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方成
廿多年以前,第一次去成都三圣乡红砂村,参加家族聚会,才晓得农家乐的样子,吃飯、观景、转花市。
更早以前,十年内乱时在家消遥,与朋友骑自行车去龙泉驿赶场,途中经过高店子、大面鋪,上坡下坡,大概就经过了这一带,只是土路两边都是农田或丘陵。 高店子,清代光绪年间建场,因地处狮子山凉风顶高坡,坡上有卖酒小店而得名,又称三圣高店子,也叫三圣场。但这“三圣”,却像是传说,缺少确实的东西来佐证。
传说中,清朝时这里有个三圣庙,供奉着炎帝、黄帝和仓颉三位圣人;炎帝代表农耕文明,黄帝象征华夏统一,仓颉为造字始祖。
又有版本称庙中供奉地母、三圣和东狱大帝,或与三座寺庙(地母庙、三圣庙、东狱庙)相关。
还有版本称三圣庙后来又改为供奉刘备、关羽、张飞三雄。
现在的地图上,这里确实有个高店子。

这一带在1956年,成立了三圣乡,属华阳县;1958年是三圣人民公社(又称过胜利人民公社);1984年再次改为三圣乡;2004年称三圣街道办事处,现属成都市。
没想到,改革开放,这高店子一带,居然成了以川西民居风情与花卉文化为特色的国家4A级景区、首批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一一三圣花乡。
三圣花乡,位于锦江区三圣街道,是“中国花木之乡”的瑰宝。这里总面积达15000亩,涵盖了红砂村、幸福村、驸马村、万福村和江家堰村五个村庄,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典范。
这一带种花的历史已有300年,最早可以追溯到清乾隆年间,当时一位名叫王秀才的文人从江南带回了茉莉花苗,并在四川地区成功种植。本地的花农们不断探索和创新种植技术,使得茉莉花花香浓郁、花朵饱满而备受赞誉,逐渐成为蜀中地区茉莉花的主要产地,这里也因此被人们称为蜀中茉莉花的故乡。
成都的茉莉花茶享有盛誉,也是有它的道理的。
三圣乡最早的花市,就是高店子场花卉批发市场。

围绕鲜花批发,周边农家乐如雨后春笋,成了家庭聚会、同学会、婚礼、甚至团建活动的热门打卡地。
2004年以后,三圣乡对当地的观光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进行整合,以生态休闲度假胜地为主题,建设了“ 花乡农居 ”、“ 幸福梅林 ”、“ 江家菜地 ”、“荷塘月色”和“东篱菊园”五个主题景区,被誉为“五朵金花”。2006年,三圣花乡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区”

最近,家族在几年疫情之后,终于又聚在幸福梅林。午餐之后,便是闲逛景区。

整合后的农家乐,不论佔地面积、园林绿化、建筑风格、服务项目……,都比以前显得高、大、上,不再是飯庄+院坝。


经过一家婚庆酒店,居然同时在举行三个厅堂婚礼和一个草坪婚礼,可谓富丽堂皇。

不远就是花市。 在机场高架路下面,三圣花市沿路排开,全长2.1公里;鲜花盆景、果树肉肉,应有尽有。


三圣花乡的五朵金花,值得慢慢品尝。
花乡农居(红砂村):以花卉种植交易为核心,集中了上百家的花卉商户,主要发展小盆、鲜切花和旅游产业12。
幸福梅林(幸福村):围绕梅花文化和梅花产业链,栽种超过20万株各类梅花。只是我去的时候,梅花早已开过。
江家菜地(江家堰村):通过认种方式,将土地给城里人种菜,将传统种植变为体验式休闲。
荷塘月色(万福村):荷塘水面面积达1074亩,成为艺术创作和音乐开发的艺术村。
东篱菊园(驸马村):以菊花产业为基础,年培育菊花品种超过600种,形成“环境、人文、菊韵、花海”的交融。
在花市挑选了几株蝴蝶兰、茉莉花、绣球花,不虚此行。
要想游完五朵金花,还要再来几趟才行。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