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7日,以“非遗焕新·千年彝韵味”为题,2025年“非遗进景区”活动在四川省普格县螺髻山旅游景区拉开帷幕。
来自宁波宁海的十里红妆婚俗、泥金彩漆、宁海平调等国家级非遗项目,跨越2400公里,与彝族阿都文化展开一次深情“对话”,为彝历新年注入浓郁的东海风情。
彝族姑娘与外国游客一起制作“十里红妆万工轿”手工模型。
“才完成十分之一,已经能想象完工后的惊艳!”在凉山手工艺活态馆非遗展区,彝族姑娘阿则么依扎与外国游客一起制作“十里红妆万工轿”手工模型,沉浸于传统工艺的精妙之中。
虽是微缩模型,万工花轿上精细繁复的鎏金构件仍令人叹为观止;“花粉拗斗”、提桶等泥金彩漆作品色彩绚丽、纹样精美,吸引游客纷纷驻足。
越剧《天女散花》。
开幕式上,宁海县戏曲家协会演员献上越剧《天女散花》,婉转的唱腔与细腻的表演,让首次接触越剧的彝族观众赞叹不已。
本次活动以非遗体验为核心,围绕“场景化、体验式、可持续”三大理念,打造为期三天的沉浸式文化之旅。
彝族姑娘参观泥金彩漆。
十里红妆婚俗、泥金彩漆等国家级非遗项目展示是宁海与普格非遗双向赋能的生动实践。
“两地的非遗技艺,通过文创产品的形式,在凉山手工艺活态馆同步展销,实现文化价值与经济效益双赢。”普格宁波工作队、宁海挂职干部胡丹诚表示。
据介绍,自2021年结对帮扶以来,宁海通过火把节、彝历新年等节庆活动,持续推动多项非遗技艺与当地文旅产业深度融合,既让宁海非遗在大凉山落地生根,也为普格文旅发展注入新动能,让民族团结之花在文化交融中绚烂绽放。
甬派客户端记者 唐严
编辑 肖勇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