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门市是中国湖北省四个省直辖县级市之一,地处鄂中腹地江汉平原,世界文化名人“茶圣”陆羽、唐代诗人皮日休、明代竟陵派文学代表人物钟惺、谭元春和清代状元蒋立镛诞生于此。
天门市有迄今为止长江流域最大的原始社会村落遗址——石家河新石器时代村落遗址,有保存完好、气势宏伟,始建于南朝的著名佛寺——白龙寺,有纪念陆羽的陆羽亭、文学泉、古雁桥,有凭吊钟惺、谭元春的钟惺墓、谭元春墓,还有东湖、西湖风景区。
01.天海龙田园综合体
天海龙田园综合体位于天门市麻洋镇,规划总面积为6.64平方公里。景区地处于江汉平原水乡田园乡村旅游片区,同时拥有楚汉文化和江汉渔米水乡风光,在深度开发农业景观资源和通用航空旅游资源的基础上,打造融休闲度假、农业观光、农业体验、通用航空旅游等功能于一体。
02.方舟生态庄园
方舟生态庄园位于天门市杨林办事处,庄园集生态养殖、加工、观光、垂钓、采摘、酒店于一体。生态养殖观光区内:鳄鱼驯养苑、娃娃鱼养殖苑、鹿苑、孔雀台、鸽鸟苑、火鸡、七彩野山鸡、山羊、小香猪、巴马猪、野鸭等多种畜牧,使这里俨然成为一个奇妙的动物生态世界。
03.知青农庄
知青农庄位于黄潭镇七屋岭村。上世纪70年代,为了响应伟大领袖毛主席“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的号召,全国知识青年纷纷插队落户农村广阔的天地,接受革命锻炼。来自北京、上海、武汉、宜昌等地的知识青年在天门七屋岭村成立了知青队,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
04.胡家花园
胡家花园(又称胡巡按官厅),位于天门市竟陵雁叫街孝子里,始建于1899年,为清代山西巡抚胡聘之故居。据《天门县志》记载。胡聘之(1840—1912),字蕲生,又字萃臣,号景伊,竟陵人。1864年(清同治三年)中举,次年中进士,选为庶吉士。1868年,授翰林院编修。1874年(同治十三年)起,历任会试同考官、四川乡试主考官,内阁侍读学士,太仆寺少卿、顺天府知府。1891年(清光绪十七年)12月,任山西布政使。
05.沉湖风景区
沉湖位于天门市东南部,地处天门、仙桃、汉川三市结合部,东距武汉90公里,南至仙桃8公里,紧邻汉宜铁路上的天门南站。保持有原生态的湿地风貌,具有独特的生态农业资源和军垦文化资源。沉湖覆盖率达40%,2007年11月,世界自然基金组织将沉湖湿地列为“长江中下游湿地保护网络”的首批重要成员。
06.石家河文化遗址
石家河文化遗址位于中国中部湖北省的天门市,是中国长江中游地区迄今发现分布面积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新石器时代聚落遗址。石家河遗址及由它命名的石家河化代表了长江中游地区史前文化发展的最高水平,在中华民族文明起源与发展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07.天门市植物园
天门市植物园,位竟陵陆羽大道西端,西邻汉北河,面积约600亩。集革命历史纪念园、植物园、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法制宣传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游园为一体的组合型公园。植物园设计非常人情化,每一类型的植物都设立花园和讲解意在赏花之际也更清楚了解花木,读懂大自然赋予植物的奇妙之处。
08.白龙寺
白龙寺位于天门市皂市镇五华街白龙寺西路。省道汉宜公路可达。距天门市中心城区约25公里。相传因白龙引水,解救了一方生灵,故人们在五华山北麓设坛祭祀。南朝齐武帝萧子良,将祭坛改建为佛寺,依坛取名为“白龙寺”,至今已有1500余年。重建于唐代,宋、元、明、清均有修缮。白龙寺占地面积1200平方米,主要建筑有前殿、大雄宝殿。
09.天门博物馆
天门市博物馆位于竟陵西湖路,是一座集文物收藏、科学研究、宣传教育、文物考古于一体的地方综合性博物馆,总占地面积约1.4万平方米。该馆现有馆藏文物13226件∕套,其中国家一、二、三级文物164件∕套。馆内设有《文明之光—天门石家河文化陈列展》、《竟陵记忆—天门通史陈列展》、《三乡宝地—天门民俗展》、《侨乡文化》、《状元之乡》。
10.百丰生态园
百丰生态园位于皂市镇何岭村,是一个集农业风情、种植文化、科普教育、休闲娱乐等为一体的现代农业观光庄园。农庄在发展有机生态农业的基础上,大力开发休闲观光,建立合理的生态链、产业链。农庄集特色文化区、农家特色餐饮区、宾馆会务区、特色农产品购物区、垂钓区、休闲度假区于一体,是一个生活气息浓厚的绿色生态农业大观园。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