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每一个地方都保存有一些属于自己的独特记忆,承载那些过往岁月和曾经发生的故事。对于下关而言,龙尾关应属于它一直保存在心底的记忆。
2024年11月8日,因为次日要返程,为便于乘车,我转到了位于下关城区的大理火车站附近住宿。
从资料上得悉,在下关城区,还保存有一处古旧的地方——龙尾关,已有1200多年历史,比大理古城的历史还要悠久,是南诏时期屯兵御敌的重要关隘。唐玄宗时期,南诏国统一“六诏”后,将都城从巍山迁至太和城,为防御所需,在北面修建了龙首关,称为上关;在南面则修建了龙尾关,称为下关。这就是上关和下关地名的由来。据唐樊绰《蛮书》载:“龙尾城,阁逻凤所筑。萦抱点苍南麓数里,城门临洱水下。河上桥长百余步,过桥分三路,直南蒙舍路,向西永昌路,向东白崖城路。”另据清代地方文士马恩溥在《大理形势说》中所载:“龙尾关旧名玉龙关,俗名下关,南诏筑有城,今尚在。跨山水之间,以山为璧,以水为濠,内高外下,仰攻甚难也。”详实地记述了龙尾关的由来以及易守难攻的地理形势。
唐天宝十三年(公元754年),唐朝派剑南留后使李宓率兵十万攻南诏,阁逻凤与吐蕃联合四面夹击唐军于龙尾关外的西洱河畔,唐军千里征战饥饿疲惫,粮秣供应不济,加上水土不服多染疾病,结果全军覆没,李宓沉河而死。
我来到龙尾关的时候,约下午4点左右。经过西洱河大桥,仿佛一下子穿越了时空,立即从高楼林立的新城区来到了好像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老街区。
此时雨歇天阴,只见街口两旁的店铺搭着帐篷,里面摆满了卤味、烤鸭、生肉、面食等食品,地上则摆放着各种蔬菜、水果,不少市民正来来回回地挑选。这里还有一间规模不小的慈济国医馆,在国医馆的斜对面,又有一间挂着占卜测字的小店铺。真是饮食男女医卜星相无所不有,到处充满了人间烟火气。
但经过这段热闹的街口,继续往前走,街道一下子又变得冷清下来。只见笔直的青石板路沿着斜坡一直往上,两旁是错落有致的古旧老屋,不远处龙尾关的城门巍然耸立,仿佛一下子又将人带进旧时的岁月。
这里仍是当地人居住的地方,尽管有些店面开设了咖啡店、西餐厅、糖水铺等小商店,游客却不多,与大理古城人流如织热闹喧嚣相比,显得冷清多了。但屋前的老树,沿街栽种的花草,门口随意停放的电瓶车,不时经过的路人,无不透着日常的生活气息。
其实龙尾关不仅是御敌关隘,在古代也是物资的集散地,是进西藏的交通要道,也曾商贾云集繁华于一时,但随着岁月变幻已变得清冷沉寂。我发现在离城门不远的地方,有几间老房子门窗紧锁,铁门生锈,阶上苔痕斑驳,屋瓦上长着荒芜的杂草,明显已无人居住,显得荒凉无比。令人不禁生出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之慨。
龙尾关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其后的几个朝代均在此间发生过激烈战役,城楼屡遭兵燹,最终毁于清同治末年(约公元1874年)。1985年龙尾关被大理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一批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启动修复工程,1988年被大理州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一批州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得到了有效保护。
来到龙尾关城门下,只见砖石垒砌的城墙经岁月洗礼已布满陈旧的灰黑苔痕,门首处“龙尾关”三个凝重的大字,使整座城门看起来更显得古朴苍劲。而城楼上悬挂的牌匾上书“龙关夕照”四字,却仿佛透着一股苍凉的意味,回首古朴清寂的街道,似乎那千年以来的沧桑幻变一一浮现眼前。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