楔子
呼伦贝尔市,一座因大草原而闻名的城市,因呼伦湖、贝尔湖而得名,是中国北方狩猎、游牧民族的重要发祥地,其处在大兴安岭的北段,是中俄蒙三国交汇地带,放眼全国地图犹如“东方雄鸡”的嘴巴。这里是嫩江的上游,还静静流淌着悠长的额尔古纳河,是中国“冷级”根河市的所在地。
呼伦贝尔不仅有一望无际的草原、林地,还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是内蒙古自治区的丰水带,借助亚欧大陆桥重要节点的地理位置,使其入选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名录,潜力无限。
呼伦贝尔一带原是东胡之地,后为匈奴的左贤王领地,两汉时期拓跋鲜卑的祖先由此不断壮大,最终取代匈奴,建立了强大的北魏王朝,终结了三、四世纪北方的乱世,开启南北朝时代;拓跋鲜卑部落外迁后,室韦随之填补,唐朝中期生活在额尔古纳河东侧的室韦部落西迁斡难河畔,是成吉思汗的先祖,由此蒙古族演化而成;明初在呼伦贝尔一带设立了诸多卫所隶属奴儿干都司,清初在这里征集索伦兵,并陆续设旗加强管理防御北面的沙俄,隶属黑龙江将军管辖。抗战胜利后设立纳文慕仁盟,1948年改称呼伦贝尔盟,1949年组建呼纳盟,1954年将原兴安盟和呼纳盟所辖地区合并为新的呼伦贝尔盟,1969-1979年划入黑龙江省管辖,划回内蒙古自治区的第二年与兴安盟分治,2001年成为呼伦贝尔地级市。
下辖2个区、4个旗、3个自治旗,代管5个县级市,总面积约25.3万平方公里(全自治区第二),常住人口216.63万,2023年GDP总量1595.57亿元。
呼伦贝尔市是多民族聚集地,既有蒙古族、汉族,也分布着鄂伦春族、鄂温克族和达斡尔族,有中国唯一的俄罗斯族民族乡,草原文化浓厚,传统节日有伊慕额节、米阔鲁节、瑟宾节、篝火节等,是全国仅有的草原旅游重点开发地区,也是中俄蒙唯一一座三国交界的城市,受边境口岸的历史影响,保有很多俄式建筑。
呼伦贝尔还有很多抗战时期的遗址,都需要我们铭记,如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海拉尔纪念园、北山侵华日军要塞、诺门罕战争遗址、海拉尔万人坑等。
市中心:海拉尔区
呼伦贝尔市府驻地,下辖6个街道、2个镇,总面积1440平方公里,总人口28.76万,2023年GDP总量219.45亿元。海拉尔区简称“海区”,位于大兴安岭西麓、呼伦贝尔草原东部,海拉尔河自西向东贯穿全境,伊敏河在此交汇,地势东高西低,整体海拔在600-800米之间,较为平缓,林草资源和风力资源丰富。辖区介于陈巴尔虎旗与鄂温克族自治旗之间。
过境交通线路:铁路(滨洲铁路、海伊铁路)公路(绥满高速、301国道)机场(呼伦贝尔海拉尔机场4D级)
海拉尔因河得名,在蒙古语中意为盛产野韭菜的河岸,古为东胡之地,永乐年间曾在此设海刺儿千户所隶属奴儿干都使司,清初在此设立驿站,并迁来索伦部落属呼伦贝尔副都统,清末随着东清铁路的铺设,海拉尔随之崛起。1920年为呼伦县治所,1936年设海拉尔市,1949年为呼纳盟驻地,1953年直属内蒙古自治区,1954年改属呼伦贝尔盟,2002年撤市设区。
主要景点:团结墓地、哈克遗址、谢尔塔拉墓地、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海拉尔纪念园、呼伦贝尔古城、成吉思汗广场
特产和民俗:巴尔虎银饰、西旗乳羊枣、咸奶茶
矿都:扎赉诺尔区
下辖5个街道、1个镇,总面积311.97平方公里,常住人口8.39万,2023年GDP总量73.66亿元。扎赉诺尔区位于呼伦贝尔草原西部、呼伦湖北侧,新开河穿境而过,地势西北高、东南低,煤炭资源极为丰富。与满洲里市、新巴尔虎左旗、新巴尔虎右旗交界。
过境交通线路:铁路(滨洲铁路)公路(301国道)
扎赉诺尔因呼伦湖而得名,意为“海一样的湖”,是一座因矿而兴的城市,称扎赉诺尔矿区,原属满洲里市,2004年改为扎赉诺尔区,2023年改由呼伦贝尔市直辖。
主要景点:蘑菇山、小孤山、猛犸旅游区
中国最大的陆路口岸:满洲里市(县级)
下辖5个街道、1个镇,总面积732.44平方公里,常住人口为15.05万,2023年GDP总量110.89亿元。满洲里市是中国最大的陆路口岸城市,额尔古纳河水系贯穿全境,地势西高东低。与扎赉诺尔区、新巴尔虎左旗、新巴尔虎右旗交界。
过境交通线路:铁路(滨洲铁路、国际班列)公路(绥满高速)机场(满洲里西郊机场4D级)
满洲里原名“霍勒津”,1901年命名由“满洲族”音译而来,为中东铁路首个站点,曾经是侵略者的前哨站,1909年为胪滨府治所,1920年改为胪滨县,1941年设满洲里市,抗战胜利后划入呼伦贝尔,2001年为代管县级市。
主要景点:中俄边境旅游区、中俄互市贸易旅游区、满洲里套娃景区、满洲里国门
大兴安岭腹地:牙克石市(县级)
下辖6个街道、10个镇,总面积27590平方公里,总人口29.79万,2023年GDP总量127.31亿元。牙克石市近乎沿大兴安岭腹地而建、居呼伦贝尔市的地理中心,南北跨度超过了350公里,地势南北高中间低,是嫩江和额尔古纳河两大水系的分界线,森林覆盖率达73%,林下经济潜力巨大,有丰富的煤炭资源。与根河市、鄂伦春自治旗、阿荣旗、扎兰屯市、鄂温克族自治旗、陈巴尔虎旗、额尔古纳市交界。
过境交通线路:铁路(滨洲铁路、牙林铁路、伊加铁路、博林铁路、卓汇铁路)公路(绥满高速、301国道)
牙克石在满语中意为雅克萨,是一座受河流冲刷而成的河岸城市,历史上长期为牧区林地,人烟稀少,雍正年间陆续增设驿站,清末中东铁路贯穿全境,人口随之增多。民国初期辖区分为岭东、岭西两块分属周边地区,1936年首设牙克石街,1950年设喜桂图旗,1967年隶属呼伦贝尔盟,1983年撤旗设市改称牙克石市。
主要景点:云龙山庄、巴林喇嘛山、凤凰湖、绰源
扎兰屯市(县级)
下辖7个街道、8个镇、4个乡,总面积1678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为31.89万,2023年GDP总量210.7亿元。扎拉屯市位于呼伦贝尔市的最南端、大兴安岭东侧,地势西北高、东南低,雅鲁河、淖尔河贯穿全境,石料资源丰富。属两省三市(盟)交汇地带,与鄂温克族自治旗、牙克石市、阿荣旗、甘南县(黑龙江齐齐哈尔市)、碾子山区(黑龙江齐齐哈尔市)、龙江县(黑龙江齐齐哈尔市)、扎赉特旗(兴安盟)、阿尔山市(兴安盟)交界。
过境交通线路:铁路(滨洲铁路、阿扎铁路)公路(集阿高速、111/232国道)机场(扎兰屯成吉思汗机场4C级)
扎兰屯,因清代官职“甲喇”(参领)而得名,历史上为鲜卑、契丹活跃地,明朝时属朵颜卫,康熙年间划归黑龙江将军管辖。1916年设扎兰屯稽垦局,1929年升格为雅鲁县,1946年为布特哈旗,1950年部分辖区划归喜桂图旗管辖,1954年隶属呼伦贝尔盟,1983年撤旗设市改称扎兰屯市。
主要景点:吊桥公园、金龙山滑雪场
特产和民俗:扎兰屯大米、扎兰屯葵花、沙果、扎兰屯黑木耳、扎兰屯榛子
蒙古族的发祥地:额尔古纳市(县级)
下辖2个街道、3个镇、1个苏木、3个乡,总面积28444.64平方公里,有671.4公里的国境线,常住人口为6.85万,2023年GDP总量51.87亿元。额尔古纳市位于呼伦贝尔市最北端、额尔古纳河右岸,是内蒙古自治区纬度最高的地区,兼有呼伦贝尔草原河大兴安岭林区,森林覆盖率为73.4%,水资源丰富,草场广布。与漠河市(黑龙江大兴安岭地区)、根河市、牙克石市、陈巴尔虎旗交界。
过境交通线路:铁路(朝乌铁路)公路(331/332国道)
额尔古纳,古时是蒙古族的前身室韦活跃地,后为成吉思汗弟弟的封地,明初设坚河卫,民国初期分属室韦县、奇乾县,1948年合为额尔古纳旗,1966-1994年便于管理分设左右两旗,1994年再度合并,同时撤旗设市,称额尔古纳市。
主要景点:莫尔道嘎森林、乌兰山、额尔古纳湿地
特产和民俗:三河牛、三河马、巴斯克节
“中国冷级”:根河市(县级)
下辖4个街道、4个镇、1个民族乡,总面积20010平方公里,总人口12.09万,2023年GDP总量40.82亿元。根河市位于呼伦贝尔市东北部、大兴安岭西北麓,地势东北高、西南低,河流众多属丰水区,森林覆盖率竟是达到了惊人的91.7%,矿产资源种类多样。与漠河市(黑龙江大兴安岭地区)、呼玛县(黑龙江大兴安岭地区)、鄂伦春自治旗、牙克石市、额尔古纳市交界。
过境交通线路:铁路(牙林铁路)公路(332国道)、机场(根河敖鲁古雅机场)
根河,是“葛根高勒”的谐音,意为河水清澈,是乌桓、鲜卑的活跃地,后为室韦部,辽朝时划入上京道,明朝时属坚河卫,清末置吉拉林设治局,后为室韦县治所。解放后划入额尔古纳旗,1966年为额尔古纳左旗驻地,1994年撤旗设市称根河市。
主要景点:根河源湿地、伊克萨玛森林、敖鲁古雅使鹿部、汗马森林
特产和民俗:鄂温克族萨满舞、根河黑木耳
阿荣旗
下辖8个镇、4个民族乡,总面积13641平方公里,常住人口为25.78万,2023年GDP总量124.2亿元。阿荣旗位于呼伦贝尔市东南部,是大兴安岭向松嫩平原的过渡带,属嫩江水系,地下水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54.2%,石灰石储量丰富。与扎兰屯市、牙克石市、鄂伦春自治旗、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甘南县(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交界。
过境交通线路:公路(绥满高速、集阿高速、111/301国道)机场(阿荣机场)
阿荣旗意为清洁的阿伦河,明初曾设置阿伦卫,清朝时属军齐齐哈尔副都统,1933年设阿荣旗,1947年属纳文慕仁盟,后属呼纳盟、呼伦贝尔盟。
主要景点:索尔奇湿地、图博勒森林
陈巴尔虎旗
下辖3个镇、4个苏木,总面积1745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4.64万,2023年GDP总量141.91亿元。陈巴尔虎旗位于呼伦贝尔市西北部,呈环抱市区之势,海拉尔河、额尔古纳河贯穿全境,与俄罗斯隔河相望,有成吉思汗边墙遗址分布,地势平缓,有煤炭等矿产资源分布。国境线长206.7公里,与额尔古纳市、牙克石市、海拉尔区、鄂温克族自治旗、新巴尔虎左旗交界。
过境交通线路:铁路(滨州铁路)公路(绥满高速、332国道)
“巴尔虎”是由“八儿忽”等别名演化而来的,形成于清朝,为喀尔喀蒙古的一部分,雍正年间巴尔虎蒙古人迁驻于此,1919年设陈巴尔虎旗,1948年隶属呼伦贝尔盟。
主要景点:金帐汗蒙古部落、呼和诺尔、莫尔格勒河
特产和民俗:陈旗鲫
新巴尔虎左旗
下辖2个镇、5个苏木,总面积2.2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为3.7万,2023年GDP总量32.01亿元。新巴尔虎左旗位于呼伦贝尔市西部、呼伦湖东岸,是海拉尔河、额尔古纳河、哈拉哈河等诸多河流的汇聚之地,辖区一南一北与蒙古、俄罗斯相连,边境线总长311.24公里,是呼伦贝尔草原的腹地,石油、煤炭和铁矿资源丰富。与陈巴尔虎旗、鄂温克族自治旗、新巴尔虎右旗、扎赉诺尔区、满洲里市交界。
过境交通线路:铁路(滨州铁路、两伊铁路)公路(绥满高速、301/331/332国道)
同陈巴尔虎一样,新巴尔虎左旗因迁驻时间较晚而命名为新巴尔虎,在蒙古族的习惯中左代指东部,故而得名。
主要景点:诺干湖、呼德诺尔、乌力吉图阿尔山、诺门罕战役遗址
中俄蒙三国交汇之地:新巴尔虎右旗
下辖3个镇、4个苏木,总面积2.52万平方公里,边境线长515.4公里,常住人口为3.84万,2023年GDP总量89.42亿元。新巴尔虎右旗位于呼伦贝尔市的最西端、贝尔湖西北侧,环抱呼伦湖,克鲁伦河、乌尔逊河汇聚于此,湿地、草场众多。北、西、南三面与蒙古国和俄罗斯接壤,东侧与满洲里市、扎赉诺尔区、新巴尔虎左旗交界。
过境交通线路:公路(331国道)
新巴尔虎右旗和新巴尔虎左旗由来相同,因居西侧而得名,于1948年设立。
主要景点:呼伦湖、贝尔湖
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
下辖11个镇、4个乡,总面积约10356平方公里,常住人口为22.88万,2023年GDP总量111.1亿元。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位于呼伦贝尔市东南端、嫩江西侧,诺敏河在此交汇,属浅山平原地貌,水能资源丰沛。属两省(区)三市交汇地带,与阿荣旗、鄂伦春自治旗、嫩江市(黑龙江黑河市)、讷河市(黑龙江齐齐哈尔市)、甘南县(黑龙江齐齐哈尔市)交界。
过境交通线路:铁路(富西铁路)公路(111国道)机场(莫旗尼尔基通用机场)
莫力达瓦,意为需要骑马才能翻越的山峰,清末属西布特哈,1946年改称莫力达瓦旗,1958年改设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
主要景点:达斡尔民族博物馆、巴特罕公园
特产和民俗:达斡尔族鲁日格勒舞、达斡尔族乌钦、达斡尔族曲棍球
北魏“先祖之地”:鄂伦春自治旗
下辖8个镇、2个乡,总面积5.988万平方公里,总人口22.7万,2023年GDP总量88.1亿元。鄂伦春自治旗位于呼伦贝尔市的最东端、嫩江以西,地势北高南低,嫩江水系贯穿全境,地下水资源丰富,长焰煤是主要矿藏。属两省(区)三市交汇地带,与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阿荣旗、牙克石市、根河市、呼玛县(黑龙江大兴安岭地区)、嫩江市(黑龙江黑河市)交界。
过境交通线路:铁路(伊加铁路)公路(111/332国道)
鄂伦春意为“山岭上的人”,历史上先后有东胡、拓跋鲜卑、室韦等部落活跃于此,清初为索伦部,康熙年间编入布特哈八旗,1932年设鄂伦春旗,1948年称鄂伦春努图克,1954年为鄂伦春自治旗。
主要景点:嘎仙洞遗址、阿里河、布苏里、鄂伦春民族博物馆
特产和民俗:鄂伦春蓝莓、鄂伦春北五味子
鄂温克族自治旗
下辖4个镇、5个苏木、1个民族乡,总面积19111平方公里,常住人口为14.11万,2023年GDP总量183.18亿元。鄂温克族自治旗位于呼伦贝尔市的中南部、大兴安岭山地西北坡,地势东高西低,辉河、伊敏河贯穿全境,矿产资源丰富。与新巴尔虎左旗、陈巴尔虎旗、海拉尔区、牙克石市、扎兰屯市、阿尔山市(兴安盟)交界。
过境交通线路:铁路(两伊铁路、滨州铁路)公路(绥满高速)
鄂温克意思是“住在大山林里的人们”,是索伦部的一部分,1958年由索伦旗析出置鄂温克族自治旗。
主要景点:红花尔基樟子松、巴彦呼硕草场
特产和民俗:鄂温克抢枢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