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住了两天的因特拉肯,我们继续乘“黄金列车”北上,车窗外又上演风光大片。原计划是乘车直奔卢塞恩,车行一半,窗外出现一片碧绿的湖水,湖边屋舍俨然,绿草茵茵,高高的教堂尖顶直指云天,那画面实在是太美。我们当即决定下车,看看这个美丽的地方再乘车去卢塞恩。结果下车玩了四个小时还不舍得走。
这里是龙疆(lungern)小镇,四面青山环抱一湖清水。从小小的火车站出来,顺着公路下坡,便来到了湖边。从湖边往山上过渡的缓坡,全部被翠绿的青草覆盖,像绒毯一样随着山势起伏而起伏。早上的阳光斜射过来,在草地和林间投射下无数光影,美极了。
上网一查,发现我们无意中竟然到的是一个网红小镇,这里被网友们称为瑞士最美小镇,而且不是“之一”。顺着湖边公路溜达到网红点,是小镇北头湖边那道S弯公路。这一段S弯公路,在黄金列车上能看见,却是一闪而过。我们站在山坡上,看着各色各样的汽车从路上驶过,呆了半个多小时没走,确实太美。
半山坡上,正是“黄金列车”经过的铁路,不一会儿就会有各种列车通过,但“黄金列车”大约1个小时才会有一班经过。当一列漂亮的列车在翠绿的山坡中缓缓穿过,真的有来到童话世界的感觉。
走到S弯公路那里回头看,满湖水波荡漾。远处的雪山一会儿露出尖尖的山顶,一会儿又被飘拂的云雾遮住。湖上忽有人驾舟辟波而来,仿佛世外仙人。我们坐在湖边的椅子上,觉得都不想走了。
整个镇子围绕着龙疆湖而建,湖边的房屋比较密集,周围的山坡上,也散落着不少木屋。远处的背景就是阿尔卑斯山的少女峰。雪山、森林、草地、湖水、木屋……阿尔卑斯山的美景元素在这个小镇都集齐了。
房子基本都是木头的,样式很独特。每栋房子都有盛放的鲜花,房子色彩鲜艳而和谐。镇子里非常安静,只零星地遇到几个人。我们想,如果在这里住一晚多好啊,上网搜了搜,没有找到酒店。看来当地居民并不想把这里打造成游览胜地。也许正因如此,这里才如此美丽吧。
我们沿着湖边小路绕湖慢慢走了大半圈,湖水清亮透彻,湖边和湖上不时见戏水的少年和儿童,玩得开心。偶尔在湖边和路上见到几个游人,湖中有个小半岛,树荫遮庇,大家都喜欢坐在椅子上看清澈的湖水微微荡起波浪,看湖对岸收割机正在收割牧草。龙疆比前几天看到的地方都更美,似乎不像真实的世界,倒像是真正的童话。
在火车上看见的高大教堂,在龙疆湖的南头。从不同的角度看过去,教堂的尖塔似乎不太一样,但那种挺拔,在大山和湖水之间,却是无论哪个角度看都是美的。镇上另外两个小塔,样式完全不一样,但也都很好看。
恋恋不舍离开龙疆小镇,继续乘列车前行,途中又经过几个漂亮小镇和湖泊,不过我们没有时间再下车游玩了,直接去了卢塞恩。卢塞恩是瑞士中部的枢纽城市,坐落于卢塞恩湖边,城市规模较大。罗伊斯河穿城而过汇入湖中,沿河都是漂亮的建筑,圣莱奥德伽尔教堂高大的双塔远远便能看见。码头上游船来往穿梭,很是热闹。
卢塞恩的标志性景点是罗伊斯河上的卡佩尔廊桥和水塔。古老的木制廊桥建于14世纪,全长约200米。桥身内悬挂着17世纪的三角形彩绘木板,描绘了卢塞恩的历史和守护圣人的故事。桥中间有一座八角形水塔,曾经是灯塔、金库和监狱。廊桥的扶手上常年缀满鲜花,因此这里被称为水塔花桥,是到卢塞恩的游客必打卡地方,无论是白天还是晚上,都非常漂亮。
卢塞恩的穆塞格城墙,建于14世纪,是瑞士保存最好、最长的防御性城墙之一。城墙上有 9 座高高的塔楼,基本都可以登顶。气喘吁吁爬上塔楼,卢塞恩市、湖泊和远山一览无余,风光无限。其中一座塔楼是钟楼,在楼内可以仔细观察庞然大钟的走时构造,突然“当”地一声巨响,吓我们一跳。原来开始整点报时了,据说这里的大钟比市内其他时钟早一分钟敲响,享有报时的“特权”。
从城墙下来,沿着河边漫步,在Google地图上找到一家评分最高的餐厅,吃了顿不错的晚餐,服务生十分优雅而热情。卢塞恩老城布满中世纪和巴洛克风格的建筑,颇具历史氛围。“垂死的狮子”雕塑被称为世界上最著名的纪念碑之一,是为了纪念1792年法国大革命中为保护路易十六家族而牺牲的瑞士雇佣兵。狮子痛苦地倒在地上,长矛刺穿身体,表情悲壮,象征着忠诚和牺牲。被马克·吐温誉为“世界上最令人悲伤和感动的石头”。
卢塞恩音乐节是世界顶级的古典音乐盛会,每年在复活节和夏季举行,全球顶尖的音乐家和乐团参加,可惜我们没有赶上。但在廊桥旁边的广场上,开放的钢琴吸引了许多人,路过的行人即兴演奏、唱歌,小提琴手伴奏,好听极了。可窥音乐在这里的地位,也不得不佩服欧洲人的音乐素养。夕阳余晖照在奏唱者身上,金灿灿的。他们演唱得陶醉,我们也听得陶醉。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