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书本去旅行
杨玉林
脚步丈量不到的地方,书籍可以;眼睛看不到的地方,书籍可以。跟着书本旅行,我们可以在文字里欣赏山川河流,聆听鸟语虫鸣,品尝珍馐野味,体验生老病死等人生的酸甜苦辣。
盘点我的2024,最大的收获就是在书中旅行,随着书中人物的脚步,观世间风情,品人生百态。
迟子建笔下的《额尔古纳河右岸》,是我旅行开始的地方。额尔古纳河是一条中俄界河,这里是大兴安岭的北部起点,也是呼伦贝尔草原的一隅,有宽广的河面、连绵的群山和茂密的森林。我跟随那个看老了雨和雪的主人公亲历鄂温克族人的生活。他们住在用木头搭建的希楞柱里,为的是可以一抬头就可以看到星辰皓月。他们生活的主要伴侣--驯鹿,拥有马一样的头、鹿一样的角、驴一样的身躯和牛一样的蹄子。每当有人或驯鹿生病时,他们都会找到乌力楞的萨满进行神秘的治疗。
他们崇敬火神,信奉风葬;他们依靠自然,热爱自然;他们真诚善良、阳光自由。我沉浸在他们的爱恨情结中,久久不能自已。走出故事,我又了解关于额尔古纳河的前世今生,了解鄂温克族人民生活现状--为了驯鹿的生存与保护,他们有好多人拒绝住在政府集中修建的群落里,返璞归林,继续他们的游牧生活。
走进藏族作家阿来的《尘埃落定》,随着那个见证了土司制度兴衰的傻子少爷的脚步,游览着雪域高原上草地、城堡、青稞地、罂粟花,也品味着他们的婚丧嫁娶等藏族风情;见识着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土司家族的绝对权力和奢侈的生活;也哀叹着他们皮鞭下农奴们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悲惨命运。当所有的不幸都随着解放军的进驻而消失,这些翻身农奴把歌唱的时候,我庆幸傻子少爷终于可以当上麦琪土司能够更好地造福一方的时候,他却为了偿还宿命的父债而被杀。纷争、仇杀消失了,土司制度消亡了,一个旧的世界也尘埃落定了。悲叹惋惜之余也感慨:不管生命曾经多么辉煌,最终都会如一粒尘埃落于大地。上天让我们看见,让我们听见,让我们置身其中,又叫我超然物外。
我还跟着贾志红脚步,长途跋涉在《人在非洲》。我邂逅着那儿的季节河、上尉鱼、飞蚂蚁、椋(liang)鸟、猴面包树、九重葛、菩提树。我也悄悄地观察着那儿的人们的日常生活、习俗、爱憎以及各色人物的命运走向,似乎也亲历者那些肤色不同的当地居民的吃喝穿戴和生老病死。我在作者娓娓道来的文字叙事中,见识了这里夏天五十多度的气温和太阳的毒辣,可以把黄皮肤的中国人几天之内焕颜为黑色人种。非洲大地上,也有好多黑人夫妻会生下白皮肤的婴儿,后来才会慢慢变黑。
在文字中,我体验着随处可见的毒蛇对人的吞噬,不期而遇的疟疾对人的折磨。我也认识了那些援非的工作人员,在极其恶劣的自然环境和极其简陋的生活条件下,他们建造农田大坝、修道路、筑桥梁,给当地居民带来的福音。他们日复一日地挥洒汗水,甚至有的葬身他乡,我敬佩这些默默奉献的无名英雄。同时也明白,外国的太阳并不一定都是温暖的,外国的东西并不一定都是好的,外国人民的生活也并不都是一帆风顺的。水是家乡的甜,月是故乡的明。
文字里藏着世界,翻开这样的书页, 蒹葭苍苍,杨柳依依,流水潺潺、果实累累。文字里也凝练着人生,翻开这样的书页,炊烟袅袅,热气腾腾,笑意盈盈,情意绵绵。
英国作家亚历山大·史密斯说:“读书是一次旅行,让你看到未曾涉足的地方”。我在文字中观看着北方的民族风情,游历着西部的雪域高原,也阅览着异域西非的自然山川,更体验着不同民族多彩的一日三餐。我跟着书本,丰富着自己的知识积累,充实着自己的生活阅历,也抚慰着自己焦躁不安的内心。
跟着书本去旅行,书籍载我走过心灵抵达不了的远方;跟着书本去旅行,书籍带我去相遇无法经历的人生。
(作者简介:杨玉林,女,小学老师,喜欢写一写生活感悟。多篇文章在《张掖日报》《临泽文苑》发表,多篇文章在县级举办的征文比赛中获奖。)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