占地700平方公里的奥拉基/库克山国家公园是新西兰西南部的蒂瓦希波乌纳穆( Te Wahipounamu )世界遗产区的一部分。由于南阿尔卑斯山(Southern Alps)、 双指峰山脉(Two Thumb Range)、李比希峰山脉( Liebig Range)以及本欧豪山脉( Ben Ohau Range )对暖湿气流的阻挡,公园内超过1/3的地区都常年覆盖积雪和冰川。

新西兰全境海拔超过3000米的高山共有23座,其中19座位于奥拉基/库克山国家公园内。奥拉基/库克山海拔3724米,是新西兰的最高峰。在毛利语中,这座山被称为“奥拉基”(意为“穿云者”),是毛利神话里一位神灵的名字。1851年,为了纪念首次踏上新西兰土地的欧洲人——英国探险家詹姆斯·库克( James Cook ),奥拉基山有了现在的英文名——库克山。


库克山山庄的Hermitage Hotel酒店位于最佳的观景位置,坐在餐厅就能看见库克山和塞夫顿山(Mt Sefton)的壮美风光。

库克山

塞夫顿山
大部分乘坐旅游巴士的游客只是在酒店门前下车照像后便匆匆离去,其实在这儿住上一晚,尝试一些精彩的短途徒步,仔细欣赏这些低海拔雪山及其周围的风景才是不错的选择。

这里有两条著名步道——胡克谷步道(Hook Valley track)和西莉池步道(Sealy Tarns Track)。
从库克山庄经过几公里长的胡克谷大道就会到达白马山(White Horse Hill)脚下的停车场。这里是胡克步道和西莉池步道的起点。

胡克谷大道

胡克谷
二〇二四年四月十九日和二十日,我们在这两条步道中领略了雪山、冰川、河流、湖泊、山林和草甸等自然风光。
一、胡克谷步道
胡克谷步道单程约5公里,上升高度仅800米,来回大约需要三、四个小时,是一条比较平坦、易走,难度系数较低的步道。

走在碎石路上,伴随着脚步的沙沙响声,经过第三座线索吊桥不远到达终点——胡克湖。

站在湖边可以看到胡克山主峰和胡克冰川。

胡克湖实际是一个冰川湖,因冰川消融,才于1970年形成。环顾四周,冰川融化搬移的冰碛遍布,可感受到冰川的力量!

在高山和冰川前,人显得那么渺小,但人类创造的温室气体对这里的影响却是巨大的。
在返程的过程中,天气渐好,景色也更加宜人。

第三座吊桥

第三座吊桥
一路上,在胡克山背景下,来自胡克湖的河流在岩石滩中奔腾。


看着这些苍茫的景色,难免让人觉得这些巨大的卵石仿佛是库克山的儿子,如同库克山般坚硬刚毅。


潺潺的河流又像是女儿,与它朝夕相处,始终相依。
一路上,在库克山的背景下,有青山、草地,还有水枯石烂的沧桑。




走过第二座吊桥后,一路上的背景由库克山换成了塞夫顿山。

库克山

塞夫顿山
不远处就可看见穆勒冰川和冰舌下方的穆勒湖。

站在第一座吊桥上,脚下的胡克河欢歌笑语,使远处的穆勒湖更显静谧。

穿过第一座吊桥,走到高处,塞夫顿山以及山上的穆勒冰川、穆勒湖和胡克河一览无余。

第一座吊桥

离开了胡克河沿岸,迎来了广阔的草地。




山后的雪山在夕阳下煜煜生辉,分外娇娆。


伴着落日的余晖,我们终于到达白马山下的停车场,胜利完成了胡克谷步道的徒步,安全地回到酒店。



二、西莉池步道
第二天清晨,我们从宾馆出发,伴着旭日的阳光,行驶在胡克大道上,欣赏着胡克谷的风光,不知不觉就来到了白马山停车场。

塞夫顿山

穆勒冰川

塞夫顿山

穆勒冰川
西莉池步道陡峭,大部分路段是阶梯,升高600米,来回需要四个小时左右,是一条难度较大的徒步路线。




艰难攀爬中的暂时伫立是一种难得的享受!

回望,是深深的胡克谷、高耸的库克山、安静地库克湖和穆勒湖,还有如银练般的胡克河。





前望,穆勒冰川触手可及,那里仿佛有冬夏和谐的第五季节,那里有冰火两重天!


走到终点,心还想前行。真是“心比天高”!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