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外交部已明确提醒“近期避免前往日本”,国内航空公司也同步推出免费退改签政策,11月18日中国航司累计取消约49·1万张赴日机票,占总预定量的32%,浦东机场里依旧挤满了拖着行李箱准备飞日本的游客,这一幕让人费解又热议。
为啥预警之下仍有人“逆流而上”?北京一对情侣的话道出无奈:“机票半年前就订了,违约金比预警更实在。”上海的张先生则很笃定:“我在日本住过三年,治安比国内某些城市还好,信自己的判断。”更多人盯着日元汇率——如今已跌破1:20.6,东京银座免税店里,有人扫始祖鸟冲锋衣比国内便宜近40%,直言“三件外套加两双鞋,总价没国内一双球鞋贵”。日本商家也很会来事,京都温泉酒店备着东北大米和老干妈,就差把“欢迎中国游客”贴脸上。
但风险也藏不住。今年日本针对中国公民的盗窃、袭击案件同比涨了45%,京都游客遇袭案至今没破案。更让人膈应的是,日本部分政客还跳出来说“不欢迎中国游客”,可不少游客压根不在乎,觉得“能省钱就行”。年轻人则冲着文化情怀去,镰仓高校前站里,一群人举着手机等“灌篮高手同款”电车,直呼“这里的唐宋文化氛围太对味”。
其实不用死磕日本,替代目的地早就火了。云南、新疆的高端酒店国庆全爆满,新加坡、阿联酋的沙漠酒店成了新网红。旅行博主说得实在:“与其在争议里纠结,不如去家门口找风景。”
说到底,旅游选哪是个人自由,但国家预警不是闹着玩的,安全和尊严远比省钱、情怀重要。花自己的钱图开心没问题,可要是把风险抛在脑后,就得不偿失了。你要是纠结去哪儿,不如看看国内的好山好水,既安心又有面儿,何乐而不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