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位于东堂子胡同6号的伍连德故居经过修缮,面向大众开放,这座历经110多年风雨洗礼的小楼,成为新的热门人文打卡地。
走进东堂子胡同,抬眼便能望见一座红砖小楼,它依偎在古槐下,凸显别具一格的气质。故居主体建筑是砖混结构的三层红砖小楼,巧妙融合了中西方建筑特色,它的“孟萨屋顶”和屋顶上的“老虎窗”错落有致,体现出浓郁的异域风情。小楼南面,曾经建有一座精美的花园,是清末留法建筑师华南圭所设计。
伍连德是中国现代预防医学的先驱,被称为“中国现代医学第一人”。他出生于马来西亚槟榔屿,祖籍广东台山,1907年来到中国,出任天津陆军军医学堂副监督(副校长),从此与中国现代医学结下了不解之缘。
1910年,东北鼠疫暴发,这场疫情迅速蔓延,危及全国。在危急关头,伍连德临危受命,深入疫区,运用现代医学与社会组织手段,迅速发现了这场危及全国的肺鼠疫,并成功将其扑灭。他开创性地采取了封城、断绝交通、隔离治疗、人人戴口罩等有效措施,仅用了67天就扑灭了疫情,为人类历史上首次以主动行为及时扑灭的重大疫情做出了杰出贡献。因此,他被医学界誉为“鼠疫斗士”,并被国际卫生组织所推崇。
除了抗击鼠疫的卓越贡献外,伍连德还是中华医学会的创建人之一和第一、二任会长。他主持创办了包括协和医学院、协和医院、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哈尔滨医科大学在内的20多所医院和医学院校,为中国现代医学和医学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他的学术论文和著作更是推动了中国医学研究的进步,将中国医史推向了世界。
这座故居承载着许多历史记忆,更是中国现代公共卫生事业和医学教育发展的重要象征。三层小楼内,修旧如旧地还原了伍连德夫妇及三个儿子居住时的状况,分区域展陈着伍连德在1910年至1911年抗击鼠疫的照片、刊载于《中华医学杂志》的相关学术论文及所获勋章等珍贵资料。
故居内还保存着伍连德使用过的公筷和餐桌,以纪念他发明的旋转餐台和“公筷制”。伍连德在自传里说:“我将自己的大半生奉献给了古老的中国,我衷心地希望她永远幸福繁荣!”伍连德在中国的唯一家属代表黄建堃告诉北京青年报记者,看到伍连德故居能够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很多年轻人走进来观看史料,了解历史,他感到特别欣慰。
黄建堃说,1915年,财政总长周学熙和伍连德商议,想在北京建一所结核病疗养院。伍连德认为,北京最需要的是一所在城区为老百姓服务的现代化医院。周学熙对此深以为然。此后不久,伍连德在东堂子胡同买下一块地,请德国人设计建造了一座宅院,自此在北京安家。
在黄建堃看来,东堂子胡同的北京伍连德故居非常有纪念意义。伍连德在这里居住了20余年,将自己最宝贵的年华奉献给中国的卫生防疫事业。当年的伍连德,只要在北京就会骑上自行车,从东堂子胡同的家中出发,经过故宫、景山、北海,来到中央医院(现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的工地,晚上再骑车原路返回。中央医院建成后,赢得一片盛赞,尤其是像电梯、暖气、X光机这样的超前配置,当时老百姓大多还没有见过。
此外,这座小楼还见证过伍连德与许多社会名士的交往,伍连德居住在东堂子期间,洛克菲勒签约筹建协和医院后,伍连德在这里开家宴,夫人黄淑琼主持接待洛克菲勒基金会一行人,高朋满座,宾主尽欢。1937年,伍连德决定叶落归根,举家自上海返回故乡南洋。
黄建堃印象很深,上世纪80年代,他陪伍连德的长孙女伍美瑞寻访东堂子胡同故居,当时里面住了20多户人家。物是人非,伍美瑞还记得当年八九岁跟随爷爷动身返乡时,还帮着“拿报纸包东西”。她回忆说,爷爷当年买了一亩半地,“半亩建小楼,一亩造花园,院子里有一面石头屏风,上面雕刻着三国演义的故事。楼后是花园、草地,还有雕塑。我记得房间里的墙上挂着郎世宁的画。”文/本报记者李喆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