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如意甘肃】
6月24日至30日,由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天津援甘前方指挥部、天津市文化和旅游局联合主办的“甘津连心·寻迹陇原秘境”2025年甘津文旅资源对接活动在甘肃圆满落幕。这场以“东部市场赋能、西部资源转化”为核心的协作行动,组织天津文旅代表团深入兰州、甘南、陇南、天水、平凉、庆阳六地开展深度踩线,每到一地,所在市州文旅部门均现场推介当地特色文旅资源与重点项目,推动两地文旅协作向市场化、可持续化纵深升级,更以“双向奔赴”的实践,为东西部协作文旅领域深化合作提供了扎实平台与鲜活经验。
活动启动仪式上,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天津市文化和旅游局及兰州市政府相关领导出席并分别致辞。致辞中不约而同提到,津甘两地虽相隔千里,却因长期协作结下深厚情谊,甘肃将以最大诚意、最优环境、最好服务,与天津旅行商、文旅投资企业深化合作,在项目开发、市场拓展中实现互利共赢,让“黄河之滨”与“渤海之畔”的文旅资源绽放协同光彩。
此次活动组建的复合型考察团颇具分量:120余家天津重点旅行社、文旅投资企业,联动腾讯、美团等全国性平台企业,携手津甘两地网络达人与媒体代表共同参与,构建起“资本+技术+流量”的三维协作架构。这一架构突破传统单一资源输送模式,从线路开发到项目投资、从品牌推广到市场联动,织就全链条协作生态,让“东部智慧”与“西部资源”的碰撞有了更具体的落地路径。
踩线过程中,“双向对接”与“一地一推介”的结合尤为亮眼,每到一地,市州文旅部门均聚焦核心资源与潜力项目展开精准推介。
兰州:重点推介黄河风情线生态文旅带、水墨丹霞景区,发布黄河文化博物馆扩建、河口古镇沉浸式演艺等项目,寻求天津滨水运营经验赋能黄河文旅消费场景。
甘南:以“九色甘南”为主题,推介冶力关、拉卜楞寺及美仁草原,重点推出高原游牧文化体验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示范区项目,探索“生态保护+文旅富民”协作模式。
陇南:聚焦“秦陇锁钥”特色,推介万象洞、官鹅沟及白马藏族民俗,重点推介万象洞洞穴文旅综合体、羌藏文创产业园,期待天津文创力量推动“地质+民俗”融合开发。
天水:围绕“羲皇故里”,推介麦积山石窟、伏羲庙,重点推介麦积山数字化保护、伏羲文化旅游区扩建项目,借力天津技术与资本打造“华夏文明探源之旅”标杆。
平凉:以“问道崆峒”为品牌,推介崆峒山、大云寺,重点推介道文化康养基地、泾河风情线综合体,对接天津康养资源开发跨区域养生产品。
庆阳:突出“周祖圣地”特色,推介周祖陵、南梁革命纪念馆,重点推介农耕文化体验园、红色旅游融合示范区,计划借天津市场渠道激活“农耕+红色”资源价值。
这些精准推介与天津代表团的需求形成强烈呼应——从黄河IP运营到生态价值转化,从文物保护到康养产品开发,每一处互动都凸显“甘肃资源”与“天津能力”的精准咬合。
此次深度对接,是东西部协作的延续与升级,背后有着扎实的合作基础。数据显示,2024年天津来甘游客量同比增长55.9%,两地旅行社已达成36项客源互送协议,为此次精准对接筑牢根基。随着活动推进,更具体的合作蓝图愈发清晰,下一步,双方将联合推出“丝绸之路—渤海湾”陆海联动精品线路,实现历史文化与滨海风情的跨区域呼应;依托腾讯、美团等平台,构建“线上种草—线下体验—消费转化”的完整闭环;同时探索“文旅+康养”“文旅+文创”等融合业态,让协作成果真正惠及两地产业与民生。
“这不是简单的资源互补,更是一场生态赋能的双向奔赴。”天津市文化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的话道出了此次协作的深意。从政策协同到市场联动,从资源开发到价值共创,“甘津连心·寻迹陇原秘境”活动的圆满落幕,不仅是一次文旅资源的深度对接,更标志着津甘两地在区域协同发展中,正以文旅为纽带,绘就“东部智慧”与“西部资源”共生共荣的新图景。
文字:郇亮
报送:节会与宣传推广处
来源: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网站
特别声明
1.此微信公众号的文章旨在宣传推广甘肃文化旅游,只用于分享,不做任何商业用途,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2.文章中使用的文字或图片如需要署名,请及时联系添加;如有侵权,请联系处理。电话:0931-8411060。
本文来自【如意甘肃】,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