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苏古城如一幅水墨长卷
一步一景皆是风情
姑苏的韵味
不仅藏在如画的园林里
还流淌在如诗的小巷生活里
许多街巷
不仅好看,还很好吃!
不妨就从石匠弄开始漫步
开启一天的逛吃之旅
石匠弄
不止市集里的烟火气
石匠弄枕着官太尉河,晨曦初破,小巷便从沉睡中苏醒。门帘的哗啦声,油锅的滋滋声,店家的交谈声,行人的走路声,编织出了平凡日子里最动人的画面,生活的温暖与质朴在烟火气里慢慢显现。
苏式糕团是姑苏的一张名片。石匠弄的日昇兴糕团店里,豆沙芝麻馅的双酿团子,皮又薄又软;裹着黄色松花粉的松花团子,内里是磨碎炒香的黑芝麻,刚蒸熟时馅儿会流汤,放凉了又别有一番风味;粢毛团披着可爱油润的糯米外壳,肉馅丰厚多汁,让人一早便可以享受到肉香的满足。此外还有薄荷豆沙糕、黑米猪油糕、芝麻胡桃松糕、萝卜丝团子等等,每一种都是糯叽叽的姑苏味道。
改造后的双塔市集是石匠弄的一张名片。原本功能单一的菜市场,如今变成了综合性市场,这里除了整齐有序的菜肉摊位,还有苏式点心、粥面、醉蟹、米酒等众多小吃。去年新亮相的“双塔·TTD MARKET”,汇聚了咖啡、餐饮、策展等各类新潮业态,营造出一个既充满市井松弛感,又洋溢时尚现代风的新派社区空间。
双塔市集
双塔·TTD MARKET
定慧寺巷
古巷里的美食与历史漫谈
自双塔市集前穿过吴王桥,便到了定慧寺巷东口。相比之下,定慧寺巷东段更加热气腾腾、香气四溢。除了每每经过都排着队的王氏林记烧饼,这里还藏着锅贴、汤圆、粽子、萝卜丝饼、面衣饼……简直是碳水爱好者的天堂。
隆昌兴的面衣饼,是本地独具特色的面食。油锅里滋滋作响间,薄薄的比脸还大的蛋面衣便成型了。边上一圈是软的,里面一圈却是脆的,一口咬下油香、葱香与蛋香交融,口感十分丰富。此外还有个大料足的萝卜丝饼,油润实在的蛋黄大肉粽,吃起来十分满足。
东脚门的铁锅里,个大皮薄的锅贴排列整齐,底部被煎至金黄酥脆,师傅淋上油和水,“刺啦”一声,水汽蒸腾。刚出锅的锅贴外皮油亮,轻轻咬开一角,滚烫鲜美的汤汁瞬间在口中爆开,令人回味无穷。
定慧寺巷的西段,有着罗汉院双塔、定慧寺、吴作人艺术馆等多处名胜,这条不到300米的小巷,展示出了一种深厚古意与日常生活结合的魅力,是一个不用做攻略就能玩得丰富、开心的宝藏去处。
凤凰街
老苏州人也爱“逛吃”的美食一条街
定慧寺巷的西口与凤凰街交界,承载了许多老苏州的美食记忆。
凤凰街上的苏式面点店星罗棋布,诉说着苏州人对精致点心的钟情与热爱。除了香甜软糯的糕团,苏式汤面、馄饨、小笼包等都是大家的心头好。近水台、万福兴都是百年老店,凭借鲜香的面汤、细爽的面条、现炒的浇头,以及亲民的价格,成为了周边居民和打工人心中的“百姓食堂”。
如果说起正宗的苏帮菜,凤凰街上有阿成饭店、协和菜馆、王记姚家味等老店。松鼠鳜鱼、响油鳝糊、清炒虾仁、蜜汁酱方、蟹粉豆腐……耳熟能详的苏式美味在这里都能品尝到。
还有天南海北的地方美食、众多的连锁加盟店、新兴的漂亮小吃店,也为这条老街注入了新的活力。乔杉杉生烫牛肉米线、现炒痛风锅、程小棠茶食阁……成为了众多年轻人的最爱。如今的凤凰街改造完成后,步行区域更加宽阔敞亮,许多店招店牌也更加显眼靓丽,重新成为了“逛吃逛吃”的好去处。
十梓街
古典与潮流的交织地
穿越凤凰街,同样是老街区的十梓街,也值得一吃。许是临近十全街的缘故,这里既有充满人间烟火气的街边小馆,也有新兴时尚的潮流店铺。若是走累了,来十梓街拍照打卡顺便歇歇脚,也是不错的选择。
囍咖啡,简单又很喜庆的门头正应了“抬头见喜”。小小的店铺,是店主夫妇两位拉花冠军梦想落地的声音。手磨的咖啡,香气四溢,浓郁诱人。招牌拿铁不仅味道醇厚,更因其独特的抽签拉花盲盒设计,为品咖增添了无限乐趣。
还有一家名为波福的面包店,以现烤迷你小面包和传统法式布里欧修闻名。面包种类丰富,包括香草可露丽、柠香肉桂卷和双波芝士面包等人气产品,既满足了健康饮食的需求,又满足了口腹之欲。店铺内还用烘干面包和可爱盲盒作为装饰,营造出独特温馨的氛围。
除了美食,两侧的旁道树也是十梓街的亮点。每到春天,玉兰花开满树,如雪如玉;每到秋冬,银杏满地灿然,如诗如画。
苏城的每一条小巷,都有独属于自己的韵味。在漫步之中,子城内的各个“打卡点”连珠成串,便形成了一条极具魅力的City Walk路线。新年伊始,跟着老苏州人的美食地图,一起慢节奏、沉浸式地来体验吧。
来源:苏州姑苏发布
编辑:小尹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