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游来到思林镇,对于思林镇的印象是上林土县和远街土司寨遗址。思林镇的认知是从土司文化开始,上林土县的土司是我们老黄家而特别关注,游玩远街土司寨,前去参观黄嵩墓,无奈甘蔗地看不到只能返回思林镇。思林镇毕竟是思林县的老县城,大就不必说,更何况是水路交通方便的历史水埠。
思林镇位于田东县东部,东与平果市果化镇接壤,南与天等县东平镇交界,距离县城29公里,镇域面积455.9平方公里,户籍人口为6.4万余人。6.4万的户籍人口,思林镇说是田东县第一人口大镇,想来应该不会有人反对,毕竟是思林县的老底,更何况400多平方公里的辖区,这么多人口亦是理所当然。
思林镇的老地名驮于圩,明清时期属上林土县,民国初期上林土县与下旺巡检司改土归流后合并设新县。原本想用上林土县去掉土起名上林县,但民国政府规定县级地名不得重名,为避免跟上林县同名而将新建用异音起名思林县,县治位于驮于圩。驮于圩这地名有点土,思林县县治入住后其名为思林街。
民国23年(1934)思林县更名为平治县,县治迁至榜圩,思林街则由县城降为乡。为何将思林县县治迁至榜圩,又为何思林县更名为平治县没有史书详解,广西有很多用林起名,比如隆林、田林、西林、上林、玉林、桂林等,若是思林不改名平治县,想来广西又多一林。改名平治县的原因不得而知,不过榜圩有平治河,想来起名平治县跟平治河有关。
解放后平治县拆解,北部划给平果县,南部则划给田东县,思林镇划给田东县后成为田东县的第五区,后改为思林区。1958年思林区改为思林公社,为迎合当时的社会气氛,还将思林公社更名为火箭公社。起名火箭公社的原因则是希望集体公社发展就像火箭速度一样勇往直前,更希望改为集体制后生活水平像火箭速度一样飞快提高。
起名火箭公社也有它的理由,当时正值“大跃进”时期,发展快不快全由公社领导说了算。就比如公社某大队的水田亩产万斤,某大队的养猪场饲养的肉猪可达500公斤,猪肉长得大不大全由公社领导在纸上写字上报上级。我们大队就有过想以火箭速度发展,想得到上级的表扬,上报大队水田亩产万斤。上级就按亩产万斤来征收公粮,公粮全交上结果很多社员饿着肚子开大会,有气无力的鼓掌。
分单干后思林公社改为思林镇并析出坡塘乡,思林镇的起点非常高,很多公社分单干后都是先乡后升格为镇,思林则直接从公社改为镇,足见思林镇的底蕴多么的丰厚。思林绕过乡直接改为镇,这得益于思林县县城的底子,其它乡镇也只有羡慕的份。2005年坡塘乡并入思林镇,坡塘圩现在还有没有赶集还真不知道,若果往后有机会一定前去看看。
思林镇历史文化浑厚,主要体现在土司文化上,没更名思林县之前的上林土县始建于北宋年间,远街土司寨遗址足以证明土司的存在。还有其他历史古迹,好比如苏维埃政府遗址、鹧鸪坳战役遗址等,还有黄氏土司黄嵩墓,更有白山土司王守墓。王受与苏卢明朝时期反对朝廷对地方土司改土归流,不知为何后来成为白山土司,往后有时间再聊。
思林镇虽说是大镇,但这里跟现代化都市毫无瓜葛,村民仍旧过着属于乡村的慢节奏生活。逛一圈菜市场,土货还挺多的,就好比如土鸡土鸭和白鸽,还有山羊肉,不知是太贵还是怎么的,没看见牛肉。比起大鱼大肉本人倒觉得自然熟的香蕉好吃,特别是上图看到的西贡蕉,甜中带有酸,特别适合消化不良的人群食用,特别是饭后吃肚子非常的舒服。吃香蕉还有另一种功效,那就是洗肚子,吃一顿香蕉第二天上厕所肚子里的残物全部都放出来,不信大伙可以试一试。
来到思林镇已是傍晚的18点钟,冬天的18点接近天黑,同时也是吃饭时间,随便找个餐饮店吃东西垫肚子。瘦肉粉则是晚餐,老板可能照顾外地人,另外加上几个肉坨,吃得挺带劲的,晚餐也就8元感觉值当。思林镇瘦肉粉8元,果化镇的瘦肉粉6元,想来思林镇的消费水平比隔壁的果化镇高些。本想第二天去看王受墓,遗憾的是时间紧迫,只能往后再来,谢谢大伙阅读本人的游记。
原创文章,抄袭必究。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