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正在周庄度假的我们,一行八位邻居,周日上午包了一辆面包车,早餐后七点半便出发,驶向仅九公里外的绿色桃源——同里国家湿地公园。
这是一片位于长三角腹地的天然绿肺,规划总面积达972公顷,其中湿地面积超过700公顷。它不仅是候鸟迁徙的重要驿站,更是一个由湖泊、河流、森林、沼泽交织而成的生态秘境。我们相约来此,只为赴一场与自然的晨光之约。
从南门进入,沿向东的步道前行,晨光首先迎接我们。晨曦穿透薄雾,在林间小径洒下斑驳光影。我们踏着步道中央清晰的三色线,不自觉地排成一列纵队,人人张开双臂,像久困笼中的小鸟,终于寻得一片可以自由翱翔的天空,轻盈地“飞”进了这片广阔的湿地。空气里弥漫着植物与泥土的清新气息,我们尽情地边走边深呼吸,每一次吐纳,都仿佛将城市的喧嚣一并排出体外。
行至一片开阔的大草坪,绿意茵茵,四周林木环抱。不知是谁起的兴,在老周响亮的口令下,我们竟像学生时代一样做起了广播体操,舒展筋骨,笑声在空旷的草地上回荡。走上一座古朴的石桥时,脚下流水潺潺,头顶蓝天白云,几位邻居按捺不住心中的欢快,像孩子般在桥中央跳了起来。小王老师跳得最是投入,相机定格下了这活力的瞬间。
沿途,是无边无际的红黄相间的野菊花地,恣意绽放,充满野性的生命力。旁边,是那片如梦似幻的乱子草田,晨雾未散,露珠缀满草尖,在微风中摇曳生姿。女同胞们立刻被这美景吸引,纷纷走入其中,用镜头记录下人与自然的和谐画面。
穿越幽静的竹林,阳光被筛成细碎的金子;行走在高大的池杉林中,笔直的树干构筑起一个庄严的空间。在梅姐优美的嗓音中,我们边走边唱起了熟悉的歌谣,歌声在林间穿梭,惊起了几只飞鸟。
在森林环抱的“知青公社”里,时光仿佛倒流。我们八人中唯一做过知青的胡姐和唯一在农场工作过的小倪,成了最好的解说员,对着墙上的老照片和屋里的旧农具,一一介绍那段峥嵘岁月。一旁的“朱政委”和小王老师听得格外认真,神情间满是感慨与回忆。而在“荡秋千”处,“夏政委”和“摄影师”分别坐上秋千,随着秋千轻轻荡起,脸上的笑容也荡漾开来。“摄影师”不停地说:“放松,就是这样的;休闲,就是这样的;悠然自得,就是这样的!”
不知不觉,两个小时的湿地行走悄然过去。每个人的手机都不约而同地显示步数超过一万。回望这片绿洲,大家感慨地说,这个朝阳相伴的两小时湿地漫步,终身难忘!
这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散步,更是一场健康之旅——是身体在负氧离子中的彻底净化,是心灵在自然怀抱里的温柔疗愈。它让我们暂别日常的琐碎,在与森林、流水、花草的对话中,重新寻回了久违的闲适与内心的宁静。这万步之路,每一步都踏出了悠然,每一步都走向了健康。
一老友今天早上起来还不忘用诗作文:祝外出好白相的老友们:
岁月安然身自康,
晨呤暮赏享绵長。
心宽笑对流年暖,
福寿長伴乐安康。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