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华声在线】
华声在线全媒体记者 贺瑜
“我不希望家乡的美,只是地图上的一个名字。” 2021年,带着这个简单而炽热的初衷,土生土长的邵阳姑娘周群辞去了工作,拿起相机,开始做“猫儿的旅行”短视频账号。从岳阳楼的文韵到芙蓉镇的夜色,她的镜头越探越远,脚步却始终扎根在湖南的山水之间。
(周群在岳阳洞庭南路拍摄短视频)
谈及创作过程中最难忘的经历,周群提到了在芋头古侗寨的拍摄。“侗寨的美很静谧,没有震撼的视觉冲击,也没有千古名篇加持,拍不好就会变成‘流水账’。” 起初,她和团队扛着设备在寨子里转了许久,拍出来的素材始终不满意,“总觉得隔着一层,没摸到侗寨的魂。”
周群索性放下相机,坐在侗族老奶奶身边拉家常。她用半生不熟的侗语夹杂方言聊天,听老人讲寨子里的故事。后来,鼓楼下传来动听歌声,几位老人自发唱起了多声部侗族大歌,她立刻用长镜头记录下这一珍贵瞬间。“成片里我没加太多解说词,想用第一视角带观众‘偶遇’这份感动。”周群告诉记者。
视频发布后,评论区被“想去侗寨听侗歌”“这样的文化瑰宝应该让更多人知道”等留言刷屏。这次经历也让周群摸清了创作的“门道”,“最动人的内容不是设计出来的,你得先沉进当地的生活,尊重那里的人和文化,才能抓住最真实的感动。”
(周群在芙蓉镇创作短视频。图片均由受访者提供)
和所有创作者一样,周群也有过“拍无可拍”的瓶颈期。每当这时,她就会暂时停更,像普通游客一样逛早市、坐出租车、跟小店里的手艺人聊天。她坦言,“这些普通人的鲜活故事,就是最好的素材库。”
周群还有个特别的习惯,会随身带个灵感本,记录书里看到的句子、电影里的画面,甚至一句诗。“比如读徐霞客《楚游日记》,看到他写郴州‘无寸土不丽’,就会想如果他现在来湖南,会怎么看莽山的云海、裕后街的夜色?这就成了新的创作角度。”
如今,这份跨越时空的对话将从笔端走向现实。她将加入“跟着徐霞客游湖南·郴州行”活动,成为“网红霞客团”的一员。此外,她正在策划“湖南非遗寻踪”“跟着诗词游湖南”系列视频;还打算组织小型粉丝探访团,亲自带队体验小众路线,把线上流量转化为线下的真实互动。这些计划的背后,跃动着的正是那份自徐霞客笔下传承而来的探索之魂,指引她不断深入家乡的肌理,寻找更多未被看见的美好。
在周群看来,新媒体的力量不止于呈现风景,更在于编织情感纽带。“我的使命是让每个人‘未到其地,先爱其景’,”她说,“我很荣幸,能成为这样一个温暖的连接者。”
本文来自【华声在线】,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