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都市人对山林和田野是越来越患乡愁,虽然可以在网上看到很多优美的乡村风景,但究竟是未能身临其境,无法体会那份真切的生动,更不能解城市栖住者们的眼馋。
婺源,无疑是让很多都市人眼馋的一个最美乡村,网上说婺源是乡村画廊,篁岭是晒秋天堂。那么,我们这次就相约婺源,打卡最美古村落。
从徽州古城启程,约一个半小时的车程,下午5点左右到达婺源。我们提前预定的民宿在山上面,联系老板加了微信发来定位,继续导航前行。
山脚下也有民宿,但需要再坐缆车到达山顶的景区,我们有车,可以开到山上。
路面虽平坦,但山路崎岖弯道多,非常挑战司机的水平,但感觉老公此刻仿佛是很享受这份驾驶的乐趣,想来是平日里都市驾驶的磨叽让他生厌。
临近导航目的地,强哥和民宿老板电话联系,老板说来接我们,问了我们的车型颜色和车牌号。
临近村庄两三里处,只见路两边停满了自驾游的车辆,路面显得更窄,老公收敛了刚才的那份松弛,慢慢溜着往前走。突然,看见路边一个身穿白色短袖汗衫,灰黑色牛仔裤挽着裤脚,脚踩一双灰色塑料拖鞋的中年男子,冲着我们的车子挥手,大概,是来接我们的人。
摇下车窗搭话,确认是民宿老板,强哥下车给老板发根烟,老板道谢接过,夹在耳朵上,挪开路边一辆农用三轮车,让我们把车倒了进去。
车停好,搬下行李,老板把我们的两个行李箱和几个手提袋,搬到另外一辆农用三轮车上,车是简单改装过的,车体两侧焊接了钢筋形成围栏,上方加了一个灰色遮阳棚。
行李放到了最里侧,行李摆放稳当后,老板从车厢里抽出一根宽约20厘米,长约1.5米的厚木板,横着搭在车厢两边的边框上,招呼我们两位女士先上去,坐在这个木板上,待我和珉姐坐稳后,老板又在我姐俩前面,再横着又搭了一条厚木板,招呼这哥俩坐上来,车厢顿时显得很局促狭小。老板告知我们要抓稳车上面的钢筋,我看着1.85米大块头的强哥蜷着头的样子,忍不住想笑,好多年没乘坐过这样的交通工具,感觉很新奇。
老板启动三轮,开了百十米后,感觉三轮车晃的厉害,我和珉姐悄悄蛐蛐,三轮车是否超载了,四个人加上行李500多斤,感觉有点害怕,刚才的新奇感此时被担心所取代,唯一能做的就是抓紧车上的钢筋。
乡村路很窄还不平整,路边有停放的车辆,还有正在修建房子的施工队,尤其进入村落后,路面更窄,仅容三轮车车体通过,感觉这三轮车好像是专门为这狭窄的巷道订制的。我赶紧招呼大家抓稳,把露在外面的手缩回车厢,感觉一不小心就会被外面的墙面蹭到手。
村子里正在修建民宿
村道两旁都是饭馆和商铺,有本地阿婆坐在门口的凳子上聊天,巷道最挤处,两个三轮车碰面,其中一辆必须得退回到略微宽敞的地方让道。我感觉,这是我人生里见过的最窄的陋巷了。
开了大约七八分钟,老板让我们下车,以为是到了,下车才知,还要上一个小坡,车动力不足,老板只能让我们自己爬上去。
哈哈,好吧,这才是山村的乐趣。
老板加大油门开足马力,蹦蹦蹦的开上去了,我们几个跟着,坡道不长约百十米,水泥硬化路面有点坡度,我手扶着大腿撅着屁股往上走,感觉有些许气喘。
拐个弯爬上坡顶,陡然发现一片藏在山顶的美丽:我们与婺源的日暮撞了个满怀,落日的余晖,山头上空徐徐移动正在工作着的缆车,村落里的白墙,构成了一幅灵动的画面。
再往前走四五十米,迎面看见民宿门口一片小菜地,四五根垂吊在藤蔓上的嫩绿小丝瓜,仿佛正在迎接我们,有勤劳的小蜜蜂还在黄色的丝瓜花上采蜜,菜地路边处一树根下有三株鸡冠花,叶子有些泛黄被虫子吃了不少虫子眼。
民宿堂屋门前有一片约二十多平米的小院坝(隔日转完小村落才知道,这个民宿老板是真富足,整个村子没有几家有院坝),摆放着两张桌子,一张圆桌,一张条桌;院坝一侧有一张秋千;院坝一角摆放有百十个喝空的啤酒瓶,自成一景;院坝周边摆放了十来盆绿植,四五盆小花,虽然每盆上面仅开有一朵或两朵花,不够娇艳,但我都好喜欢,一一拍下,仿佛只有把它们拍下来收藏在我的相册里,才能证明我的这份欢喜。
办好入住,老板问我们想吃什么,有鱼有鸡,我们选了农家鸡,点了农家小炒肉,红薯叶蔬菜,我们在徽州古城吃剩下的刀板香咸肉,老板建议配上干竹笋。特意告诉老板我们是陕西人,能吃辣。
美食安排好,泡上茶,坐在院坝里的那张长条桌旁,等待美食出锅。另一张圆桌上已有客人落座。
天色暗了下来,老板提上手电筒去屋子后面,说是去现摘我们点的红薯叶,其实,我是很想跟着过去的,想想天黑又是山路,我的脚崴了刚恢复没多久,忍住了。
民宿门前的广告灯牌也点亮了,照亮了墙面上的广宣图文:最上面一行大字是民宿名字:苏红民宿;下面几行错落有致的小字:“生活不是为了赶路,而是为了感受路”;“我在篁岭很想你”“发财的风吹到了这里,本站幸福,下站暴富”,最下方有一只可爱的卡通猫咪像。不得不说,现在的民宿老板真是太会了,很会迎合游客们的心。
一只通体雪白的萨摩耶犬卧在堂屋门前屋檐下,呆萌的看着我们,以为是民宿老板养的,一问才知道是邻居家的,说它的名字叫“熊”,经常来这里串门。“熊"很乖巧,仿佛知道我们要给它拍照,不停的转换着姿势,吐着舌头,咧开嘴,仿佛带着微笑,太招人喜欢了。
“熊”很亲人,任由我们抚摸,逗弄这只萌宠间,土鸡烧好了,美食陆续上桌。
菜是自己种的,鸡是自己养的,干笋也是老板自己晾晒的,原汁原味的农家菜,除了辣味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样暴烈之外,其他都好,斟上在徽州古城买的土酒坊的美酒,我们四人吃得是好不尽兴。
“熊"此时已经和我们很熟了,闻着香味蹭在我们桌前,我们啃过的鸡骨头随意扔在脚下,“熊”吃得很高兴,时不时的抬头看看我们,仿佛想对我们说感谢。
过了一会,又有两只小田园犬也蹭到我们桌前,加入到和”熊”一起蹭饭的队伍中,我刻意不再啃那么干净,把鸡骨头扔给这三只狗狗打牙祭。
这个情景,让我想起了小时候在农村生活的画面,也许只有在农村吃饭,才能如此随意,不讲究的把肉骨头扔在地上,让小狗们去尽情享受。
贪恋这份惬意,于是,我们决定,多住一晚。
次日,我们从山上赏秋归来,老板推荐了他买的新鲜牛肉和鲤鱼,我们觉得昨天吃的辣味不过瘾,特意询问江西人也是无辣不欢,为何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辣,老板解释说婺源夹在江西和安徽的中间,一个吃辣,一个吃咸,照理说婺源的菜应该又辣又咸,但事实上,婺源当地人的菜并没有那么重口味。
于是,这老哥俩特意要求老板做个辣菜:干辣椒炒青辣椒,又点了粉蒸肉,豆腐,笋干,再次强调我们陕西人能吃辣。
不一会,美食上桌,依然没有我们期待的江西菜的爆辣,但味道可口,无可挑剔。隔壁的“熊”又蹭过来了,只是今天的鱼骨头是不能给狗狗吃的,只能偷偷喂它几片牛肉,它倒也没啥意见,一直陪伴着我们。
夜风习习,我们几个坐在院坝里,慢品这人间烟火,也算得上是偷得浮生几日闲,尽享婺源慢生活了[呲牙]。
这一刻,我多么渴望自己就是婺源当地农民,住在这个小村落里,或静静发呆,或看一朵花开,听鸡鸣狗叫,守候岁月静好,放下尘世间一切,多美[偷笑]!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