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南山
文/袁雨馨
山路在晨雾中若隐若现,像一条蜿蜒的绸带将我们引向南山之巅。
随着海拔表的数字不断攀升,一片辽阔的绿色天地在我们眼前徐徐展开。这里就是被称为“南方的呼伦贝尔”的南山牧场。
“真没想到,在湖南还有这样一片草原风光!”母亲忍不住赞叹。站在观景台上,1780米的海拔让我们仿佛站在云端,连绵的草场在阳光下泛着细碎的光芒。
南山牧场的这片绿色,不是天然形成的,而是一代代湖南人用心血浇灌出来的。
同行的舅舅跟我们聊起这片草原的往事:“六十多年前,这里还是一片荒山。是几代林业人和牧业人年复一年地植树种草,才让这片山地慢慢变成了现在的模样。”
如今,这片152平方公里的绿色土地已成为湖南南山国家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23万亩天然草山不仅守护着湘西南的生态环境,更让“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句话在这里变成了现实。
在牧场的小店里,我们尝到了地道的南山手工酸奶。醇厚的奶香在嘴里化开,带着草原最纯粹的味道。
“我们的奶牛整天在草原上自在走动,吃的是天然草,喝的是山泉水。”卖酸奶的苗族阿姐笑得很朴实,“环境好了,牛奶自然就好,这是我们南山酸奶最得意的地方。”
这杯酸奶背后,是南山牧业这些年慢慢建立起来的一套完整产业——从种草、养牛到加工成品。作为省里的重点企业,南山牧业不仅让“南山草原”牌酸奶成了当地的招牌产品,也让不少老乡增加了收入。
站在老山界纪念碑前,父亲颇有感触:“当年红军长征路过这里,留下的是革命的火种;如今我们来到这里,看到的是实实在在的好日子。”
妹妹在风车下开心地转着圈,笑声随风飘远。这些立在草原上的白色风车,不仅是风景,也在默默为人们提供着清洁电力。
母亲望着远处悠闲吃草的奶牛,轻声说:“想起你外公说过,以前这山上光秃秃的,谁能想到现在草长得这么好,牛养得这么壮。日子啊,确实是一天比一天好了。”
夕阳西下,我们准备回家。回头望去,暮色中的草原显得更加壮阔。这片绿色不仅守护着这里的山水,也承载着乡亲们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车渐渐开远,南山的轮廓慢慢模糊在暮色里,但那份绿色的记忆却留在了我们心里,就像苗家阿姐的那杯酸奶,味道醇厚,久久不散。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