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四川日报》以“山水彝乡 宝藏马边”为题,推出整版报道,用三个关键词为引,带大家走进马边这幅山水画卷,探秘山水彝乡,心享宝藏之地。
全文如下
↓↓↓
荣誉墙
卡莎莎乡村度假区获评“国家乙级旅游民宿”
“天府旅游名宿”
劳动镇福来村获评“天府旅游名村”
雪口山镇永兴村获评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
陀螺、“孟获达斯”彝族式摔跤获评中华体育文化优秀项目
天府名片
“库史啦(彝语:过年啦)!兹莫格尼(彝语:吉祥如意)!“彝历新年将至,在乐山市马边彝族自治县,各族群众载歌载舞,邀请全球游客“彝”起来过年!这里是被自然厚赠、被文化浸润的“心灵原乡”,森林覆盖率高达80.28%,拥有生态茶园23万亩、林竹154万亩、青梅5万亩,以及万亩珙桐、高山花海、百里草甸等壮丽景观。这里是独具魅力的人文秘境,彝、汉、苗等民族在这里繁衍生息,孕育了苗族芦笙舞、彝族刺绣技艺、阿依美格等灿烂文化。
当前,马边坚持“工业强县、文旅兴县”发展战略,着力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加快建设大小凉山重要旅游城市、打造全国知名民族风情旅游目的地,倾力打造“民俗文化体验地、康养旅居服务区”两张文旅名片,让世人感知小凉山之美。
彝历新年来临之际,让我们以三个关键词为引,一起走进马边这幅山水画卷,探山水彝乡,心享宝藏之地。
风物 神秘宝藏
马边坚持文旅品牌发展战略
深入挖掘特色优势文化资源
打造民俗文化体验地
在传承、融合、创新之中
民族民俗文化被融汇成
文化展演、旅游体验与商贸互动的神秘盛宴
四大品牌
“采茶季、火把节、彝历年、妞妞吙”
串联春、夏、秋、冬四季节庆
形成当地文旅品牌活动
今年8月落幕的第九届小凉山火把节
吸引游客约20万人次
实现旅游收入约2亿元
创历史新高
“一镇一品”
形成印象·苗岭花山节
南丝路·青梅文化节等
“一镇一品”特色活动
传承创新
传承
拥有77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其中列入省级保护名录8项
创新
将“阿依美格”“小凉山彝族刺绣”等古老非遗、“孟获达斯"摔跤的力与美,与《彝风习习》《千年彝叹》的深邃演绎相结合,持续打造一个充满神秘色彩与文化厚度的演艺产业体系
美食 烟火宝藏
以特色美食吸引游客
特别是抄手和山珍
享有盛誉并远销各地
马边三绝
马边抄手马鸡肉 梅耳朵
马边抄手
“不吃碗马边抄手,枉到马边走一走。”
马边以近乎苛刻的标准打造这份舌尖艺术已成立马边抄手协会开设多家连锁店
彝族风味餐
坨坨肉、坨坨鸡、烧杆羊肉汤、孟获一品汤令人回味无穷
马边山珍
春秋季的竹笋清鲜脆甜
春季的梅儿菌细腻爽滑
秋季的三塔菌、青檀菌、牛肝菌等野生菌都是大自然的馈赠
马边腌腊制品
年产量超900吨
产值近亿元
远销北京、上海、广州等地
传统腊肉、香肠、腊排与创新的排骨香肠、腊肚子、手撕牛肉等广受消费者喜爱
大熊猫 生态宝藏
马边大风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是中国大熊猫最南端的栖息地
这里还有万亩珙桐群落
展现“四百灵物栖秘境,两千草木绘锦屏”的生态画卷
生态画卷
保护区内生活着约27只大熊猫
2023年入选国家首批陆生野生动物重要栖息地名录
已知脊椎动物408种
其中有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9种
已知植物2022种
其中有国家一级保护植物4种
截至11月中旬
空气质量综合指数2.24
位居乐山第一
空气优良天数307天
优良率达97.3%
康养旅居
依托优质生态资源
打造“康养旅居服务区”
A级景区
拥有“云上福来”4A景区
玛瑙苗寨、烟峰彝寨两个2A景区
打卡胜地
大王山森林康养之旅
金家沟花海长廊
流星坪云海日出摄影胜地
以及“世外梅林”“百里梅谷”等诗意打卡地
精品项目
卡莎莎乡村度假区
雪口山漂流项目
两条精品线路
康养旅居之路
云上福来·卡莎莎一雪口山漂流一浮生农场一大竹堡
仰天窝一马猴部落
秘境探险之路
永乐光辉彝族风情街区·明王寺一烟峰彝家新寨一世外梅林风景区一金家沟飞瀑一罗彻依达生态景区
来源:四川日报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