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市鄂托克前旗是国家革命老区名录里的一类革命老区,红色文化资源厚重。在这里,每一段峡谷、每一片山林、每一条溪流,都似乎在低唱着那段峥嵘岁月中的英雄赞歌。
参加学习的党员干部们在革命旧址开展学习教育。(资料图)
目前,全旗境内现存中共中央派出机构旧(遗)址群、革命历史旧(遗)址群、重点纪念设施等红色史迹53处,先后建成延安民族学院城川纪念馆、王震井纪念园、阳早寒春三边牧场陈列馆等红色遗迹。并打造了由内蒙古城川干部学院加延安民族学院城川纪念馆、红色国际秘密交通站陈列馆、三段地革命历史纪念馆等6个红色纪念馆组成的鄂托克前旗红色教育培训基地。编撰《红色足迹》等一批红色书籍,成为全区唯一入选全国红色旅游发展典型案例的地区,红色资源保护利用成效显著。
参观革命展馆。(资料图)
7月1日,记者在鄂托克前旗三段地工委旧址和三段地革命历史纪念馆,重温了各族儿女高举革命火种在蒙陕宁边区进行革命斗争的历史故事。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西征红军进驻鄂托克前旗草原,成立了三段地工委,开辟了党在内蒙古最早的革命根据地,党的民族政策在这里得到了发展,党探索民族区域自治之路也在这里起步。一批批心系抗日救国的各族儿女纷纷加入蒙汉骑兵游击队,在统一战线、团结抗战的革命事业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争取民族解放的构想在这里得到生动实践。
“每年都会有很多来自省内外的学员们来这里进行红色研学,我们作为现场教学老师,就是要把鄂托克前旗的党史故事讲细讲深,让更多的学员们了解鄂托克前旗的红色历史。”三段地革命历史纪念馆的现场讲解老师说道。
内蒙古城川干部学院,作为建设“红色文化传承区”的重要平台,逐步探索出一条规范化、特色化的干部教育培训路径。2019年,荣获“全国文明单位”称号,入选全国72家党性教育干部学院之一,同时被认定为“中央社会主义学院教学基地”和“中央民族大学城川学院”,成为自治区干部教育培训的重要阵地和鲜明的红色名片。
建院以来,内蒙古城川干部学院共举办各级各类党性教育培训班1200多期,培训党员干部5万多人。各现场教学点充分发挥党性育人作用,各类参观学习人员累计突破100万人次,学员遍布全国29个省市。
“今天是党的生日,我们全体党员干部来到了城川红色革命老区,接受红色文化的洗礼,重温党的历史。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要在以后的工作中,时刻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培训学员王智伟说。
聆听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资料图)
“从打造红色文化传承区年开始,鄂托克前旗就着力将红色研学与全域化红色产业进行融合,通过建成的红色教育拓展训练基地、苏坝海子‘一锅饭’等红色研学点,带动大沟湾村等周边村社200多户农民办起农家乐,平均每年增收1.5万元以上。构建起研学+旅游+商贸+康养的红色全产业链,让游客感受到革命老区的红色文化和其他产业融合发展的魅力。”鄂托克前旗文化和旅游局负责人说。
鄂托克前旗城川红色文化旅游景区已被评为“国家4A级景区”,还是全区旅游网红打卡地和全区十大红色经典旅游线路,红色文化正在成为彰显鄂托克前旗形象的新名片、推动发展的新引擎。
内蒙古日报·草原云记者:毛锴彦
鄂托克前旗融媒体中心记者:闫伟
新闻编辑:徐跃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