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0日,张家口市政府新闻办召开回首“十四五” 文旅新答卷新闻发布会,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通报了“十四五”时期张家口在文化和旅游方面取得的进步。
“十四五”时期,我市文旅事业坚持以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建设为总揽,推动文化事业与文旅产业深度融合,交出了一份亮眼答卷。
重大战略高效落地
建立综合推进与规划体系。编制完成《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张家口)建设规划》等规划与方案,配套出台总体策划、三年行动计划等文件,构建起层级完整的规划体系;推动建立国家层面协调推进机制,连续三年召开联席会议。
提升冬奥场馆运营效能。围绕“以赛聚商、以商养馆、以商带产”思路,大力发展赛事、文旅、会展、研学“四型经济”,推动冬奥场馆实现从“一季火”到“四季热”的转变;依托冬奥场馆及周边资源累计举办各类活动2475项,其中国际级、国家级雪上项目专业赛事办赛数量连续三年位居全国第一,充分释放冬奥遗产价值。
推进京张两地区域合作深度。与北京签署共建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打造G109新线高速旅游场景等合作协议,联合举办“京张全季体育旅游嘉年华”等400余场体文旅活动,共同打造“悦行冬奥路”等区域旅游品牌;开通夏季太舞至北京直通车(系历年首次),显著提升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知名度与影响力。
文化事业繁荣发展
创排精品力作。五年来,创排60余部文艺作品,《金笊篱》入围“第十三届中国艺术节暨第十九届群星奖决赛”,《雪如意》荣获河北省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扈家庄》等4部作品入选文旅部优秀传统戏曲折子戏复排计划,晋剧《九件衣》等8部作品入选省舞台艺术精品项目。
开展文化活动。打造了“遇见艺术”“百姓大舞台”等群众文化品牌,2024、2025连续两年超额完成文化惠民民生工程演出任务,服务群众700余万人次。
传承非遗文化。建成127家非遗工坊,较“十三五”期末增加112家,建成全市首家“非遗超市”、民营非遗体验馆,开展非遗“六进”“长城脚下话非遗”等活动百余场,推动非遗文化传承发展。
文物工作成效显著
加强考古发掘。五年来,累计实施34个主动性考古发掘项目(9个项目连续实施),较“十三五”时期增加29个,数量全省第一、全国第二。宣化郑家沟等3处遗址入选“考古中国”重点项目,尚义四台遗址获评“中国考古六大新发现”,阳原泥河湾新庙庄遗址、尚义四台遗址、崇礼邓槽沟梁遗址、宣化郑家沟遗址先后获评“河北六大考古新发现”。
推动场馆建设。培育创建了1家国家级、2家省级考古遗址公园,备案博物馆增加至19家,较“十三五”时期增加7家。初步形成以国有馆为主体、非国有与行业馆为补充的多元体系。泥河湾博物馆获评国家二级博物馆,全市二级博物馆达到4家。
守牢安全底线。争取2.2亿元专项资金实施了70余个文物保护修缮项目,出台《张家口堡文物保护利用条例》《张家口市长城保护管理办法》等2部保护法规、36处不可移动文物、18件套可移动文物列入省革命文物名录。
是推动活化利用。市县两级博物馆五年来共举办68个主题展览,开展400余场社教活动和近800场“双进”活动,累计接待观众530余万人次。崇礼太子城遗址获评全国考古遗址保护展示优秀案例,蔚县西合营师范旧址入选20世纪建筑遗产推介项目。
文旅产业加速升级
标杆项目与核心业态提质增效。建成国家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等标杆项目,国家A级景区达到80家,较“十三五”时期增加26家,星级饭店达到85家,较“十三五”时期增加23家,数量均居全省首位;国家和省级旅游度假区5家,较“十三五”时期增加5家,开发278款文创产品,获省级以上奖项超15项,实现文旅产品创新升级。
乡村旅游与研学旅游成果丰硕。乡村旅游培育1个国家级重点镇、2个国家级重点村、31个省级重点村镇。锚定“全域、全季、全年龄”,精心打造研学基地63家,涵盖红色、冬奥、生态、脱贫攻坚等12类主题,今年以来研学旅游接待103.1万人次,同比增长171%,旅游总花费2.35亿元,同比增长160%。
智慧化赋能与服务创新双提升。整合96家景区、50家场馆、6768家酒店,建成“智游张家口”平台,2个项目入选省级智慧试点,13家图书馆、3家博物馆、3家景区完成社会保障居民服务“一卡通”。“思安奇滑雪新装备”获全国典型案例,2家企业创省级标准化单位、7家景区创省级智慧景区,1个案例(河北唯一)入选全国智慧旅游典型案例、2个入选省级案例。
保障体系日趋完善
公共服务保障体系坚实有力。公共文化投入7.76亿元,实现县级“两馆”全覆盖,建成1644个分馆,31个场馆达到国家三级以上标准,较“十三五”时期分别增加1590个、18个;“两馆一站”总面积39.92万平方米,万人均面积达989.88平方米,较“十三五”时期分别增加26.32万平方米、659.7平方米,8个城市书房建成运营;累计组织超2万场文化活动,服务群众2900万人次。此外,蔚县获评“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市图书馆获评全国社科组织先进单位,宣化区入选全国“书香城市”(为河北省唯一),9个地区获省级民间文化之乡称号,张北县成功创建省级公共文化示范区。
旅游服务保障体系全面升级。建成33个驿站、12个自驾车旅居车营地、29个游客集散中心,开通17条旅游专线;完成11个服务区旅游功能化改造,设立591块标识牌,建设611.6公里风景道,新改扩建537座旅游厕所(其中90%达到Ⅱ类以上标准),较“十三五”时期分别增加516块标识牌,202.6公里风景道,126座旅游厕所。同时,开通3条冬季旅游直通车、1条夏季旅游直通车,发放55万元旅游消费券,2个相关案例分别荣获全国旅游公共服务“十佳”案例及优秀案例。
应急广播与相关服务优化落地。投入3838万元建设11个县级应急广播平台、162个前端设备(在线率≥90%),安排677万元完成灾后重建工作(投资率、支付率均≥95%);改造58个卫星授时系统,将电视开机时长缩短至≤30秒,并完成30余家酒店电视的整改任务。
新闻多一点
来源:张家口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编辑:小宁儿责编:王春亮审核:闫振寰监审:冯海啸 谢岩转载此文章请注明:张家口发布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