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前后两次到过长寿,第一次到长寿湖畔参加文学笔会,与长寿老街三倒拐擦肩而过。退休后,我专程从石柱坐动车到长寿,踏访三倒拐。
三倒拐老街位于重庆市长寿区凤山街道凤山上,垂直于长江,兴于明清时期,是长寿曾经最繁华的商业街区,包括下段的和平街,中段的三倒拐,上段的火神街,全长2.5公里,街道依山取势,层层递升,形成奇特的“坡坡街”。大型青石铺成曲折随山势而上,到山巅共有三道大的拐点,故名三倒拐,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据文献记载,长寿旧属巴郡枳县,元朝末年改置长寿县,县址在今凤城街道河街,此地濒临长江,河街原是全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十分繁华。明代中叶,开始建造后街和上后街,到了清嘉庆四年(1799年),因县署迁往凤山新署街,为方便民众往来,修建了三倒拐,与上下后街相通,连接新城和旧城的通道就是三倒拐、和平街,统称三倒拐。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长寿县志有河街的详细记述:“时有三倒拐共二里,与新街、长乐街、下后街、上后街、上鱼市街相通,皆相连接由城至江岸码头之大道。”当时,河街与城内居住的人口大体相当,两地往来均经过三倒拐,这里是长江岸边通往县内和垫江、梁平、邻水、大竹、涪陵等地的必经之路。从重庆和宜昌、汉口、南京、上海等地借水道运至长寿的盐、糖、花纱、百货,或经长寿船运外地的大米、粮食、土特产品,都要经三倒拐转运进出。
当时每日往返于三倒拐的行人客商,摩肩接踵,络绎不绝。三倒拐内茶馆酒肆、盐糖百货、手工作坊等各种店铺林立,尤其是商贸业十分发达,小摊小贩遍布,茶馆、酒馆、面馆、饭馆遍布老街,人气兴旺。
在抗战时期,三倒拐是长寿最繁华的地段,民族工业发达,有面粉厂、盐、茶等店铺100余家,为重庆提供了大量的粮食、蔬菜、肉类等后勤保障物资,为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一定的贡献。三倒拐中部原有一座武庙,抗战时期曾作为国民政府第11陆军医院,专门接收在前线负伤的军人,许多从前线下来的伤员治好伤后就在三倒拐定居,至今仍有人健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三道拐手工一条街非常发达,很多人以此为生,从山下到山顶,有酒馆、卷烟厂、布鞋厂、老相馆、川剧院等。
三倒拐街道及其附近,有不少风景名胜和文物古迹。三倒拐位于凤山主脉,前有长寿新“八景”之一的“吉祥菩萨”和“桃源仙家”。从河街右拐经原文里门有文庙(今凤二校),旁有魁星楼(今凤二校幼儿园);出武厢门向右行有吉祥寺、武庙、龙神祠、书院、文昌宫等,武厢门向左拐天桓门上首有状元桥。另外,三倒拐周边还有区级文物保护单位东汉崖墓群、石佛寺石刻、清代南门遗址、林庄学堂旧址,还有市级抗战遗址桃花电站、国民政府26兵工厂等。
三倒拐依山就势,因地制宜,建筑年代为清代至民国时期。顺着青石路面蜿蜒而上。所有建筑以穿斗结构为主,辅以抬梁结构,小青瓦屋面,屋顶悬山式和歇山式相结合,古朴典雅。其中不乏大量的四合院,院内设有小天井,上厅明间用抬梁结构,上厅与左右厢房之间有三到五步踏道,特别是上厅的斜撑多采用镂空装饰,内容丰富,生动夸张。配以传神的雕梁画栋、楼阁窗棂,极富情趣。如此多的古建筑群在长寿绝无仅有,就是在重庆市内也十分罕见。
“爬三道拐通身汗,下三道拐脚打颤。”这是当地人传诵的俗语。三倒拐全长2.5公里,高差165米,石梯5000余级,整个街面全由青石砌就,宽约丈许,时而陡峭,时而平缓,曲曲弯弯向前延伸,透出数百年沧桑。
走进三倒拐老街,像走进历史古胡同,老街两旁多为一楼一底穿斗结构房屋,竹篱笆粉墙,前店后室布局,典型的巴渝民居特色,剥落的粉墙,透出古色古香的情调。行走在老街上,匆匆的脚步声叩问着青石板,发出脆响,踏着前人的足迹,穿越时空,全身沾满浓浓的古韵。
这条老街是长寿曾经最繁华的商业街,因连接长江水运码头,上游成都、重庆的货物运送到长寿,下游上海、武汉、宜昌等地的物资由长寿水码头转运,货物如雨,商贾云集,成为货物的集散地。商人、力夫、过客都沿这条老街行旅进出,于是,商家抢占先机,沿长江随山势建房开店,招揽生意。明清时期,繁荣达到鼎盛,街道和民居也随山势向上延伸,至今三倒拐下段和平街,民居建筑保留明清时期古韵,上段建于现近代,保留着民国时期巴渝民居特色。三倒拐从河街蜿蜒而上,现存古建筑就有64栋超过20000平方米,基本都是清代至民国建筑,是长寿历史的缩影,反映了长寿数百年的兴衰,具有很高的价值。
岁月流逝,时过境迁,曾经繁华的老街,如今落寂、清冷、破败。我行走在布满沧桑的老街上,行人稀少,偶尔见到一两个老人,坐在屋檐下的老板凳上闲聊,打发晚年时光,老屋檐挑上,晾晒的花花绿绿的衣物,透出一点人气和生机,街道两旁的民居,大多房门紧锁,大门上褪了色的大红对联、门神、福字等春节饰物,还透着节日的余温。四周高楼林立,包围着这一片青瓦木板穿斗房,在旧城改造的浪潮下,仍呈现出一幅从容淡定的恬静画卷。
我独自一人,端着相机,每兴奋地发现一处沧桑的建筑,就用镜头定格三倒拐老街的沧桑古韵,缓缓行走在重庆古老的街巷,有一种老山城的味道。2013年三倒拐列为中国历史文化名街,成为重庆市第二个获此殊荣的街道。
走在老街上,高低不平的青石板街,时高时低、时窄时宽,被500年悠悠岁月打磨得光亮圆滑,那发黄的木楼板,散发着缕缕陈香,斑驳的竹篱笆粉墙、木柜台、雕花门窗,定格着三倒拐昔日的繁华。走进岁月深处,只见那高高耸立在台地上的悬空吊脚楼,依旧从容淡定地迎送日出日落,每天沉睡在四周繁华都市的喧嚣和长江涛声中。沿街两旁的旧时商铺,房门紧闭,庭院冷落,屋顶长满杂草,显得苍老而古朴的商号,失去了往昔的商业功能,静静地诉说昔日的繁华。
登上火神街与三倒拐交汇处的“上缆车站”,这座兴建于1964年的缆车建成通车,取代了长江码头人工肩挑背驮的历史,三倒拐也就完成了商业街区的历史使命,渐渐清冷沉寂下来。桃花新城区的建设,长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转移,远离旧城,这里除隔江相望的“重钢”和航行于长江上的游船,偶尔传来几声汽笛声,打破了老街的宁静,三倒拐归于沉寂。
站在望江路举目俯瞰,三倒拐青瓦房掩映在一片高楼之中,显得格外抢眼,这条兴场于明代中期的繁华老街,成为时光的隐者,拐进岁月深处,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寂寞老街,繁华落尽…….从老屋深处伸出的花枝,自开自落,洒落在青石板上的落花,飘来“无可奈何花落去”的忧伤…….
文章作者:黄玉才
作者系重庆市作家协会、市杂文学会、市书法家协会会员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