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无锡日报)
11月25日,市妇联发布首批“无锡市儿童友好文博场馆研学地图”,涵盖名人故居、博物馆、主题农场等29个多元研学场景,将无锡深厚文脉转化为儿童可触可感的“成长养分”,为锡城少年儿童打造友好研学空间。
细阅这份研学地图,众多兼具教育性与趣味性的场馆在列:藏有海量儿童读物与互动体验区的无锡市图书馆、开设少儿美术作品展的无锡美术馆、能让孩子与蚕宝宝近距离接触的江南蚕桑博物馆……
“首批筛选的地点既体现无锡文博资源的核心特色,又充分契合儿童的认知规律与兴趣点,每个研学场景都能真正吸引孩子、滋养孩子。”市妇联相关负责人介绍。
“如今的文博服务正加速向深度研学、系统科普转型。”无锡博物院副院长陶纯怡说,相较于以往侧重手作、探秘的浅层体验,无锡博物院近年来持续深化“一馆一校一课”馆校合作模式,让讲解员常态化进校园讲授文博知识。此次“文博场馆研学地图”的出炉,有助于推动锡城各类文博场馆之间的互动合作和资源共享。
研学地图的辐射网络还触达社区特色场馆。
太湖街道万科一社区此次也出现在研学地图上,社区党总支书记周燕燕说:“这些文博场馆正是社区渴望链接的资源。”她介绍,社区拥有一家已运营6年的24小时图书馆,“我们计划依托地图推出专属研学活动,让博物馆的专业讲解、名人故居的历史故事‘走进’社区,更好地让孩子们在‘家门口’体悟城市的文化深度。”
市妇联相关负责人表示,我市一直在打造儿童文旅友好品牌,《无锡市儿童特色文旅友好城市建设调研报告》近日出炉,为更好发挥无锡文旅资源优势、推动儿童事业与文化产业协同发展提出对策建议。
未来,市妇联将紧扣报告中反映的儿童文旅需求,深度挖掘太湖和蠡湖自然资源、运河文化遗产与现代科技资源,打造自然生态、历史文化、科技创新等研学体系,并陆续上线更多研学地标,让锡城儿童在行走中读懂城市、在体验中快乐成长。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