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来聊聊四川一个超特别的县级市——都江堰市。第一次去都江堰,是2013年的国庆节,当时住在温江,坐公交去了都江堰、青城山,前不久跟朋友又去了一次,虽然目的地相同,却对这座历史古城有了更多的了解,感触也完全不同。
它没有强大的工业支撑,矿产资源也不算丰富,却靠着独特的文旅资源,成了省内人均最富裕的县级市。
都江堰市在成都西北方向的岷江出山口,东边挨着温江、郫都、彭州,南边和崇州相连,北边、西边是阿坝州的汶川县,面积大概1208平方公里,下面管着6个街道和5个镇。
都江堰名气大,源于2000多年的都江堰水利工程。秦灭巴蜀后,蜀郡太守李冰巧妙地利用地形和水势,把岷江水引到成都平原,让成都平原从“水旱从人,不知饥馑”的“天府之国”。都江堰市也因为这座伟大的水利工程而得名,成了因堰而起、因水而兴的城市。
除此之外,以前它有过好多名字,像湔氐、晏官、灌口、灌州,明朝洪武年间开始叫“灌县”,一直到1988年撤县设市才改成现在的名字,不过到现在,当地土著还是习惯叫它“灌县”。前几年,“撤市设区”的呼声很高,现在看来好像可能性并不大。
都江堰不但历史悠久,而且人均可支配收入非常高,有41988元,在全省的县市(不含区)里排第一,这就是为什么,明明2024年GDP总量只有545.5亿元,在省内各区县(市)里排名20名开外,却说它富裕的原因。
而且它城建化水平也高,城镇化率超65%,主城建成区面积约50平方公里,这规模比四川好多区和县都大,甚至超过不少地级市的中心城区。
还有,在四川各县市普遍人口流出的情况下,它对外来人口吸引力却超强,2024年人口净流入8.7万。
都江堰居民能这么富裕,都江堰和青城山这两大文旅景区功不可没。
2024年,都江堰市累计接待游客超2800万人次,文旅综合收入达446亿元,在四川县域排第一,全国排第六。城中有水、水在城中,“拜水都江堰、问道青城山”的美誉可不是白来的。
除了这两大景区,还有熊猫谷,小朋友们肯定喜欢,能近距离看看可爱的大熊猫;灌县古城也很有烟火气,漫步其中,能感受到浓厚的历史氛围;龙溪虹口也是个不错的去处。
不过,都江堰市经济结构相对单一,工业基础薄弱,缺乏大型龙头企业和产业集群,这也是当地网友吐槽比较多的地方。要是旅游业受影响,当地经济可能会受到较大冲击,未来怎么平衡发展,确实值得好好思考。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