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没有逛过这个城市的早市,就没有触摸到这个城市的灵魂。
这话是我说的。
出去到那个城市转,我以前爱逛农贸市场。农贸市场并不是对游客开放的,但是却能让游客快速的了解当地人的生活。
但是现在,我更爱逛一个城市的早市,去这个城市的早市,更能体味这个城市的烟火。
去万源,就是因为一个朋友说他喜欢逛陕南的早市,而我们的归途中,我知道万源的早市很热闹。
我是逛过万源襄渝铁路大桥下早市的,还买了不少东西,所以这次算是第二次来了。
我们选择住宿的地方就在大桥旁后河边。
后河在地图上叫做后江,水流很大,是渠江的支流,最后汇入嘉陵江,流入长江,汇入大海。住在后河边,也算是住上“河景房”了。
万源不算是一个旅游城市,住宿费不算太高。早上起来的早,河边很多广场都有跳广场舞的,很是热闹。
我要去的早市在襄渝铁路大桥的下面。
这里说一下襄渝铁路线。
襄渝铁路是三线建设的产物,最初线路由襄樊至重庆,所以称为襄渝线,跨越湖北重庆四川三省市。当年铁道兵和三线学兵连在这里留下可歌可泣的故事,以后有机会我很想把这条铁路全线走一次。
现在后河上面的铁路大桥桥墩很明显能看到不同年代建造,石块垒砌的是最早的,水泥墩是后来建设复线的时候造的。
早市就在大桥下面,早上七八点人头涌动,从城区郊区赶来的买东西的和卖东西的人蜂拥而至。
早市很多物品是有时令的,不同的时间来,买卖的东西都不一样。
我上次来的时候是七月初,这次是十月,很多东西就不一样了,奇怪的是上次来的时候这里有很多卖青李子的,那是青李子的成熟季节。
这次来当然没有青李子了,但是有一个卖红李子的摊摊,而且价格高一些。可这个季节李子的成熟期已经过了。
说起来万源的李子很有名气,叫做巴山硒李,不说脆甜多汁,最大的特点就是富含天然硒,我是很喜欢吃的。
早市是的物品有很多是附近居民自家种的小菜,自己吃不完就拿到这里,一把辣椒,几个南瓜之类,我最喜欢的吃的是这种小萝卜,不是很甜,就是水分多。
上次来的时候卖的野蘑菇是亮黄色的,这次是这个土褐色,价格不算低,但看起来生意都不错。我是不敢买着吃的,胆儿小。
野猕猴桃和毛栗子也不少,正是这个季节的物品。野猕猴桃口味一般是没有商品的好吃,也就是尝个味道,但是野生毛栗子还是不错的,要比那些板栗的味道足。
自家院子里的橘子和石榴,特点就是新鲜。
一般碰到魔芋,我是要买一些的。
不知道怎么回事,西安城里卖的魔芋就是没有这里的魔芋筋道,炒起菜来味道足。
其实我是爱吃腊肉的,但是不会做,也不爱学,嫌做这个麻烦。但看到卖腊肉的,还是喜欢上去看看。
秦巴山区的腊肉真是好吃,一般都是自己养的猪吃不完了挂出来的,不比饲料养出来的肉。
新鲜的八月瓜,没有想到这里竟然这么多。我以前爬山经常吃到,也叫土香蕉,一般的市场上没有卖的。
这种腌渍过的竹笋其实挺好吃的,不管是炒还是涮火锅,都不错。
就是那个“洋荷”,很多人吃不惯那个味儿,其实挺好吃的。
当然,我们北方人最吃不惯的就是这个鱼腥草,又叫“折耳根”。以前我真是吃不惯,不过这次我的蜀南之行中吃了一点,感觉我基本可以接受了。
以后要是往云贵川一带转,要是吃不惯折耳根,真是说不过去。
我是看得多买的少,一般碰到特色小吃,我肯定要买一个的,比如这个用荷叶包的荞麦粑粑,一口下去苦中带着些甜,味道还是挺独特的。
万源的早市和我们陕南很多城市的早市一样,小菜多山货多。背着背篓来赶场的人熙熙攘攘,虽然拿的东西不多,但是一般都会卖个七七八八,卖不完的,也就拿回家自己吃了。小城的生活就是这么自然。
如果你去这些小城,早上千万不要睡懒觉,去赶个早市,体会一下这个城市的烟火气。
信步荒野,访路探幽,乡俗俚语,负暄问道。走向山林乡野,探索身边美景,感受民情风俗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