077564f8b870fca0cb8ac02f3~tplv-tt-large.jpeg?_iz=30575&lk3s=06827d14&x-expires=1752169896&x-signature=4immAU3qXLh28f6FlFX6Esw24Cg%3D)
磨坪贡茶,湖北省襄阳市南漳县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磨坪贡茶生产区域茶园土壤质地为土层深厚的黄棕砂壤土,土壤酸碱度适中,pH值5—6.5。该区域茶园历来施用猪、牛栏粪及农作物秸秆还田,致使土壤有机质含量高理化性状好。产地森林覆盖率达90%,自然肥源充足。磨坪贡茶外形条索紧细硕壮挺直,色泽翠绿,白毫显露;汤色嫩黄,清澈明亮,叶底嫩绿整齐一致;滋味浓厚,鲜爽耐泡,带有栗香味。
2014年11月18日,原农业部批准对“磨坪贡茶”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葫芦潭贡米
![[湖北 襄阳市南漳县]](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6w9my0ksvp/7427fa6b2fb64827a2f02ae3ed6cf4cc~tplv-tt-large.jpeg?_iz=30575&lk3s=06827d14&x-expires=1752169896&x-signature=RN%2FSD1QadrfwTwOyAW8lrGlGIjY%3D)
葫芦潭贡米,湖北省襄阳市南漳县武安镇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葫芦潭贡米产地气候适宜,属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气候,雨量充沛,光照充足,年平均气温16℃,年平均相对湿度62%,年无霜期245天,年日照时数1780小时,年平均降雨量940毫米。葫芦潭贡米属中籼稻,其外观米粒整齐,大而饱满,晶莹透亮,生嚼味香,腹白细小,生育期较长,生长在气温、水温相对较低的山区冷浸田(山泉水)里,因此米质好、品质优,营养丰富。其米饭泡松柔软如银,入口绵甜,油光细腻,香软可口,糯而不腻,清香四溢,营养丰富,百食不厌,堪称米中精品。
2012年5月2日,原农业部批准对“葫芦潭贡米”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东巩官米
![[湖北 襄阳市南漳县]](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6w9my0ksvp/04a68226101c472fa4f4fe784862002a~tplv-tt-large.jpeg?_iz=30575&lk3s=06827d14&x-expires=1752169896&x-signature=2jwlXFFA3bbhlbZhf3ENGDiPMfo%3D)
东巩官米,湖北省襄阳市南漳县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南漳县是中国有机谷的核心产区,东巩镇受漳河和茅坪河的滋润和灌溉,昼夜温差大,光照充足,土壤腐植层深厚肥沃,适宜种植优质水稻。东巩官米米粒饱满坚实,色泽清白透明,微微泛黄,煮出的米饭晶莹剔透、白润如玉、清香四溢,入口后黏而不松、质软不腻、满口生津;所炖米粥喷香扑鼻,汤稠香浓,松软可口,软糯香甜。
2014年7月28日,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正式批准对“东巩官米”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湖北 襄阳市南漳县]](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6w9my0ksvp/3486a121b6634a8e8d6090581250e68e~tplv-tt-large.jpeg?_iz=30575&lk3s=06827d14&x-expires=1752169896&x-signature=mZS4vzn3Iue4v03rD92FAAfjlvM%3D)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