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游百脉泉
作者Ⅱ李传尧
初冬的一天早晨,我到百脉泉游玩。好长时间没去了,但每次去看百脉泉都有不一样的感受。这几年雨水丰沛,特别是今年10月的连绵秋雨,百脉泉的群泉那是撒了欢的喷涌。墨泉不愧是一泉成河,奔涌的泉水向泉边四射,好像盛不开似的;梅花泉更是竞相喷涌,最大的泉水喷高达一米多;就连窈窕淑女的漱玉泉,竟然喷涌达半米多;百脉泉、万泉湖那更是群泉密布,串串似珍珠的泉水窜出水面。因山明水秀,群泉汇集,章丘区素有“小泉城”之称。
以古老文化著称的章丘,是中国“龙山文化”的发祥地,“东方商人”之乡,“一代词宗”李清照的故里。百脉泉为济南七十二名泉之一,与趵突泉齐名并列,曾巩云:“岱阴诸泉,皆伏地而发,西则趵突为魁,东则百脉为冠”(《齐州二堂记》)。
百脉泉坐落在济南市章丘区的明水湖畔。四季气候温和,自然资源极为丰富,享有“小泉城”的美誉。一入园内,徜徉其中,步移景异,引人入胜。泉水是整个园林的要素,它以明水湖为中心抒发诗情画意。峻石之上,陡起一阁,名汇泉阁,登阁俯瞰,可观整个园林;极目远眺,明水的现代神韵一览无余。阁下湖边,建有“濯缨”和“漪漪”两亭,可休憩亭下,赏泉水滨。
飞架水上的两座大理石拱桥,将湖划分为三面。南湖小巧空溟;北湖波平浪细;西湖水深流急。荡舟湖心,水色天光,相映成辉,令人心旷神怡。明水湖中,诸泉相连,园门口有“泉”,泉水汨汨,奔突向上;汇泉阁后有“龙湾泉”,泉水涌动,波光粼粼;龙泉寺西有“金镜泉”,泉水如镜,闪铄晶莹。而闻名遐迩的“百脉泉”在梵王宫殿下,由南北两组涌泉汇成,中架拱桥相通,池内涌珠浮翠,出神入化,堪称天下奇观。
龙泉寺雄踞在百脉泉北岸,为济南地区著名佛寺,始建于明景泰元年(公元1450年),现仅存大殿梵王宫。殿内,佛像金碧辉煌,壁画形象生动。伫立梵王宫前,云蒸霞蔚的湖光山色尽收眼底。位于百脉泉西北处的清照园,占地18000平方米,为纪念绝代女词人李清照而兴建,建筑有吟风榭、碑廊、漱玉堂、燕寝凝香、金石苑、易安楼,园内碧瓦飞甍,楼轩巍巍,秀竹翠柏,流水淙淙,镶嵌林列着全国知名书法家的书法碑刻,琳琅满目,风格迥异,美不胜收,是一座集中国南北园林风格于一体的园中之园。
百脉泉涌泉遍地,泉清水秀,历代名人辈出,人杰地灵。“一代词宗”李清照的故里,就是章丘区的明水。李清照,自号易安居士(1084-1156年),著名文学家李格非之女,是中国几千年灿烂的文学发展史上最负盛名的女诗人。
百脉泉以东、西麻湾两大泉系为主轴,以潭、溪、池、塘为纽带,以桥、岛、堤、栈相连,恰似银线串珠般串连起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灵秀而又和谐。千百年来,浮珠涌翠、透泄天真的百脉泉,倾倒了无数历史名人,元好问、王世贞、蒲松龄、李开先等文人墨客,在它身边流连忘返,酣吟唱咏,留下了许多佳词丽句。百脉泉、梅花泉、墨泉、东麻湾、西麻湾、眼明泉等群泉竟涌、仪态万千。溪流纵横、绿荫匝地、花木婆娑,亭台楼阁映水生辉,庭深院幽意蕴深远,优美的自然风光宛若一轴巨幅画卷次递展开。
百脉泉以群泉自然喷涌成湖而著称,以万泉湖为中心抒发诗情画意,夹岸、水中,掇山叠石,峭拔岩峻,玲珑空透。湖面烟波荡漾,清澈如镜,重青浅碧,拖练柔蓝;湖中水草袅袅,鱼翔浅底,绿叶红鳞,相映成趣。始建于明景泰元年的龙泉寺,泉畔古柏森郁,竹影婆娑,鸟语蝉鸣,是泉水文化、历史文化、宗教文化有机融合的名胜景点。为纪念宋代女词人李清照而修建的清照园,是一座集中国南北园林风格于一体的园中园,建有易安楼、海棠轩、吟风榭、感月亭、溪亭、燕寝凝香、漱玉堂、碑廊,以自然景观最美,建筑规模最大,文化品位最高,馆藏资料最全居全国四座李清照纪念馆之首。
百脉泉可与趵突泉齐名。池底涌出数不清的水泡,缓缓地浮上水面,好象滚动的珍珠,"百脉寒泉珍珠滚"。水中疏疏朗朗的藻体,壁上密密实实的苔藓,把池水染的碧翠。水中锦鱼戏游,生机盎然。泉壁和梵王宫大殿墙上镶嵌着多方诗词、楹联、花卉石刻。其中有明代进士、著名戏曲家李开先《游百脉泉》诗:水劲无过济,脉泉更著名。不霜清见底,漱石寂无声。明水湖,湖光潋滟,由百脉等数泉组成。湖南端有"龙泉",湖西边有"墨泉",湖西南角有"龙湾泉"。在湖边建有"汇泉阁",登阁可俯瞰园林湖色全貌。还建有"濯缨"、"漪漪"两亭,休憩亭下,赏泉水滨,情趣盎然。两座大理石拱桥,将湖划分为三面。荡舟湖心,水色天光,令人心旷神怡。除名泉水景区外,湖边还设计有花园景树区、密林散步区、儿童乐园区、幽静学习区等。湖西北建有"绣江亭",湖水从亭下北流形成绣江河。
清代雍正年间章丘的秀才焦诜曾曾作百脉泉诗一首:方池半亩水盈盈,苹藻交横彻底清。万颗珠玑时沸涌,一天星斗自空明。绿筠雨过色偏好,黄稻风来香细生。应识寒泉分济脉,倚栏闲自洗茶铛。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