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思悠悠鸽子洞
马贵明
我观赏过地下溶洞的奇丽风光,
也感受过神秘水帘洞里的幽静清凉。
然而,
它们都像身边的匆匆过客,
过不了多长时间就渐渐淡忘。
而唯有西藏吉隆那个小小鸽子洞,
却让我刻骨铭心,经久难忘!
五十年过去了,
那小小的鸽子洞啊,
时而在梦中萦绕,
时而在眼前闪亮。
那时,
我们西藏162团驻扎在吉隆,
而一营的驻地则在百余公里外的貢当。
虽说每年都有近半年的大雪封山,
但团与营之间总要有频繁的军事来往。
一拨又一拨的战友接到上级命令,
顶着漫天风雪也得赶到命令指向的地方。
踏着膝盖深的积雪,
再强大的体能,
也难以一天跨越百余公里的雪海茫茫。
走过一半艰难的路程,
早已精疲力尽,饥渴难挡。
夜色沉暗,
雪冷风狂。
如果硬着头皮连续行军,
在茫茫雪地里还会迷失方向。
前无可避寒的地方,
后无能栖身的村庄,
哪里才是我和战友歇歇脚的地方?
天无绝人之路啊,
战友们终于在一个巨石崖下,
找到一个可以挡风栖身的“天堂”。
这是一个小小的石洞穴,
成群的鸽子进出飞翔。
洞里撒落一层厚厚的鸽子粪,
淡淡的鸟粪味在洞里飘荡。
从此,
这个鸽子洞就成了我和战友们的夜间宿营地,
既是不收费的宾馆卧床,
也是无人驻守的兵站客房。
夜宿鸽子洞的往来人员,
时而是出差、执勤的小分队,
时而是慰问一线的工作组及首长。
住过运送军用物资的骡马运输队,
也住过后来成长为军师级干部的嘎玛泽登、白万年、李秋章。
那时来洞里宿营的干部战士,
全都是真枪实弹全副武装。
因为可能随时遇到叛匪,
还得有一场生与死的较量。
捡一些旷野里干草和牛粪,
在洞里点燃熊熊的火光。
烤烤几近冻僵的手脚,
驱赶浑身凉冷的寒雪冰霜。
在这海拔近五千米的鸽子洞,
用军用水壶烧开的只能算是一壶热水,
水温七十度就沸点飞扬。
随身携带的白面馍头,
早已冻成冰疙瘩模样。
埋在牛粪燃烧后的热灰堆加热,
吃起来竟然还是那么喷喷香。
困倦了,
打盹了,
迷糊了,
没有继续添加干草牛粪的煹火不再发旺。
一阵阵寒风袭来,
浑身打着哆嗦,
惊醒短梦一场。
赶快添加几团牛粪,
再紧紧裹束羊皮大衣和军装。
就这样,
我和我的一拨又一拨战友兄弟,
一次又一次听着鸽子洞外凄厉的狂风呼啸,
紧缩身子熬到天色渐渐发亮。
如今,
我早已退休在家,
冬有融融暖气温床,
夏有空调风扇纳凉。
然而,
每当夜深人静,
我的思绪就会走近鸽子洞那堆煹火旁。
鸽子洞啊鸽子洞,
你悄无声息,凄冷荒凉。
但你给“长期建藏,边疆为家”的雪域军人,
提供了难得的安全保障。
鸽子洞啊鸽子洞,
你让我的多少战友避免了在冰雪夜致残冻伤。
你又让多少戍边将士,
在你那里找到生的希望。
鸽子洞啊鸽子洞,
你看到过当年吉隆老兵的艰辛和忠诚,
你见证了一代吉隆老兵的付出和担当!
鸽子洞啊鸽子洞,
我真想把一枚鲜亮的军功章挂在你的洞口石礕上。
让诗人为你书写最美丽的诗行,
也让祖国和人民记住你曾经的辉煌和荣光!
写于2025年冬月
(注:本文插图均由作者提供)
作者简介:
马贵明:陕西省米脂县人,一九五一年三月出生,一九六九年二月入伍,一九七0年四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一九七一年八月提干,在队时一直在西藏军区日喀则分区边防部队服役,曾在西藏吉隆、定日、聂拉木等地度过十七个春秋。在部队时历任战士、机要学员、机要参谋、团政治处组织股长、副主任等职。一九八六年转业至陕西省咸阳市某研究所工作。曾任党政办公室主任、副所长、党委副书记等职,高级政工师。 二O一一年退休。现居家养老,闲暇时喜好回忆撰文、赋诗,充实退休生活。

作者:马贵明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