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山县隶属于广西梧州市,位于广西东部大瑶山之东,梧州市西北部,东邻昭平,西连金秀,南毗平南、藤县,北接荔浦。蒙山县是中国最美生态旅游示范市、国家生态示范区、广西重点生态功能区,太平天国曾在该地封王建制。蒙山也是抗法将士苏元春、老一辈革命家陈漫远和新派武侠小说作家梁羽生的故乡。2020年1月22日,被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命名为“国家园林县城”。现在全县全力打造“新派武侠风、醉美蒙山情”旅游品牌,建成AAAA级景区4家、AAA级景区7家,与阳朔、荔浦联合打造“阳荔蒙”旅游联合体,不断加快融入桂林“大旅游圈”,“中国长寿之乡”“羽生故里”“永安封王”等特色文化旅游吸引了众多国内外游客。#广西#
历史沿革
公元前2179年,舜帝始将全国划为12州,蒙山地处最南面扬州之外。公元前2140年,禹帝继承帝位后调整政区,改12州为9州,蒙山地尚属荆州、扬州徼外。
商朝时期(前1711~前1098年),南方百越族兴起,蒙山地属百越中西瓯苍梧部族(今桂江、西江一带)。
周安王十五年(前387年),楚悼王派吴起南平百越,占领苍梧地区,蒙山地属楚(国都郢,即今湖北省江陵西北纪王城)。
秦始皇帝三十三年(前214年),秦平定岭南,在岭南置桂林郡、南海郡、象郡,蒙山地属桂林郡,郡治在今桂平市西南。这是蒙山最早纳入统一的中国版图。
秦二世二年(前208年),南海郡尉赵佗攻取桂林郡、象郡建立南越国,国都建在番禺(今广州市),蒙山地属南越国。
汉元鼎六年(前111年),汉武帝平定南越国,汉朝在全国置9郡,其中苍梧郡(郡治在广信县,即今梧州市)辖9县,蒙山地属苍梧郡荔浦县,县治在今荔浦县两江乡永淳。
三国吴甘露元年(265年)分零陵郡南部置始安郡,蒙山地属始安郡,郡治设在始安县(今桂林市)。
南北朝梁武帝天监元年(502年),设金安县(县治在今蒙山县汉豪乡金垌村)、蒙县(县治在今蒙山县黄村镇黄村)、常安县(县治在今蒙山县新圩镇双垌荷村)。此为蒙山地设县之始。
隋朝开皇十年(590年)废金安、蒙县、常安三县,置隋化县,属扬州始安郡,县治在今县城旧县村。
唐武德四年(621年),改隋化县为立山县,同年于立山县治(今旧县村)置荔州,至武德五年,改荔州为南恭州,领立山、崇仁(县治在今荔浦县新坪乡中垌)、岭政(县治在今昭平县仙迥王村)、纯义(县治在今新圩荷村中荷)、东区(县治在今黄村老街)等5县。是年先置崇仁、纯义两县,又分立山县一部置东区县,再分立山、东区、纯义3县一部置岭政县。州域包括今蒙山县全部及今荔浦县的新坪、杜莫、三河等乡镇;今平乐县大扒乡桂江西岸南部;今昭平县的仙迥、文竹北部等地;今藤县的太平、大黎、宁康、东荣等乡镇;今平南县的马练;金秀瑶族自治县的罗香、忠良等乡镇。贞观八年(634年),废南恭州改置蒙州,州治在今黄村老街。贞观十二年,崇仁县西北部并人荔浦县,东南部归纯义县,岭政县并人立山县。天宝元年(742年),蒙州改为蒙山郡,乾元元年(758年)复为蒙州,领立山、纯义、东区3县,州治迁至今蒙山县蒙山镇新联大有厂,属岭南西道桂管,管治在桂州(今桂林市)。蒙州辖境除崇仁县东北部划归荔浦县外,其余与南恭州相同。元和元年(806年),因避宪宗皇帝讳改纯义县为正义县。
宋太平兴国元年(976年),改正义县为蒙山县。熙宁五年(1072年)废蒙州,以东区、蒙山两县并入立山县,隶昭州,州治在今平乐县。
元朝,改立山县为蒙山县,属平乐府,府治在今平乐县。
明洪武元年(1368年)五月,改蒙山县为立山县。洪武十七年瑶民起义攻占立山县衙,县治迁至古眉峡今古湄电站南面山头。洪武十八年因战乱户损过半,改立山县为立山乡,属荔浦县。不久设古眉巡检司(司址在古眉峡)及群峰巡检司(司址在今新圩镇以喇村牛岭坳处),属平乐县。成化十三年(1477年)二月,都御史朱英奏请废古眉巡检司及群峰巡检司,置永安州,属桂林府,州治在今县人民政府大院。弘治三年(1490年)九月,改永安州为永安长官司。弘治五年复为永安州,属平乐府。
清朝仍为永安州,属平乐府。
民国元年(1912年),改永安州为永安县,民国3年,因国内有3县同名,复称蒙山县,先属桂林道,后属平乐区、民团区、平乐行政监督区、平乐行政督察区。
解放后仍为蒙山县。先属平乐专区,1958年平乐专区撤销,设梧州专区,蒙山县改属梧州专区,后改称梧州地区。1997年4月蒙山县改隶梧州市。
行政区划
解放后,行政区划多次变更。1950年4月15日,全县设中、北、南3个区:中区辖东平、城厢、古朴、上鉴、文圩等乡;南区辖新开、黄村、陈村塘等乡;北区辖杜莫、新圩、西河、岭祖等乡。10月,裁撤中、南、北等区,改置一、二、三、四、五区。一区辖城厢、西河两个乡。城厢乡有洲南、文平、高堆、垌口、茶山、东护、南垌、长坪、三妹等行政村及解放、光明、民主、胜利、德胜、中文、通文、城北、西街等街;西河乡有壬山、古排、前展、六妙、乐育、龙蟠、新村、文聚、中村、北楼、铜佛、社坪、坡坪及西街等行政村街。二区辖东平、黄村两个乡。东平乡有古朗、甘棠、大安、富豪、大塘、古天、文尔、古娄、乐拥、马赖、回龙、营潘、瓦冲、水秀等行政村;黄村乡有黄村、良垌、大化、明觉、江口、百合、平原、古降、道冲、林秀等行政村。三区辖新开、陈村塘两个乡。新开乡有新开、朋汉、六埠、六黎、六结、福祚、名利、大塘、那杠及新开街等行政村、街;陈村塘乡有下漂、永乐、大莫、寺村、金垌、白竹、沙灵及陈村塘街等行政村、街。四区辖文圩、上鉴两上乡。文圩乡有大棠、道义、屯治、夏龙、古逢、六车、大龙、百禄、佛子、石勾、秀才、大明、桃垌、龙定及文圩街等行政村、街。上鉴乡有平岭、木护、木架、屯民、六夏、高雷、横劳等行政村。五区辖新圩、杜莫两个乡。新圩乡有壮村、甘集、古定、义雅、三旺、山柏、中和、荷村、屯顿、貌仪、六部及新圩街、新喜街等行政村、街;杜莫乡有金鸡、龙珠、张村、寨村、杜莫、上龙、樟村、榕垌等8个行政村。1951年1月,增设岭祖瑶民自治区,辖岭祖、古朴2个乡。岭祖乡有巴勒、岭祖、山界、林秀、屯额、高天、蒲水、忠山、车田等村;古朴乡有古朴、强仰、立龙、大强、大坪等村。后岭祖瑶民自治区为第六区。
1952年5月,岭祖瑶民自治区划人大瑶山瑶族自治区(县级)。9月下旬,乡划小,增设杜莫区,称第六区。10月城厢乡改为城厢镇。全县有6个区,1个镇,55个乡,9条街。第一区辖乡:新联、高堆、文平、茶山、南垌、甘棠、安富、庆龙、福垌、大塘、迥龙;第二区辖乡:黄村、龙蟠、水秀、文尔、大化、百合、林秀、平原、新开、鹏汉;第三区辖乡:汉豪、都樟、白竹、福利、沙灵、罗应、大莫、陈村塘;第四区辖乡:秀才、佛子、大车、大棠、屯治、道义、木护、六夏、夏宜;第五区辖乡:古排、北楼、壬山、大兰、大荷、新圩、壮村、古定;第六区辖乡:长坪、貌仪、张村、枫木林、六部、杜莫、寨村、上龙、昌平;城厢镇辖街:民主、解放、胜利、光明、中文、通文、德胜、城北、西街。
1953年2月6日,第六区的三宝坪屯31户、150人划入荔浦县马蹄乡管辖。3月,第六区(除长坪乡外)划入荔浦县。11月底,城厢镇改为城厢乡,划人第一区。
1955年11月22日,将一、二、三、四、五区分别改为西河、黄村、陈塘、文圩、新圩等区,下辖49个乡。
1957年12月30日,撤区并乡,全县设16个乡。即将茶山、文平等乡并人高堆乡;长坪、南垌两乡并为长坪瑶族乡;龙蟠、福垌两乡并人新联乡;安富、甘棠、延龙乡并人庆龙乡,大塘、水秀乡并人文尔乡;夏宜、六夏两乡并入木护乡;屯治、大棠、道义乡并人文圩乡;六车、秀才两乡并人佛子乡;大兰、大荷两乡并人新圩乡:古定、貌仪两乡并入壮村乡;北楼、壬山两乡并人古排乡;林秀、大化、新开、朋汉并人黄村乡;平原乡并人百合乡;白竹、都樟两乡并入汉豪乡;沙灵、大莫、福利、罗应等并人陈塘乡;城厢乡不变。
1958年8月25日,撤乡成立“政社合一的”的人民公社,全县成立超美、东风、湄江、群峰等4个人民公社。初时,设48个大队,后改设140个大队。
1959年7月5日,改超美人民公社为永安人民公社。
1960年5月,改设为14个人民公社,下辖145个生产大队。即:貌仪人民公社辖古定、三旺、壮村、甘集、貌仪、榕垌、六桂、新安等大队;东护人民公社辖长坪、三妹、南垌、白竹、东护等大队;甘棠人民公社辖保隆、蒙村、广育、富豪、大岭、安富、甘棠、古朗等大队;城区人民公社辖洲南、城厢、城区等大队;夏宜人民公社辖夏宜、六海、高雷、芦山、六洛、能友等大队;陈塘人民公社辖朝垌、大莫、古麻、义礼、寺村、下漂、罗应、名利等大队;新圩人民公社辖新圩、新杏、双垌、荷村、坝头、屯逢、圩头、谢村、太岁、义雅、四联等大队;西河人民公社辖前村、中村、龙蟠、吉利、福垌、社坪、坡坪等大队;永安人民公社辖粟榄、廻龙、田厂、哪啦、莫家、文平、马背、高堆、垌口、德梗、茶山等大队;文尔人民公社辖毋伦、大塘、古天、古带、古墨、瓦冲、营潘、文尔、古娄、乐拥、水秀、大车等大队;黄村人民公社辖中垌、枇杷、中村、平原、青江、百合、六银、江口、明觉、大化、黄村、那兵、林秀、大洪、道冲、良垌、六黎、新开、六埠、朋汉、六结等大队;大塘人民公社辖罗对、那杠、大塘、里樟、都坡、大车、白竹、金垌、那庙、沙灵、青洲、福祚等大队;大明人民公社辖三石、秀才、石勾、佛子、大明、下龙、六车、河村、桃垌、古逢等大队;文圩人民公社辖古樟、道义、百禄、文圩、大棠、油麻、龙定、民乐、大龙、屯治、木护、毋亮、六夏、木架等大队。
1962年10月,复设西河、文圩、新圩、黄村、陈塘等5个区及城厢镇,下设55个乡。黄村区辖林秀、道冲、大化、明觉、平原、百合、黄村、朋汉、新开等乡;西河区辖古排、北楼、龙蟠、福垌、壬山、水秀、文尔、大塘、瓦冲、庆龙、安富、甘棠、廻龙、文平、高堆、茶山、长坪瑶族乡、新联等乡;新圩区辖双垌、谢村、四联、古定、貌仪、壮村、新圩等乡;文圩区辖秀才、大明、桃垌、道义、大棠、大龙、木护、六夏、文圩等乡;陈塘区辖汉豪、白竹、金垌、沙灵、大莫、朝垌、罗应、福利、樟村、陈塘等乡;城厢镇为乡级镇。
1968年,将区改为人民公社,乡改为大队。城厢镇改为蒙山镇人民公社,辖洲南大队和民主、解放两个街居民委员会。同年,增设陈塘渔业社(大队级)。同年2月8日,将貌仪大队榕垌片15个生产队划入荔浦县。1969年4月10日,长坪瑶族乡改为长坪人民公社,下设长坪、白竹、三妹、东护、南垌等大队;9月29日,成立夏宜人民公社,下辖夏宜、六海、芦山、六洛、能友等大队。1971年甘棠、文平两大队由西河人民公社划人蒙山镇人民公社。1975年建茶山水库,撤销茶山大队,居民大部搬迁。分别是:青子生产队27户157人,迁至安富大队大里杀猪坝;平冲生产队15户125人,迁至高堆大队六蓬岭;营冲生产队28户207人,迁至新联大队六妙;六摆生产队42户227人,迁至新联大队铜印坪;六纳队9户40人,迁至高堆大队上阳;茶山一队18户76人,迁至甘棠大队古朗岭脚;红旗生产队53户298人,迁至高堆大队古凿;六纳种山组4户20人,原地搬高居住;东护大队江坝生产队32户222人,迁至大明大队石等、秀才及西河广育那和岭、桐油坪、甘棠大队背;沙箩队4户21人,就地搬高居住;六懂队12户63人,就地搬高居住。
1979年,西河人民公社水秀大队分设乐拥大队,文尔大队分设古娄大队,庆龙大队分设保隆大队。新圩人民公社双垌大队分设坝头大队,壮村大队分设六桂大队。陈塘人民公社白竹大队分设大车大队、寺村大队,樟村大队分设都坡大队,沙灵大队分设青洲大队。文圩人民公社桃垌大队分设河村大队,大龙大队分设屯治大队,大棠大队分设龙定大队,改大棠大队为莲塘大队。黄村人民公社新开大队分设六埠大队。
1981年5月12日,根据地名普查要求,报经批准改长坪人民公社白竹大队为六坪大队,改西河人民公社保隆大队为桐油坪大队,改庆龙大队为广育大队。
1981年下半年,甘棠大队划归西河人民公社。
1984年7月1日,人民公社、生产大队两级分别改为乡、村民委员会。陈塘人民公社改为陈塘镇,分设汉豪乡。原西河人民公社的北楼、新联、回龙、甘棠、高堆等划人蒙山镇。其时,全县有7乡2镇,即西河乡、黄村乡、汉豪乡、文圩乡、新圩乡、夏宜瑶族乡、长坪瑶族乡及陈塘镇、蒙山镇。下设77个村民委员会,两个居民委员会,1613个村民小组。
1987年10月,改村委会为村公所,自然村设村民委员会。
1984年9月改陈塘乡为陈塘镇。
1989年9月8日改文圩乡为文圩镇。
1993年11月改新圩乡为新圩镇,1995年2月,改西河乡为西河镇,改黄村乡为黄村镇。
2002年11月,分别改蒙山镇民主街、解放街为民主社区、解放社区,新设永安社区、湄江社区、陈塘镇陈塘社区。年底,全县共有9个乡镇,78个村委会,5个社区,1602个村民小组。
2014年,蒙山县下辖蒙山镇、西河镇、新圩镇、文圩镇、黄村镇、陈塘镇6个镇及汉豪乡、夏宜瑶族乡、长坪瑶族乡3个乡,共计78个行政村、6个社区。
2019年全县面积1279平方公里,6镇3乡,总人口22万人。
2020年,全县总面积1279平方公里,辖蒙山镇、西河镇、新圩镇、文圩镇、黄村镇、陈塘镇6个镇及汉豪乡、夏宜瑶族乡、长坪瑶族乡3个乡,78个村民委员会,6个社区居民委员会。其中蒙山镇辖洲南、回龙、高堆、北楼、城西、甘棠、新联、文平8个村委会及民主、解放、永安、湄江南、湄江北5个社区居民委员会;西河镇辖瓦冲、古娄、安富、大塘、广育、桐油坪、文尔、水秀、乐拥、龙蟠、壬山、福垌、古排13个村委会;新圩镇辖貌仪、壮村、新圩、双垌、坝头、谢村、四联、古定、六桂9个村委会;文圩镇辖秀才、大明、文圩、河村、桃垌、莲塘、龙定、大龙、六夏、木护、道义、屯治12个村委会;黄村镇辖黄村、大化、林秀、明觉、百合、平原、道冲、朋汉、六埠、新开10个村委会;陈塘镇辖陈塘村、寺村、福利、罗应、下漂、大莫、沙灵、青州、朝垌9个村委会及陈塘社区居民委员会;汉豪乡辖金垌、汉豪、白竹、都坡、樟村、大车6个村委会;夏宜瑶族乡辖夏宜、六海、芦山、六洛、高雷、能友6个村委会;长坪乡辖长坪、东护、三妹、南垌、六坪5个村委会。县人民政府驻地蒙山镇。
现在蒙山县下辖蒙山镇、西河镇、新圩镇、文圩镇、黄村镇、陈塘镇6个镇及汉豪乡、夏宜瑶族乡、长坪瑶族乡3个乡,共计78个行政村、6个社区,县政府驻蒙山镇五福路北1号。
大美广西欢迎您!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