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体记者 傅恒 杜婉琼 吴嘉晓 文/图
“经过时间的历练、岁月的蹉跎,我已经成了一个永不生锈的钢铁汉。”这两天,这样一条短视频在网络上火了。视频中,两位来泉州旅游的女孩在古城搭乘三轮车,骑三轮车大爷与她们幽默诙谐的对话既浪漫又有趣,让她们感受到泉州人的热情与包容,网友直呼:“这是独属于泉州的浪漫!”
短视频火了 大爷文采折服网友
“加油,跑快一点,我们要做跑得最快的大爷!”短视频中,来泉旅游的四川籍网友“炼炼笔记本”提到,当天她和同伴游完泉州准备离开时,为了赶飞机,阴差阳错搭上了一位泉州三轮车大爷的车。二人在乘坐途中不断为三轮车大爷加油鼓劲,由此与大爷展开了一场诙谐幽默的对话。
一路上,尽管车子不断加速,但大爷始终遵守交通法规并提醒游客要注意交通安全。他告诉二人,自己从26岁开始骑三轮车,几十年来载着游客走街串巷,对泉州古城的街巷和历史人文都了如指掌。当被夸赞车技纯熟时,大爷调侃道:“这是一种意志的较量,一种力量的抗衡,一种技术的考验,更是一种血与火的洗礼。经过时间的历练、岁月的蹉跎,我已经成了一个永不生锈的钢铁汉。”两位女孩听完后,不禁捧腹大笑,为大爷出口成章的文采所折服。
结尾处,“炼炼笔记本”不禁感慨:“大爷完全就是泉州的‘活地图’,这种三轮车真的是独属于泉州人民的浪漫。”
这段视频发出后,网友纷纷为这位三轮车大爷点赞并评论,“大爷真是个文化底蕴深厚的人啊”“阿公的文化底蕴跟泉州历史一样厚重”……不少本地网友看到后纷纷留言,热情邀请小姐姐下次再到泉州游玩。
昨日,记者联系上该视频的主人公“炼炼笔记本”郭小姐。她说,自己今年25岁,是四川人,上周五,她和高中同学相约泉州,来了场两天两夜的“特种兵式”旅游。“我是做视频剪辑工作的,当时想着拍一些素材,后来在返程的飞机上发现跟大爷的对话很有趣,就剪辑发到了网上,没想到引起那么大的反响。”
“泉州的景点很好玩,也很好逛,尤其是古城的小街小巷,骑着电动车一路穿梭其间,实在是太舒服太有意思了!”郭小姐说,两天两夜的旅程下来,她觉得泉州人很友善,也很健谈,特别是那位三轮车大爷,为她的旅程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骑着三轮车 为游客推介泉州
昨日下午,在市区花巷,记者见到了视频中这位骑三轮车的大爷。他叫吴恩典,今年67岁,是浮桥人。吴大爷回忆说,当天他在通淮关岳庙门口接到了两位女孩,在路上互动对话,没想到会被传到网上,引来那么多关注。
其实,类似的互动对话在吴大爷平日工作中是常态,对于泉州的文化与历史,吴大爷总能信手拈来,侃侃而谈。每天,吴大爷骑着三轮车穿梭在泉州的大街小巷,坐他车的游客提出一些问题,他都能用自己渊博的知识和对泉州文化的了解进行解答。比如接受采访前,他刚载了两名游客,有游客在三朝巷看到屋顶的“燕尾脊”,就询问他“燕尾脊”的由来,他告诉游客,“燕尾脊”在闽南传统建筑中文化寓意丰富,象征着家庭的团聚和对故乡的思念,在中华传统文化中,燕子常被用作美好的象征。
“很多游客看到好奇的事物都会发问,比如路边的‘石敢当’、街巷名字的由来,我都会给他们解答。”吴大爷说,他已经记不清为多少游客讲解过泉州历史文化,特别是最近这几年,泉州旅游持续火爆,游客越来越多,每次听完他的讲解,游客们常发出对泉州历史文化由衷的感叹,这让吴大爷很欣慰。“听到游客们的赞叹声,我很自豪!”
爱读书看报 希望泉州越来越好
记者注意到,吴大爷出口成章,无论是泉州的街巷名称还是历史人物,甚至一个景点中的对联、牌坊,他都熟悉并能作出精彩的介绍,可谓不是导游胜似导游。
这么大的知识储备,是怎么来的呢?吴大爷告诉记者,他每天午后就骑着三轮车出来,到后半夜才回到家,之后通过看书、看报纸、看电视,查阅相关的文史资料扩充自己的知识量。他还会向一些老人请教,从老人那里得知更多泉州的历史。
“我们的古城区进行了微改造,保留了城市的原貌,对一些地方进行了保护,让城市更加干净美丽。”吴大爷26岁从部队复员回到家乡泉州,就开始骑三轮车载客,至今已经41年,可谓是近几十年来泉州城市变迁的见证者。每天穿街走巷,吴大爷感受到的是泉州日新月异的变化。
在吴大爷看来,泉州面朝大海、背靠群山,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经济蓬勃发展,未来会更好。“我还会继续坚持,把家乡最好的一面介绍给游客,分享泉州故事,推介泉州文化,为泉州的发展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