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到济南出差,就计划回趟老部队去看看。
到济南后有幸和老战友一起,回到了阔别二十多年的老部队营区参观。这个师级的英雄航空兵部队的番号已经撤销很多年了,师部所在营区也因地方建设,只剩下不多的建筑物,师部的大门被拆除了,在剩下的营区南侧重新开了一个大门,目前的营区内大部分建筑已废弃,里面已经没有什么人了。
如今的营区大门(原来师部泳池位置)
我到了营区门口联系了当年的战友,他提干转业后还在院里的家属楼里居住,所以打了电话后,给门卫听了电话,并把退役证出示后,就放行了,让我进了营区。
林荫大道
林荫大道
树林中就是修理厂的饭堂后院
熟悉的林荫大道,当年的大树依然挺立在道路两旁,虽是冬天,但不失当年之风采。我进营区大门的位置其实就是原来师游泳池的位置。我路过之前的卫生队院子,过去就是我第三个待过的导弹中队,简称二号弹。我怀着激动的心情走到营房门前,门口还是那些台阶,进门后熟悉的小过道,房间门窗很破旧,已经年久失修了,房间里还堆着乱七八糟的东西。
原来卫生队的院子
在二号弹中队门前
营房西头的小门,远处的楼是招待所
二号弹中队一层宿舍
沿着楼梯到二楼,走到我曾经居住的房间,里面还是堆着东西,当年情景历历在目,继续上到三楼,还有我居住的房间,到里面照了张相,留了影。再到当时的活动室里,当年的黑板报已经不在了,空空如也,看着破旧的营房,不禁内心多少有些凄凉。出了这个营房,对面就是当年的招待所,就是来队家属居住的招待所,当时和战友还到招待所,用里面的洗衣机洗被罩,还要排队洗。
我住过的二层宿舍
三楼活动室(右边的墙原来有一块黑板)
这是我当年在黑板前留影(板报内容由我完成)
军人招待所门口
沿着小道走在马路上,路两边的树木还是那些树,原来的军人服务社和小餐厅已经消失了,不再有踪迹,取代的是其他的建筑物。顺着马路走到了我第四个待过的营房师直修理厂,这里已经改造成了临时的卫生所。
其他战友拍摄的修理厂营房
在修理厂营房楼前
门口的台阶上,大家早中晚吃完饭后都聚在这里聊天
进到楼里,二楼上了锁,只在一楼转了一下,经过之前的卫生间,水池子还是那样,想起了夏天在里面用凉水冲凉的情景,那时真的就是那么简单快乐。
当年的水房,现在贴了瓷砖,原来都是水泥构造的
我在这楼里住的是三楼,上不去楼,只在外面仰望了一下曾经宿舍的窗户,虽有些小遗憾,但毕竟还是来了。
三楼开窗户的就是我曾经的宿舍
移步到饭堂,隔着窗户望向里面,打菜的窗口还在那,原来的木桌椅都换成了塑钢和不锈钢的,氛围还是那样,脑海里浮现出当年在饭堂门口排队唱歌进饭堂时的情景,耳边似乎还有那铿锵有力嘹亮的歌声回荡。
当年的饭堂
其他战友拍摄的饭堂后院
饭堂内景,左手柱子后远处的为打饭窗口
就餐区域桌椅已经都换了
往修理厂东边是原警卫连和路北的汽车连,这两个是我分别待过的第一个和第二个连队,这里面还有一段小插曲,日后的文章会有描述。这两个连队的营房都没有进去,都锁着大门,所以也稍有遗憾。
警卫连营房
在大马路上看去,当年是一片繁盛,如今是一片凄凉,物是人非,故地重游,已是非常之不易,还是在同样的位置留了影。
在当年的位置留了影
当年冬天同位置的留影
顺路而出,移步换景;路过大操场,全师操课和大型活动的场所,想起自己曾经参加军校考试测试五公里,一路的狂奔,大汗淋漓,上气不接下气地完成了考核。原来的文化活动中心、场站办公楼、师部礼堂、飞机雕塑(由我设计完成,我们修理厂制作完成)、师司令部大楼、蓝天阁(师部高级别招待所)、师级领导干部宿舍区等都已经拆除了。有战友曾在拆除前回到师部大院拍了一些照片,作为留念转发给我了。
熟悉的大操场
在操场上留影
原司令部广场(已拆除)
1995年6月回部队在广场前留影
原师司令部大楼(已拆除)
原师部大礼堂(已拆除)
1995年6月回部队在礼堂前留影
原师部文化活动中心(已拆除)
与宣传科干事一起在文化活动中心前留影
原场站司令部(已拆除)
1994年12月光荣退役在飞机雕塑前留影(雕塑已拆除)
在很短的时间里参观了自己曾经服役的营区,很多熟悉的情景历历在目,自己把才智和青春留在了这里,时过境迁,无怨无悔。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