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今年56岁,23年退休。几日前好友想让我和她一起去北京逛逛,顺便买几件衣服。
我不无遗憾地回绝了,一是因为我抽不开身,因为我要看孙女;二来北京好像对我的吸引力没有那么大,因为之前我去过五次北京,都是匆匆去,匆匆回,记忆中除了堵车就是人多,没有多少深刻的印象。
实际情况是,五次北京行,次次理由和心情出奇地一致,都是提心吊胆,忧心忡忡,哪有心思观看风景!
下面我就把五次北京之行的原因和经过说给大家听。
第一次去北京
我第一次去北京,还是2012年,我腰椎间盘突出,连带腰腿疼走不了路,在本地针灸,牵引,按摩,理疗做了个遍,就是不见好,后来有朋友介绍,去了北京空军总院,找专家冯某看病,结果上下床不到二分钟就把我打发了,可怜凌晨四点坐火车到了北京,又打车去空军总院,排队挂号已经没号,我花了200大洋买的黄牛号,专家二分钟就让我滚了,感觉实在不值。
值得一提的是,那是我平生第一次去北京,没有亲人的陪伴,因为多去一个人就有一个人的费用,自己一人,拖着病躯,走前看好路线,但去了北京还是两眼一抹黑,所幸所遇都是好人,走一路问一路,买地铁票找不到地方问,坐几号线不懂问,去医院怎么走问……
第一次去北京的感受是,明明医院就在眼前,但还是需要坐两个小时的车才能到,明明说是在医院门口下车,下车后又走了不少冤枉路。
看到北京的老头老太太都特别能走,心里十分佩服,他们走路一路带风,目不斜视,但只要你问路,他们一定会耐心地给你指路。
第一次去北京,看自己的腰椎间盘突出,结果冯专家四句话,前三句都是问疼不疼,后一句就是要求我拍全椎片子,排了队一问,大概排上号就得两个多月,直接无望。于是就结束了我满怀希望能减轻腰腿疼的北京之行。
倒是回时,在北京尾货市场,给一双儿女买了四双鞋,到现在都在,又好看又结实。那是第一次去北京的全部收获。
第二次去北京
第二次去北京,是2014年秋季,和我女儿看病。
女儿在南方读书,背上腿上出现了又黑又硬的疙瘩,在省城还做了一个微创小手术,医生愣是没看出是什么病,急得我不顾自己腰腿疼,和女儿急急忙忙到了北京。
本来是准备去解放军301医院,听本地医生介绍说这里有好皮肤科医生,就坐了夜里十二点的车,还是凌晨四点到北京。也是走一路问一路,凌晨六点钟我们娘俩已经看到了301医院的牌子了。
我们正走着,从后边上来一个四十多岁,穿戴整洁干净的男人。我为了保险,还是问了问这里是不是301医院?
没想到,这个儒雅的男人竟然就是301医院的医生,交谈中知道他是一个主任医师,姓马,告诉我们301医院的皮肤科不是北京最好的,还热心地给我们推荐了北京中医研究所的曹医生,并帮我们挂了号。
北京中医研究所在哪里,我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根本不知道它的方位。还是走一路给马主任打了一路电话,好不容易找到了中医研究所,找到曹专家,看了病。
曹医生不愧是专家,问了问,摸了摸,就知道我女儿得的是湿毒,已经不容忽视了。给我们开了4000多块钱的中药,我们背着药满怀希望地回家了。
感谢马主任的热心肠,和曹大夫的高明医术,我女儿通过邮寄又吃了曹医生3500块钱的中药,身上的湿毒终于排干净了,黑色的疙瘩也退的不留痕迹。而且多年便秘解决了,蜡黄的脸也渐渐泛起了红润。身体越来越好了。
和女儿北京之行,让我感受到了北京专家们的仁人之心和高明的医术,女儿的病看好了,我们不枉此行。
第三次去北京
第三次去北京,是19年夏天,至今想来都感觉有点越俎代庖。那是因为我姐检查出了冠心病。我30岁大外甥顾不上领她妈看病,我那个基本连村子都没出过的姐夫,更是一说出门就怵,指望不上和我姐到北京看病。
看到无助的姐姐,三十年如一日地服侍着家里三个大男人,我姐两个儿子。关键时刻却没有一个人能陪同我姐上京看病,我一时心急加气愤,义无反顾地领着我姐到了北京安贞医院。
北京安贞医院有我的同学,到了医院我们没有病房,就住在了病房的通道上,做心脏造影时姐姐被医生的术前说明吓坏了,我也吓得不敢签字,直到那时我才明白自己的莽撞,如果真有个什么,我怎么和她的家人交代。
所幸,通过做心脏造影,我姐的血管堵塞没有达到百分之八十,不用手术。后来医生开了药,我们就回家了。
第四次去北京
第四次去北京,是2020年的冬天。一向健康的老父亲,突然高烧不退,到本地医院检查,医生说是肺结核,住到了传染病房。输了一个月的液,父亲还是一会高烧一会低烧,总之还是发烧。
我们问医生为什么会这样,医生说不出原因,只是一味地输液。
后来我们看到和父亲一个病房的老头,进来时红光满面,不到一个月就撒手人寰,吓得多方打听,弟弟的同学说是北京第四军医院能看这样的病,我们急忙转院。
清楚地记得那是农历腊月二十五,我和弟弟两人还有一个会开车的亲戚,借了一辆车,拿着本地拍的片子,陪同父亲到北京解放军第四军医院看病。路上怕父亲高烧,我给父亲吃了一袋锌布片颗粒,幸运的是父亲路上出了许多汗,没有发烧,我们在等联系好的专家的同时,住进了宾馆。
两天时间在宾馆,父亲居然再没有发烧,像没病一样,只是在本地医院把老人家折腾的已经无力走路,骨瘦如柴。吃饭也还可以。
终于等到专家回来,我们去了医院。专家认真地看了片子,说哪里有什么肺结核,老人的肺部表面虽然罩着一层白网一样的东西,但那可能是老人长期抽烟的结果,并不是肺结核。
专家给父亲开了一点药,我们就打道回府了,那时已经是农历腊月二十八了。父亲回家后状态一天比一天好,要不是我们及时转院,如果在本地医院继续住下去,说不定父亲会有性命之忧。
这次北京之行,使我又一次感受到,首都的医疗条件之好,无论大病小病,还是到北京看最放心。
第五次到北京
第五次到北京,是23年四月份,和女婿女儿外孙女一起,给外孙女看过敏。
外孙女体检发现有一项指标特别高,医生知道是过敏,但就是说不出对什么过敏。本来打算在省城看看,后来我力主到北京儿童医院看,我们就一行四人到了北京。
北京有女婿的同学小张,我们下车小张就接上了我们,全程无论到哪里,小张都开车接送。
北京儿童医院那几天患病的儿童乌泱泱一片,过道里人们摩肩接踵,大人们领着抱着小孩的,听着孩子们的咳嗽声,心里实在难受。
两天时间,孩子的检查结果出来了,对牛奶鸡蛋过敏。医生开了药,我们就告别了小张回家了。
五次北京行,只有这次没有任何的劳神费力,虽然我对北京还是很陌生,但有小张的贴心呵护和陪伴,使看病时间短,效率快,孩子大人没受罪。
真的很感谢小张,回家的路上,我们都念着小张的好,感念他的对同学故人的热情周到,使我们一家人这趟北京之行很暖心。
我们领着不到一岁的孩子,又是喝奶又是换尿不湿,没有在北京工作的女婿的同学小张的引领,两天时间我们根本回不来。
感念热心肠的小张,感谢同学亲情,让我们这趟北京之行舒服顺利。
这就是我的五次北京之行。
不是去旅游,不是去逛街买衣服,更不是去会亲戚朋友,没有到街上转悠的时间,也没有那份闲适的心情。
没到天安门城楼看看,没爬爬长城,也没到故宫看看。匆匆去,匆匆回,都是去看病。
我活了56岁,这就是我五次去北京的原因,都是陪伴亲人看病。
有没有和我经历相同的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