晒晒保定的“石头记”系列之二
狼牙山下,一段刻在石头上的北魏史
□新畿辅-保定日报记者 刘向真 实习生 赵子祎
吴占良为参观者讲述皇帝东巡故事。新畿辅-保定日报记者 刘向真 摄
1500多年前,一位北魏皇帝来到保定,弯弓搭箭,射出了一段被刻在石头上的历史。而今,“都南屏翰 冀北干城·保定历代金石拓本菁华展”上,一方“皇帝东巡之碑”的拓本印记,引领我们穿越时空,重回那次传奇的皇帝东巡现场。
“北魏太武帝拓跋焘时期,在一次皇帝东巡的回程途中,行至狼牙山西侧一条风景秀丽的河谷,即保定易县漕河西岸,拓跋焘兴致勃发弯弓展示御射技艺,随行群臣山呼万岁——这不仅是帝王勇武的展示,更是一个王朝国力强盛的象征。”中国书协理事、保定市书法家协会主席吴占良说,“这次射箭壮举在两年后被永久铭记。北魏定州地方官在拓跋焘射箭之处立下三通石碑,史称‘皇帝东巡之碑’,也叫‘御射碑’。”
“皇帝东巡之碑”拓本。新畿辅-保定日报记者 刘向真 摄
这块碑有多重要?
“这次东巡,拓跋焘还特地派人到曲阳北岳庙进行祭拜,展现了民族融合背景下多元文化在保定的早期交融。”
“这块碑最早载于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的《水经注》,碑文记录北魏政治仪式与职官制度,是研究北朝史不可或缺的实物证据。”
“它的书法价值也非常高。所刻字体正处于隶书向魏碑过渡的时期,雄强古朴,被中国近代藏家学者周肇祥、傅增湘等人誉为‘北魏第一碑’。”
“最神奇的是,这块记载着皇家御射的碑刻,在湮没无闻将近千年后,于1935年在原河谷地(易县)被重新发现。直到今天,我们依然能在那里找到历史的遗迹。”
正如吴占良所说,碑刻所在的这条河谷是连接过往与当代的独特纽带——既有狼牙山的红色底蕴,又有北魏皇帝留下的千年文脉,四季流水不断,风景极美。这本身就是一条绝佳的历史文旅路线。
(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