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汉作为骑行20年、带过300+骑友的自行车运动老骑友,今天必须替咱骑友说句掏心窝的话:没人天生愿意跟汽车抢道,骑机动车道纯属“被逼无奈”——那些看着“又平坦又宽阔”的非机动车道,实则藏着无数坑,骑起来比越野还累,稍不注意就翻车!
骑了一年多山地车的朋友感同身受,我这十几年骑遍全国大小城市,枣庄、济南、青岛、南京的非机动车道都体验过,结论就一个:多数城市的非机动车道,根本不是为“骑行”设计的,更像是“杂物堆放场+障碍训练场”。今天就扒开真相,聊聊为啥骑友们宁愿冒着违章风险,也要往机动车道钻——不是咱不守规矩,是非机动车道真的“骑不了”!
一、先澄清:骑机动车道不是“找刺激”,是非机动车道“骑得慌”
首先得打破一个刻板印象:“骑行爱好者走机动车道,就是追求速度、无视规则”。纯属误解!
咱正经骑友都知道,机动车道车多、车速快,跟在汽车后面吃尾气,还要时刻提防变道、转弯的车辆,风险比非机动车道高得多——谁吃饱了撑的放着“安全道”不走,去跟钢铁巨兽抢路?
真正的原因的是:非机动车道的“实际体验”,比机动车道差10倍,甚至更危险! 我做过一个小调研,问了身边200多个骑友“为啥不走非机动车道”,90%的答案集中在这几点:路面难骑、障碍太多、安全隐患大。那些看着“平坦宽阔”的非机动车道,只有没骑过的人才觉得好,真正骑上去才知道,每一步都是“渡劫”。
二、非机动车道的7大“骑行噩梦”,每一个都能逼疯骑友
咱一个个说,都是骑友们用血泪总结的教训,没骑过的朋友可能想象不到,这些“小问题”对骑行来说有多致命:
1. 路面坑洼+瓷砖/地砖路:抖到蛋疼,手麻到握不住车把
这是最最最核心的问题!很多城市的非机动车道,好好的水泥路不铺,非得搞“花里胡哨”的设计——要么贴瓷砖,要么铺彩色地砖,要么是拼接的石板路。
咱骑山地车的都知道,骑行需要路面平顺,才能发力、保持平衡。但这些路面呢?瓷砖路下雨后打滑就不说了,时间一长瓷砖松动、开裂,路面坑坑洼洼,骑上去“咯噔咯噔”颠得五脏六腑都错位;彩色地砖的缝隙比车胎还宽,车轮卡进去容易打滑,尤其是速度稍快一点,分分钟让你“人车分离”;最离谱的是老城区的石板路,高低不平就算了,缝隙里还藏着小石子,骑一圈下来,屁股硌得疼,手掌抖得连手机都握不住,蛋都快颠碎了——这哪是骑行,这是给臀部和手部做“高频震动按摩”!
反观机动车道,不管是沥青路还是水泥路,都平整顺滑,骑起来又省力又稳,发力也顺畅。你说换你,你选颠得要死的瓷砖路,还是平顺的机动车道?
2. 过道台阶+断头路:骑一半得抬车,不抬就摔成狗吃屎
这是骑友们最崩溃的场景没有之一!很多非机动车道走着走着,突然冒出一个十几厘米高的台阶——可能是路口衔接处,可能是小区门口,也可能是地铁口通道。
咱骑的山地车,轮胎宽、车架沉,遇到这种台阶,除非你是专业特技选手,否则根本没法骑过去,只能下车抬着走。更气人的是,这些台阶毫无预兆,有时候注意力集中在前方,没看清台阶,直接冲上去,前轮瞬间卡住,人直接飞出去,摔个狗吃屎都是轻的,严重的能摔成骨折。
还有更离谱的“断头路”:非机动车道骑到一半,突然被围墙、绿化带、施工围挡拦住,前面没路了!你要么原路返回,要么只能横穿机动车道绕路——这不是逼着骑友违规吗?我去年在枣庄某桥下面骑行,非机动车道突然断在一个施工工地前,周围连个提示牌都没有,我只能硬着头皮横穿三条机动车道,差点被汽车蹭到,现在想起来还后怕。
3. 非机动车道成“万能通道”:行人、电动车、逆行党挤成一团
你以为非机动车道只有自行车?太天真了!
实际情况是:行人慢悠悠散步、遛狗的,电动车飞速穿梭的,外卖小哥逆行赶路的,甚至还有三轮车拉着货物占道的——就那么宽的非机动车道,挤着好几类交通参与者,互不避让,简直是“交通乱象重灾区”。
我见过最夸张的一次,在一条两米宽的非机动车道上,前面有个大妈推着婴儿车散步,左边有个电动车逆行过来,右边停着一辆电动车卸货,我只能减速到龟速,一点点挪过去,稍微快一点就可能撞到人。更气人的是逆行的电动车,仗着自己灵活,在非机动车道里横冲直撞,咱骑自行车的反应慢,根本躲不及,好几次我都被逼得骑到路边的草丛里,车胎都被扎破了。
反观机动车道,虽然车多,但大家都按规矩走,限速、变道都有规则,反而比非机动车道“有秩序”——至少你知道汽车会往哪个方向开,而不是担心突然从侧面冲出来一个逆行的电动车。
4. 路边停车“霸占”非机动车道:骑友只能“借道”机动车
这是城市骑行的普遍问题!很多路段的非机动车道,一边画着停车位,汽车停得满满当当,剩下的空间连一米都不到。
咱骑山地车的,车把宽、车身长,这么窄的空间根本没法顺畅骑行,稍微往中间一点,就会蹭到停着的汽车,往边上一点,就可能压到马路牙子摔倒。更气人的是,有些汽车司机停车时不规范,车轮压着非机动车道的线,甚至有些车直接斜着停,把非机动车道堵了一半,骑友只能被迫骑到机动车道上——你说这能怪骑友吗?是停车位先“霸占”了咱的路啊!
我有个骑友,上个月就因为非机动车道被汽车占了,只能借道机动车道,结果被交警拦下罚款。他跟交警解释,交警说“不管啥原因,走机动车道就是违规”——咱心里委屈啊,非机动车道被占了,咱总不能飞过去吧?
5. 盲道“横插一脚”:条纹砖硌得慌,还影响骑行路线
很多城市的非机动车道,非要在中间或者旁边铺盲道——这本是好事,关爱残疾人是应该的,但问题是,很多盲道的设计完全不考虑骑行者。
盲道的条纹砖是凸起的,骑上去“咯噔咯噔”的,比普通地砖还硌,而且盲道往往铺在非机动车道的中间位置,骑友为了避开盲道,只能往两边靠,要么靠近马路牙子,要么靠近机动车道,大大增加了骑行风险。更离谱的是,有些路段的盲道直接穿过非机动车道,没有任何过渡,骑友没注意的话,车轮压在条纹砖上,很容易失去平衡——盲道是给盲人用的,咱肯定要让,但能不能设计得合理一点,别让盲道变成骑行者的“绊脚石”?
6. 瓷砖路面易坏+维修不及时:坑洼越来越多,骑行越来越难
之前说过,很多非机动车道喜欢贴瓷砖,但瓷砖这东西,根本不适合做骑行路面——承重能力差,汽车压几次、雨水泡几次就会松动、开裂,甚至脱落。
更气人的是,这些坏了的路面,维修特别不及时。我家楼下的非机动车道,瓷砖坏了大半年,坑坑洼洼的,骑车时得时刻盯着路面,避开那些松动的瓷砖和坑洞,比考驾照还累。有一次我没注意,车轮压到一块松动的瓷砖,瓷砖翘起来,我直接摔了一跤,膝盖擦破了皮,车把也歪了——这要是在机动车道,平坦的路面根本不会出这种事。
为啥就不能铺点实用的水泥路或者沥青路?又平顺又耐用,维修起来也方便,非要搞那些中看不中用的瓷砖,纯属“花钱找罪受”!
7. 特殊路段“障碍物扎堆”:桥上钓鱼佬、路边摆摊的,根本没法骑
除了上面这些普遍问题,还有些特殊路段,简直是骑行者的“噩梦升级版”——比如桥上的钓鱼佬。
我经常骑枣庄的一些跨河大桥,桥上的非机动车道本来就不宽,结果每次都有一堆钓鱼佬,带着鱼竿、鱼桶、折叠椅,直接把非机动车道占了一半甚至三分之二。他们的装备堆在地上,鱼竿还伸到路中间,骑友路过时,只能小心翼翼地推着车走,生怕碰到鱼竿、鱼桶,万一给人踩坏了,赔个大几千都有可能。有一次我在桥上骑行,一个钓鱼佬的鱼竿突然甩过来,差点勾到我的车把,吓得我一身冷汗——这哪是骑行,这是在“闯雷区”!
还有些路边的摊贩,推着小车占着非机动车道卖东西,油烟味呛人不说,还挡住了视线,骑友根本没法预判前方情况,很容易发生碰撞。
三、老汉作为骑行专家,我想说:别光骂骑友,先看看非机动车道“配不配”
很多人一看到骑友走机动车道,就骂“不守规矩”“拿生命开玩笑”,但很少有人换位思考:如果非机动车道真的好用、安全,谁会愿意冒着风险走机动车道?
作为自行车运动教练,我一直跟我的学员强调“安全第一”,优先走非机动车道,但每次带队骑行,遇到那些“反人类”的非机动车道,我也只能让大家小心地借道机动车道——总不能让学员们冒着摔车的风险,在坑洼的非机动车道里“渡劫”吧?
咱骑友的要求其实很简单:
1. 路面平整:别搞花里胡哨的瓷砖、地砖,铺点平顺的水泥路、沥青路就行;
2. 路线连续:别搞断头路、突然的台阶,让非机动车道能顺畅走到底;
3. 空间独立:别让行人、电动车、逆行党挤在一个车道里,也别让停车位霸占非机动车道;
4. 清理障碍:桥上的钓鱼佬、路边的摊贩,能不能有人管管,给骑友留条能走的路?
这些要求很高吗?一点都不高,只是最基本的骑行需求。但现在很多城市的非机动车道,连这些最基本的需求都满足不了,反而处处是坑,这才逼得骑友们不得不往机动车道走。
当然,我也得说句公道话:确实有少数骑友,为了追求速度,故意在机动车道狂飙,不遵守交通规则,这是不对的,也给骑友群体招了黑。但大多数骑友走机动车道,都是无奈之举,不是故意违规。
四、最后呼吁:别只盯着骑友“违规”,更要完善非机动车道建设
骑行是一种健康、环保的运动,现在越来越多人加入骑行大军,但城市的骑行基础设施,却远远跟不上需求。
老汉作为自行车运动专家,我希望相关部门能多关注骑友的需求,别再把非机动车道当成“随便糊弄”的地方——花点心思把路面铺平顺,把断头路打通,清理一下占道的车辆、摊贩、钓鱼佬,让非机动车道真正能“安全、顺畅”地骑行。
也希望大家能多给骑友一点理解:不是我们不想走非机动车道,是实在没法骑。等哪天真的所有非机动车道都平整、顺畅、安全了,不用别人说,我们自然会乖乖走非机动车道,谁愿意跟汽车抢道呢?
最后想问咱骑友们:你有没有遇到过“反人类”的非机动车道?最让你崩溃的是哪种情况?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的经历,也让更多人知道,骑友走机动车道,真的不是“不守规矩”,而是被逼无奈!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