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阴的地域面积并不大,连水域算在内,尚不足一千平方公里。遗憾的是,就这么大点地,原江阴市的30余个乡镇,有两个地方,笔者却从未踏足过。
第一个是桐岐。位于江阴的西南角,今属青阳镇。
明朝《弘治江阴县志》修成于弘治十一年(公元1498),那会还没有出现桐岐之名。公元1548年,《嘉靖江阴县志》修成,志书上出现了同崎之名。这时候的同岐是一个村,隶属于青旸乡25都。
分析以上资料,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同岐之名最早形成于1498至1548年间。从宋志全境图看,现在的桐岐西部,最晚在南宋末年时期,还是三山湖的一部分。
三山湖,即历史上著名的古芙蓉湖在江阴境内的部分。据史料记载,约公元1430年左右,江南巡抚周忱围垦芙蓉湖,共得农田3万多亩。围垦需要先阻断长江水的侵入,三山湖处于最北侧,故应是首选垦区。
现代桐岐的大部分土地可能就在那时成陆了。但成陆之初,自然生态、各项建设等尚未完备,土地或只可耕种,不适合居住。故,直至七八十年或百余年后的16世纪,才形成了村落。
清代中期,同岐为一集镇,名桐溪里。民国年间设乡,正式定名为桐岐。
第二个是石庄。位于江阴的西北角,今属璜土镇。
石庄正式定名于明代。按嘉靖县志,当时系一村名,隶属于永陵乡第2都。笔者对石庄的事情所知并不多,印象最深刻的大概只有金国琛了。
金国琛是桃花镇(即今石庄)马口村人,据传是曾国藩义子。此说如何而来无从得知,但他确实是湘军中的重要将领。在和太平军的对抗中屡建奇功,为曾国藩所看重,后官至广东按察使。此职是清代一省中的第三号人物。金国琛发迹后,才到璜土贤庄兴建庄园。
江阴第三个偏远的地方是北漍,位于江阴东南角,今属顾山镇。
北漍虽然也同样地处偏僻,但笔者还是去过二回的。这个地方在古代还算是有点名气,这主要得益于赤岸李氏。在明代时算是江阴县的望族大户,且热心地方公益。笔者记忆若没有偏差的话,修崇祯江阴县志时,李家就捐了百十两银子。
赤岸李氏最有名的人物是李应升,和江阴人缪昌期同列东林后七君子,后一起死于北京狱中。李应升的官职是福建道监察御史,官品看着不高,其实很有权力。御史这个职务,无论宋代还是明代,含金量极高。真正流浮于表的是清代。
赤岸李氏是色目人。色目人是原蒙古国统治地区,除蒙古族、汉族外的所有民族的统称。青阳树家村李氏和赤岸李氏同源,却自称蒙古人后裔,这肯定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
按《嘉靖江阴县志》记载,北漍在当时称北角,是市集交易之地。北角市和南角市、顾山市共同隶属于东顺乡。清朝初年,北角更名为北漍,民国时正式建镇。
最后多说一句,笔者一直怀疑,历史上神秘失踪的古暨湖就在北漍境内。很可能就是胥湖。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