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光明网】
光明网讯(记者 王一涵)“刺桐夹道花开新,数字丝路向未来。”7月3日下午,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数字丝路发展论坛新闻发布会在北京举行。泉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统战部部长刘林霜在会上介绍,近年来,泉州以数字技术重绘海丝画卷,探索“遗产保护、数字转化、产业赋能”的创新路径,让优秀传统文化在数字浪潮中焕发勃勃生机。就泉州运用数字技术赋能文化和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着重从三个关键维度深入展开。
一是用数字守护文化遗产。深化数字技术应用,以全新的视野和技术语言,赋予文化遗产时代价值,“中华文明国家文物基因库·福建分库”落户泉州,世界遗产点监测预警平台投入运行,实现文化遗产保护能力跃升。开发“宇宙大派对”APP,打造世遗、非遗“数字孪生空间”,推出历史文化名人“宙包智能体”,构建文化遗产数字保护生态体系。
二是用数字激发文化创意。举办海丝数字文创周,上线“海丝潮玩”数字文创平台,“十龙九子”“七彩刺桐蛇”“猴行者”等数字藏品圈粉无数。推出《云鲤觅境·骑游刺桐》VR项目,与手游公司合作推出海丝主题新地图“刺桐港”,让文化遗产穿越时空结界,为游客和玩家开启“海丝文化穿越之旅”。
三是用数字提升文旅体验。建成“一部手机游泉州”数智平台,整合“吃住行游购娱”全要素,提升文旅全链条服务能级,推出AI游古城,提供智能导览、行程定制等功能,让游客“一机在手游遍泉州”。五一假期,创新发起“刺桐城AI穿越挑战”,5亿级流量引爆全网,带动核心景区客流量增长40%。
“泉州正在用0和1的代码,让红砖古厝的数字纹样印上鞋服衣帽,让水密隔舱的数字福船在元宇宙中出海远航,让历经千年的海丝名城在数字时代依然波澜壮阔、神采飞扬。”刘林霜表示,下一步,泉州将以数字技术为核心驱动力,加快文化资源的创新转化。
一是赋能传统产业升级,加快建设“泉州刺桐文化时尚基因库”,联动国际IP设计中心、鞋类研发中心等平台,数字化解构世遗、非遗等文化元素,植入鞋服、陶瓷等千亿产业集群,真正让文化遗产衍生出新兴经济。
二是赋能文旅数智领航,抓紧推进“数字文旅大脑”建设,为泉州文旅经济装上“数字罗盘”,实现客流前瞻预测、实时监测预警、消费数据精准画像,让决策从“经验驱动”迈向“数据导航”。
三是赋能文旅场景创新,运用VR、全息技术等科技手段,打造首个沉浸式文旅演艺综合项目《偶遇世界·因为刺桐》,并将于10月1日正式推出。加快推进《重返刺桐城》VR大空间项目,建设洛阳桥元宇宙体验中心、奇鹭智趣产业园,通过前沿科技展示与互动场景设计,让市民游客化身宋元商人扬帆贸易,营造沉浸式、科技感十足的全新文旅体验。
[ 责编:雷渺鑫 ]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